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康熙大帝——其實這才是玄燁》第一章 童年(11)
順治帝想到了漢朝末期的皇帝。

漢朝末期的皇帝登基之時大多年幼,所以採用母后臨朝,委託外戚(母后的親戚)管理外廷。結果,外戚的勢力大增,驕橫跋扈,難以控制,祖宗的江山社稷,險些易主。

皇帝長大了,外戚依然想乾政,皇帝又不是傻子,他為何要乾?但是皇帝自己不能拿#小說刀拿槍站出來與外戚們拚命,他需要幫手,幫手就是他身邊的太監,太監起兵剁外戚。

外戚也不是好惹的,不就幾個太監嗎,幹掉他們應該很容易。但是,太監手裡有皇上,他們用皇上的權力調來了地方軍閥。請神容易送神難,地方軍閥到了京城,不想走。

於是地方軍閥又剁掉太監。無法,最後只能請皇帝離京了,演了一部鮮活的三國戰記。

這個畫面在順治帝的腦海中不停閃爍。他想到,如果採用母后臨朝的輔政方式,莊妃作為太皇太后是完全可以考慮的,可是,莊妃是蒙古人,滿洲大臣不會服。

至於說玄燁生母佟佳氏,是漢人,可以不在考慮人選之列。

撇開這些都不說,祖宗成法俱在:后宮不能乾政。這個牌子被掛在后宮裡,是順治帝自己親手掛上去的,現在母后臨朝,不是自己扇自己大耳刮,自食其言嗎?

既然母后臨朝不行,那麼還有一種方法,找個親王出來輔政。順治皇帝自己,就是採用這種模式,皇太極死了,順治當年六歲當皇帝,選了順治他叔濟爾哈朗與多爾袞輔政。

兩人都是親叔啊,應該沒有問題吧,但多爾袞卻擅權。事實證明,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愛自己,勝過了愛其他一切人,親叔又怎樣,就是親生父子,為了各自利益也能火拚。

不過順治帝是幸運的,因為多爾袞命短,隻活了三十九歲就死了。死在了北京以外,死在了順治七年,那一年,順治帝十四歲,順治帝忍不住心中怒火,把九叔挫骨揚灰。

自己已經親嘗的苦痛,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繼續嘗,這種輔政方式,被順治否決了。

我經常在想,為何這兩種輔政方式均無法成功,想了很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