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康熙大帝——其實這才是玄燁》第六章 君以此始,必以此終(1)
第六章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吳大爺走了,把一堆爛攤子甩給了只有十四歲的孫子吳世。

吳世本來只是吳應熊妾生的兒子,從小就沒有特別被重視,不管是實力與水平,對於和玄燁這個猛人鬥心思,都是十分不夠的,吳世仰天長嘆,難道,註定敗亡是最後的結局。

是的,最後的結局就是敗亡。

湖南在吳大爺去世後,迎來了大潰敗。吳應期放棄了嶽州,嶽州防區,長沙就沒有守住。後來退守武岡,結果武岡也沒有守住。吳軍兵敗如山倒,清軍大踏步地前進,這就是結局。

終於,清軍打進了雲南,包圍了昆明。包圍昆明的這一年是康熙二十年(1681),玄燁二十八歲,吳世十六歲。玄燁站在金鑾殿上指揮若定,吳世在平西王府裡徒嘆奈何。

然而,說來也很奇怪。清軍雖然包圍了昆明,前幾天乾過一仗,後來就停停打打,圍了很長時間,領兵將領章泰與賴塔就是不下死裡打,吳世想,是不是清兵想玩貓捉耗子?

不久後,又有一批清軍來到了前線,帶領這批清軍的將領,名叫趙良棟。

趙良棟,字擎宇,甘肅寧夏人,先世居榆林。

趙良棟是個猛人,以前在洪承疇手下混飯吃,拿下過雲貴地區,後來跟過吳大爺,再後來被康熙調開,到天津當了個總兵。後來王輔臣起兵,西北兵力空虛,寧夏兵也造反翻天。

寧夏兵造反讓玄燁很著急,西北那地兒,王輔臣反了,張勇要防備王輔臣,離不開。玄燁讓張勇推薦個人去平叛,張勇沒有考慮,就推薦了他的老戰友趙良棟,趙良棟到了寧夏。

事實證明,張勇推薦趙良棟,並不全是哥們兒情深。趙良棟在寧夏的表現是很不錯的,採用區別對待的辦法,剁掉叛亂#小說中領頭的,撫恤叛亂中的脅從犯,一軟一硬就平定了叛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