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第三百四十二章:李靖獨創六花陣
武德三年。看.com/李靖跟隨秦王李世民在逐鹿中原的戰役中討伐敵王世充,因為他軍功卓著而被李淵皇帝將他視為地唐軍將領中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而特意授予開府之職(可單獨帶領一支人馬執行攻城撥寨的急難險重之任務的左驍衛大將軍)。

當時,蕭銑在巴蜀地區僭越稱偽梁國而侵佔了荊州郡。李淵皇帝派遣李靖率領一支人馬前往巴蜀地區擔負剿賊之任務。並受信州郡趙郡王李孝恭和峽州郡都督許紹二人之節製。

可是,在巴蜀地區單獨執行剿賊之任務的李靖初戰不利?

李靖難過之極???

李淵皇帝在看了地方呈送的塘報之後十分震怒!他給峽州都督府下了一道密詔:讓許紹都督暗將李靖斬首。

然而,許紹出於對李靖本人軍事才能十分突出之特點。

他給朝庭上了一道摺子(書面報告),懇請李淵皇帝從愛惜「人才」的角度出發。為大唐統一中國而留下寶貴的軍事人才!

摺子被上報呈送到朝庭之後,李淵皇帝反覆看了幾遍。最後,他赦免了李靖的死罪。

他又給許紹總督發出一道密詔:念在李靖其舅氏韓擒虎曾預言,李靖是隋末時期不可多得的軍中之良將之緣故。暫寄李靖的項上之人頭。著其在軍前效力,將功折罪!

李靖得到了許紹的有力保護,於是他對大唐忠心耿耿。

其後,李靖的大軍在開撥至開州郡東南地區之時,他聞聽有匪首冉肇則反唐?於是,他揮師長襲夔州郡。

當時,李淵皇帝所任命的信州郡總管(趙郡王李孝恭)同賊人大戰而不能取勝。

李靖同王爺的人馬在匯合之後,他親率敢死隊之八百鐵騎,一舉攻破了賊人之大營。後來,李靖又施用他獨創的「六花陣」之雛形而設伏,臨陣而斬殺了賊首冉肇則,俘獲賊軍達五千餘人。

李淵皇帝在長安城接到勝利的塘報之後他興奮異常!

他當著朝中公卿大臣言道:「朕常聞,用人之所長,避人之所短。李靖將軍不負朕躬,將嶺南之反唐賊患一舉而殲滅之。朕要嘉獎李靖!」

過了幾日,皇帝寫下一道慰勞李靖的詔書:「卿為朝庭剿賊應竭盡全力,有了功勞朕自然會給你表彰的。卿領兵在外。勿忘皇恩,以盡職盡責。至於富貴之事,有朕為你『操』心!」

隨後,李淵皇帝又給李靖發了一道手敕,其言:「你我君臣之間,曾經的過節既往不咎;一應舊事,吾忘之久矣。與卿共緬!」

當初,李淵皇帝在太原龍興之前,他在太原郡準備起兵反隋之時,被原馬邑郡太守李靖得知了消息。李靖欲告密於隋煬帝楊廣。因此,兩人結下樑子。若不是在當初在長安城中有秦王李世民極力請求,隻恐怕,李靖他就會成為李淵皇帝的刀下之鬼!

所以,他二人在冰釋前嫌之後,李靖忠於大唐的信念將更加堅定!

李靖是一個對古代的冷兵器作戰環境十分熟悉和深有體會的、潛心於軍事理論研究的、偉大的軍事謀略專家。

他對於敵我兩軍交戰——要在兩軍陣前或互派將領捉對廝殺,或依據敵我之雙方要在平原地域在沒有城池可固守,以及可先敵佔領能控制交通要道的山區製高點進行防禦作戰,就必須結合平原地帶可實施大兵團作戰,可以利用軍隊之盾牌,弓箭,以及在核心陣地配置遊動的步騎兵,組織梯次縱深配置的多重防禦體系,就必須學習古代的排兵佈陣。

因此,李靖對三國時期諸葛亮首創的「諸葛八陣」頗有研究。

李靖結合著隋唐年代戰『亂』疊起,作戰方式不僅僅是攻城撥寨,在山區佔領控制交通要道的製高點組織防禦作戰,而且,還要在陸地平原之間利用多種陣法組織防禦等等,自己要想成為一代軍事名將,就必須學習「諸葛八陣」!

他出於大唐王朝決心要以武力統一中國之現實考慮,他根據自己身經百戰的一些戰爭經歷,在廣泛和大量研究諸葛八陣的基礎+激情小說之上,他編練了一套「六花陣」。

所謂六花陣,就像是「六朵梅花在盛開」的形式一般:中軍居中。在中軍周圍分佈有前軍、左軍、左虞侯軍、後軍、右軍、右虞侯軍,根據宋代《李衛公問對》記載,六花陣有圓陣、方陣、曲陣、縱陣和銳陣等陣型,這五種陣型各有五種變化,共有二十五種之變化,大將可根據不同的作戰對象,依據敵情、地形和攻防轉換等不同的需要,相應採用不同的陣型。

李靖在大量地研究和總結了古時軍隊作戰的許多陣法之後,他深刻總結在首次同蕭銑之敵軍大戰於峽州郡時行動受阻的原因——

當時,李靖帶領著幾千人馬衝擊位於峽州郡平原間的敵蕭銑的龐大軍陣之時,他帶領一千兵馬衝擊敵軍之右翼。當他的人馬從敵之右翼突破一道口子之後,那一匹匹戰馬馱載著手舞大刀片的軍士們,戰馬騰空而起,跨過了敵軍手持盾牌的第一道防禦隊形,向核心陣地衝鋒!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敵核心陣地中隨著「令旗」在空中一擺,敵騎步兵迅速變換戰鬥隊形,由軍陣中的「環形陣地」突然變幻出猶如『迷』宮式的「蛇形」軍陣!

他的一千人馬才闖進軍陣,突然被敵軍的一種變陣給沖昏了頭腦?

當時,李靖帶領人馬欲撕破敵人的核心陣地之時,敵軍迅速在封閉了右翼之突破口。

那被圍困在核心陣地當中的唐軍一千多人馬,被敵人的陣形變化分割成為一塊又一塊的、唐軍前後左右無法策應的、單打獨鬥之散兵???

在軍陣後面的幾千餘唐兵就在敵弓箭手所『射』出的密集的箭雨給阻擋,他們無法突破敵陣?

那些被圍困在核心陣地中的唐軍人馬,被敵軍陣中不斷變化,將唐軍的騎兵化整為零分而殲滅,致使李靖尋找不到破敵陣法的良好對策?

他孤軍奮戰,敵人在核心陣地對他和他的人馬有效實施阻擊,象『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兇猛湧來?

唐軍的人馬是越打越少,破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一種無奈,李靖倉惶中從敵人陣中殺開一條血路,拚命地突圍出來……

經過此役之後,在李靖的心中燃起了一份必須要以此次戰鬥的失敗為契機的決心;他必須要認真潛心地研究古代之陣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