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二章:太子李建成(2)
在最近的一個時期內,東宮太子府詹事、少保、禮部尚書李綱大人簡直對太子李建成小肚雞腸,為人心胸狹窄、以及在太子宮中狎昵群小的種種劣跡深為不安——太子,國之儲君也。看娛樂窘圖就上倘若,他不能自修其身,一旦是國家社稷有變,他妒嫉二弟秦王李世民在外征戰之軍功卓著,他不知以德服人,而夥同一般裊小欲招兵買馬,以防秦王之羽翼豐滿會奪了他的太子之位?他現在急於要擴充東宮的羽林衛兵馬?

李建成的種種劣跡已引得李綱老大人,再也不想做他的太子少保!

李綱,字文紀,觀州人也。

他在隋開皇年間,做太子洗馬之職事(輔佐楊勇太子修心養『性』、培養皇帝接班人的文官)。皇太子楊勇常常會在新年伊始會宴請東宮之大臣。在當時,就有左庶子唐令自請彈奏一曲《武媚娘》的琵琶曲。

李綱坐在席間,他對太子+激情小說楊勇說道:「殿下!我的職事是東宮的太子詹事,身為人臣,應勸介於儲君:你為何要在這大殿之內,把一個將其才,遂拜李綱做尚書右丞。

在隋大業末年,反賊四起。有賊人何潘仁拜李綱做長史。

李淵皇帝在其龍興之地太原郡興義師反隋,在大軍攻克了長安城之後,李綱率領一班隋朝的大臣們謁見唐國公李淵。

李淵心中大喜,授李綱為丞相府司錄,並封新昌縣公。

乃至李淵皇帝踐祚而南面稱製,他拜李綱任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恩寵依如隋朝。

武德元年,李淵皇帝拜西域胡人善舞者安叱奴做散騎常侍的官職。

李綱上疏諫曰:「我聽說《周禮》有言,樂工和戲子不得位在列朝堂為官。雖才如古時的子野,妙師襄,皆身終子繼,不易其業。故魏武使禰衡擊鼓,衡先解朝服,『露』體而擊之,雲不敢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衣。雖齊高緯封曹妙達為王,授安馬駒為開府,既招物議,大絜彝倫,有國有家者以為殷鑒。方今陛下粗定天下,欲開太平之基業。起義之功臣,行賞未遍;高才碩學,猶滯草野。而先令舞胡,致位於五品;鳴玉曳組,趨馳廊廟,顧非創業垂統貽厥子孫之道也。」李淵不納其言。讓人從隋朝遺留下來的經史子集的檔案文獻中,詳細查閱《周禮》的記載,是否有誤而再行定奪。

當時,李綱身在東宮,太子李建成開始對他甚為敬重。

後來,他覺得李綱這個人是隋朝的遺老,他不是讓他學習人君的為政之道,再不就是讓他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李綱所說得那些深奧的為君之道同他想憑藉太子之大位,以充分享受風花雪月之美好,常思人間富貴逍遙之灑脫;李建成對太子少保李綱漸漸不感興趣了。

武德元年。太子李建成喜愛去長安京城的華清池的溫湯遊玩。當時,李綱以自己疾病纏身而未有同行。

一行人來到華清池之後,就有當地的漁人為他敬獻鮮鯉魚,李建成心中大悅!

在此間來它一個燒烤鯉魚的野餐,人大這山水相連的大地之間享此美味,亦是人間之樂事也!

當時隨同李建成隨行的大臣中就有唐儉和趙元楷等人在座,他們各自誇下海口,「我能燒烤之」。太子李建成讓他們人人獻藝。在他們數人席地而坐,品嘗燒烤鯉魚的美味之時,李建成對身邊的唐儉、趙元楷言道:「飛刀鱠鯉魚,它可以做為調劑鼎食而變換出花樣以增進人的食慾。我今日食美味,這是你們的功勞。」

「而至於那些有關國家之興盛、百姓安居樂業的治國方略,你們的才能卻比不上我的老師李綱。」

後來,太子李建成漸狎無行之徒,對皇上會不會罷黜他太子之位有了猜忌之心,他更是對秦王李世民心懷不服之意?

李綱屢屢勸說,讓他的心胸開闊一些,李建成孰若惘聞?

於是,李綱對李建成是失望之極!豎子不可教也!

在某一日,李綱對李淵皇帝說到,「老臣我年事已高,懇請陛下恩準我告老還鄉!」

唐高祖李淵也曾聽說,李綱不樂意服侍太子李建成。他對李綱劈頭蓋臉地漫罵之:「卿做過賊潘仁之長史,何乃羞為朕封之尚書?且建成在東宮,遣卿輔導,何為屢致辭乎?」

李綱頓首謝罪曰:「潘仁,賊也,誠在殺害,每諫止,所活之人極多,為其長史,故無愧也。陛下功成業泰,頗自矜伐,臣以凡劣,才能比不趙元楷,所言如水投石,安敢久為尚書乎?」

「愚臣以事太子,所懷鄙見,復不採納,既無補益,所以請退。」

李淵皇帝也為太子李建成不堪以任太子之位而撓頭,他言道:「公直士也,勉弼我兒。」

於是再其為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如故。

過了一些日子,李綱又上書諫太子曰:「綱老矣,日過時流,墳樹已拱,幸未就土,許傅聖躬,無以酬恩,請效愚直,伏願殿下詳之。竊以為飲酒過多,誠非養生之術。且為子者,務於孝友,以慰君父之心,不宜聽受邪言,妄生猜忌。」

後來,李建成雖然也在看書,但是,他狎昵群小而依然如故。

李綱以言語忤逆太子,其道不行,鬱鬱而不得志。

武德二年,李淵皇帝以其老矣恩準他告老還鄉。但仍讓他擔當太子少保之一職。

列位看官,無論是《舊唐書》和《新唐書》,亦或是《資治通鑒》這幾個版本,對於太子李建成的描繪,總說他心藏陰謀詭計,狎昵群小,為人多猜疑?可也具體說不到李建成當太子究竟有那些過錯?

象五代的後晉時代劉昫所著的《舊唐書》和北宋司馬光所編撰的《新唐書》,以及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等史籍,他二人都是依據在初唐時期被唐太宗李世民所乾預史官「應秉筆而直言」的慣例,對初唐那一段歷史做了篡改的《大唐起居錄》之文本,如實翻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極力維護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之一帝的崇高形象,有意讚美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