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康熙大帝——其實這才是玄燁》第三章 辭職報告惹的禍(11)
再說康熙,一個二十來歲的毛孩子,他不知道這世界上一種懲罰很可怕:沖#小說動的懲罰!

只有圖海,以國家大局為念,他下過基層,了解過下面的情況,知道八旗兵是個什麼戰鬥力,也知道吳三桂他們是個什麼戰鬥力,而且他更加知道,那三位主兒沒一個是善茬。

但是,他仍然不同意撤,原因只有一個,時機尚不成熟,可惜,他的議案被否決。

皇帝給尚可喜回信:

您老功勞卓著,久在邊疆,操勞日久。看到你的辭職信,知道您已七十,想回遼東養老。情辭懇切,雖然邊疆還有許多事要依靠您,但是,我實在不忍心您再操勞,同意辭職。

這回信沒啥好講,總是說句同志辛苦之類的客氣話。尚可喜接到皇帝的回信,很高興,他知道,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才有生存的道理,但是,他也很不甘,自己打下的江山,就這樣拱手讓人。他嘆息,但嘆息是無用的,人有時候很難,特別是在面對抉擇的時候。

於是,尚可喜繼續向皇帝上了一封信,說自己年老該退休,能不能讓兒子留在廣東繼續效勞?康熙皇帝的回答也很乾脆:不行!我不忍您老父子分離,況且這也有違祖製。

尚可喜徹底絕望了,我為國家操勞了大半輩子,七十歲的時候,還得打點行裝,回老家種地,儘管項羽那時人常說:富貴不還家,如錦衣夜行!但這樣回去,心裏多少還是不甘。

不甘也沒有辦法,皇帝聖旨已下,怎麼辦?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他想到了東北的冰天雪地,窮山惡水;他想到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他不敢再想。

看到尚可喜寫了辭職信,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北京最先得到消息。吳應熊雖然是吳三桂的兒子,但是,他並沒有他老子的霸道,他是一個和藹的人,而且是一個很老實的人。

吳三桂把兒子吳應熊送到京城,一是給康熙當人質,除此之外,還搞點副業,做個間諜,有如今日之外交家,有一句名言說得很精闢:外交家就是間諜家;政治家就是陰謀家。

然而,吳三桂這兒子不知怎麼回事,就是不上道。吳三桂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給吳三桂派去一名助手胡心水,幫助兒子收集情報,事實證明,胡心水比吳應熊水平高得多。胡先生不但能搞到朝廷的機密情報,而且,他還把朝廷很多官員拉下了水,成了吳三桂的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