快點來登入喔~!!
《富春山居圖(全本)》2.江心嶼對面是鹿城(2)
直至民國期間,1937年,近一千六百年始終固若金湯的溫州城,在被拆除了古城門和城牆後,被日本軍隊輕而易舉地攻入。***冥冥中似符合了郭璞為溫州城牆選址時所說的\"若城繞山外,當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之讖語。

近藤弘毅看著眼前的地圖,回想起\"那位先生\"晚餐時對自己說的話,不禁覺得將陸秀夫海底寶藏相關線索藏於《富春山居圖》中的黃公望也真算得上是人才了。

據\"那位先生\"推測,黃公望晚年入道後之所以畫技會突飛猛進,其實全是拜他全真教師父金月岩傳授了他道家風水堪輿之學所賜。

山水畫是中國文化圈內獨有的藝術種類。與歐洲追求照片般精準反映某地具體風景的風光畫相比,重意境、講佈局、貴精神的中國山水畫,則將繪畫視為一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最終明心見性證得\"天人合一\"之境的過程。

而\"天人合一\"本身也是風水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像現實生活中一地的風水常可以直接影響一地人的興衰、悲喜、生死一樣,一幅山水畫風水佈局也可以影響到觀畫者的心、精神和思想。說白了,風水是造化在人間玄妙佈局的大幅山水畫,山水畫則是人們道法自然在紙張上呈現出的小風水。

也正是因為風水學和一些中國山水畫在很多方面道理相通,而且最終追求的都是體悟\"道\"的玄妙,所以黃公望晚年在他恩師金月岩道長的點化之後,不但畫技大進,留下了包括《富春山居圖》在內的曠世傑作,而且黃公望也許正是在這個以風水學入畫的過程中,終於在溫州古城奇妙風水佈局的啟示下勘破了那個幾乎困擾了他一生的祖先陸秀夫留下的南宋寶藏之謎。

且不說江心寺作為南宋王朝的建立者宋高宗趙構的龍興之地,已從精神層面上給予包括陸秀夫在內的孤臣孽子們堅信大宋定會中興的象徵意義。但就從江心嶼對面鹿城區的名稱上來說,便已經很直接地暗示出溫州此地跟九州天下之間微妙的關係。

今天江心嶼對面鹿城區的名稱,起源於古代溫州的別名鹿城。對於鹿城這個別名的由來,除了一般人所常說的郭璞為溫州卜城定基之事,今日溫州鹿城區五馬街所在的位置曾出現過白鹿含靈芝而來的吉兆一說外,還有鹿城之名得自當時在溫州瑞安修鍊的道教許旌陽真君一說。

據說溫州鹿城便是郭璞道家好友許旌陽真君昔年還是獵人時逐白鹿至此應機悟道的風水寶地。後許旌陽真君偶從瑞安聖井山來拜訪正在為溫州城卜基的郭璞,無意間向郭璞說起自己昔年在此處逐白鹿悟道的往事。郭璞他的話,不免心有所動,他懇請許旌陽真君帶自己去他當年逐白鹿而悟道的具體位置一觀。結果不看則已,一看之下便找到了一處風水絕佳之地。於是郭璞便決定在這處許旌陽真君逐鹿悟道的地方築基修建今日的溫州城,而此地也因為原是許旌陽真君逐鹿悟道之所在被後人叫作鹿城。

但近藤弘毅本人卻對這兩個有著強烈神話色彩的解釋覺得牽強,他本人認為溫州鹿城區之所以叫鹿城完全是因為古鹿城區和江心嶼構成的微妙形勢中隱藏著陸秀夫海底寶藏的玄機。

其實無論從中國漢朝《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到南北朝時《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上面的\"於是人希逐鹿之圖,家有雄霸之想\"。再到清代李漁《奈何天·分擾》中\"兩下裡分頭逐鹿,各仗韓盧,並倚昆吾,\"乃至近代伍豪《偶感》詩中的\"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鹿在中國漢文明圈內始終都是\"天下\"的象徵。

而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蒙古族人,更認為自己是蒼狼和白鹿的子孫。

其實黃公望已經在他那幅《富春山居圖》上把種種符合風水堪輿術語的地勢地貌畫得很明白了,他祖先陸秀夫在元末殉國前所藏的寶藏就是用巨大的海船藏在一個跟古代鹿城地貌類似的海溝之中。

\"哆哆哆\"的敲門聲打斷了近藤弘毅的思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