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122章 意外的暴露
按照蘇清雅原先的意思,晚飯不應該在曹燕這兒吃,畢竟要注意一下影響,不能到某個企業調研,就在這個企業吃飯,何況還是si營企業,更不合適。

但是曹燕卻說,這不光是請領導吃飯,關鍵還是請朋友吃飯。言下之意就是說,要是不去吃這頓飯,就是不賞臉,不給面子。

蘇清雅無奈,隻好答應下來,李從雲倒是無所謂,雖然原則上到si企調研不吃飯為好,但是既然「上級領導」已經同意了,他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反正曹燕這兒也不是別處,拿錢當然算受賄,但吃個飯肯定沒有那麼嚴重。

還沒到開餐,代志嘉接了個傳呼,去回了電話之後回來,面sè複雜的附耳跟李從雲說了幾句話,李從雲微微蹙眉,lu出沉吟之sè。

這事要從前些天說起,當時區委接到市委組織部一個通知,說是省委組織部要來一個考察組到島城考察幹部,其中一個地點是金島區。

省組在金島的考察對象是區長儲唯,要區委做好相應的準備。

按照島城的常規,考察幹部就是提拔幹部的先兆,島城如此,想必全省也都是如此。接到這個通知,區委常委們心情陡然一下緊張起來。區長要提拔的話,整個區裡的班子格局就意味著要有大的變化。

一般而言,〖書〗記得到了提拔,只要上級不從外面派人來擔任這個職務,班子裏其他成員就會相繼跟進,這對大家都是好事。於是,班子成員們都根據市裏的要求,盡量把出差和開會之類的計劃往後挪」

等待著省委組織部考察組的前來。

考察組先在市裏呆了一天,市委〖書〗記余爭勝、市長王承宗分別和他們見了面,對於本市近期準備提拔為哥廳級的幹部人選和他們做了溝通,表達了市委、市政府以及他們個人的意見。市委和市政府兩套班子的其他成員也被考察組的人一一召見,召見的目的也是徵詢他們對這批幹部的個人看法。隨後,他們下到區裡,再做深入考察。

在金島區,考察組分別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區人大、政協的一把手以及公安、檢察院和法院的一把手見了面,徵詢他們對區長儲率的看法」包括他在金島工作的政績、他的個人品德、他的群眾觀點、他的個人作風等等,尤其對他在廉潔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詢問。

考察組在金島整整呆了兩天,兩天裏,每個晚上都沒有空閑,都在和人談話」談完話後還要整理紀錄。李從雲也被叫去談了話,在這種時候,他對儲唯的看法倒也是以肯定為主,對儲區長的政績的介紹,是以區委上半年的工作總結為依據的。他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最好不要亂髮揮,也不要獨出心裁。班子成員這麼多,大家口徑要是差別太大,將不利於考察組寫考察材料。

考察組走了以後,大家對儲區長的議論不再是什麼時候會得到提拔,而是他將會被提拔到什麼崗位。傳得最多的是他很有可能提拔為分管工業的副市長,要不就分管城建,因為他在這兩方面前「有所創造」搞出了影響。儲唯自己卻很沉得住氣的樣子」和同僚在一起從來不談這個話題。有人要是提起來,他會說,提拔不提拔,是組織上的事,我本人嘛,為國家多乾點工作」這也是應當的,哪裏能計較個人的事?再說了,這也不是個人計較得了的,你們說是不是?儲唯的話自然是光明正大」但也有人si下裡說他近期有一段時間老出差,其實是在外面跑官。說這個話的人並沒有拿出具體證據,但這樣輿論一出來,有些人就對儲區長的話是否發自內心抱有存疑,甚至說,他不急?

他不急的話,弄那麼多虛假的東西幹什麼?給誰看?不過,這些閑話說歸說,也只能「躲在yin暗的角落裏」侃侃而已,沒有人敢吃了豹子膽或者是發了神經病,放到枱面上公開講。

然而,意外發生了,就在對儲唯的考察結束不久,市檢察院正在查處的一起案件漸漸曝光。案情稍微有些曲折,但並不複雜。

地處島城最南端的新安鎮,引進了一家「台資」企業,名字叫做「安信」皮具廠,既加工原皮,又生產皮鞋、皮帶和皮革製公文包之類的產品。可是企業卻在排汙的問題上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排放的汙水將新安河汙染得一塌糊塗。原本清澈的新安河,自從皮具廠開辦以來,水質變得汙濁不堪。水面上翻騰著渾黃的泡沫,水中散發出異味,河面上到處溧浮著死魚死蝦。沿河兩岸的一些村莊飲用水一直就是新安河水,河水被汙染後,村民們的吃水用水就成了大問題。挑回去的河水經過數日沉澱後才敢勉強用,用明礬沉澱後的水雖然看去比剛挑上來時清了些,但水中的異味卻不能除去。而直接在河裏洗的衣服,原本是白sè的,洗後晾乾卻成了黃一道白一道的,根本不能再穿。插到田裏的禾苗也因汙染的問題,長勢受到很大影響。

村民們找這家皮具廠理論,要求他們停止生產,被廠方拒絕。村民們無奈,便向區裡反映。區裡的答覆是,要沿河的村民們顧全招商引資的大局,犧牲點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維護好國家的利益,為全區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村民們一聽,氣得不行,又找環保部門,要求他們維護自己的權益,可環保局的人說,區裡文件早就說過了,地方上的一切利益都要為全區的利益讓步。這家企業在本區的投資額有近千萬元,它一年可以給地方財政上交稅收近百萬。而且這是區裡一位領導親自引進的項目,領導不發話,我們哪裏敢去查處?!

萬般無奈,離皮具廠最近的一個村的村民有一天再到廠裡去找老闆。可廠裡的保安將廠區鐵門一關,手持警棍如臨大敵地站在鐵門內」

阻擋村民們進來。村民們連廠門都進不了,心頭的氣憤是不用說了。

他們開始在外面叫罵,叫著叫著,有人就想攀越鐵門進到裏面去。有兩個人正爬到一半的時候,鐵門突然打開,裏面的保安還有一些手持木棍的工人一起沖了出來。對著村民們就是一頓亂打。手無寸鐵的村民被打得四處逃竄,而那兩個爬在門上的人則來不及下來,被保安拖進廠裡進行「教訓」他們用拳頭足足教訓了兩個人一個多小時,將兩人打得口鼻流血,躺在地上爬不起來,然後將他們抬出廠門,丟到河邊上。

後來」是村裏有個fu女從鎮上賣豬崽回來,隔著河岸看見他們躺在那兒,嚇得趕緊跑回村去喊人,這才將兩個人抬了回去。把兩個受傷的村民抬回家後,村民們向〖派〗出所報了案。〖派〗出所的〖警〗察來看了兩個人的傷勢,然後又到皮具廠去做調查。

在皮具廠,據說那個「台灣老闆」接見了他們,向他們講述了事件發生的情況。第二天,〖派〗出所的人找到那個村的村幹部,要求他們交出「聚眾鬧事,破壞生產」的領頭人。

村幹部對事件的原因當然是一清二楚,於是說,事件的起因不是村民們鬧事,而是他們迫不得已想去找「台灣老闆」談判講道理。

而且村民們沒有動手打人」打人的是廠裡的保安。村民被打傷了至今躺在chuáng上不能動彈,〖派〗出所的人昨天不是已經看過他們的傷了嗎

〖派〗出所一個昏所長眉毛一橫,說道,你們村幹部只知道護著村裏的百姓,一點不懂得顧全大局。我們昨天上你們這兒調查過了,也上皮具廠做了調查,兩方面的情況都了解了。人家廠裡的人沒上你們這兒來,是你們村的人上人家皮具廠去,打架也是發生在那兒。你說不是你們鬧事難道是人家鬧事不成?!

村幹部見〖派〗出所〖警〗察這樣講話,覺得辯也無益」就說,至少這件事是由於他們廠裡汙染河水造成的。河水被汙染了,這一帶的老百姓生活受到了影響,大家去提意見有什麼錯?

那些〖警〗察又說,汙染河水的事,你們可以通過合法手段去解決,這樣不**律,si自動用武力,不是解決的辦法。你們村幹部這點覺悟都沒有嗎?

村幹部反駁說,不是我們這裏的村民不**律沒覺悟,而是他們不**律。你們到河邊去看看,看那裏的水還能用、還能吃嗎?

這樣爭執了幾句,〖派〗出所的人不高興了,說,好,你們**律,你們跟我們到〖派〗出所去**律去。你們要是不交出帶頭鬧事者,那你們村幹部跟我們到〖派〗出所辦學習班去一在學習班上,我們再來討論法律問題!

〖警〗察們的態度那麼堅決,那麼強硬,村幹部們知道再講什麼也沒用,於是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兩人商量,決定由村主任跟〖派〗出所的〖警〗察們走,支書留在家裏做好村民們的安撫工作。

村主任跟〖警〗察們到了〖派〗出所以後,〖派〗出所的領導拿出區委、區政府下發的有關《切實保障外來投資客商的權益和利益的通知》這樣一份文件,在一些條款上劃1出重重的紅杠,擲到他面前,說,你們好好學學這份文件,不要將你們村看得比區裡還大。你這個小小的村官,區委說要摘你的帽子就摘你的帽子。你要仔細想想,你到底是跟著區委的工作部署走還是跟著落後群眾的情緒走?等你反省清楚了再好好回去做工作!

村主任被〖派〗出所的〖警〗察帶走兩天,直到第三天才回來。就在他被帶走的那兩天,村裏的群眾情緒更是憤慨。他們見向區委、區政府和區裡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不頂用,於是便寫出許多上告信,發給省、市有關部門。

大部分上告信如石沉大海沒有迴音,但也有少量的信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省公安廳和省環保局都將信件轉到了島城市公安局和市環保局:市長王承宗那兒也收到了類似的信件。王承宗在信件上批示:請有關部門對信件內容進行調查後,做出相應處理。

信件批下去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市公安局長集建國親自與金島區公安分局進行了電話聯繫,公安分局的答覆是:位於新安河邊的「安信」皮具廠出現了一起盜竊案,疑點集中在廠區附近的某個村莊。

為了案件的偵破,當地〖派〗出所將那個村的村主任叫到〖派〗出所去了解情況,引起村民們不滿,於是便圍攻皮具廠,並與廠裡的保安發生衝突。

張建國在電話裡問:告狀信說〖派〗出所拘押了村主任,有這回事沒有?區局領導回答說並沒有拘押,只不過那個村主任在〖派〗出所呆的時間長了點。張建國又問,呆了幾天?區局的領導吞吞吐吐說道,大概有那麼一、兩天吧。

「這怎麼行?這就是〖派〗出所不對了。讓〖派〗出所趕快放人。」

「人已經放了。」

「放了就好。公安部門執法,不要讓別人說我們自己不懂法。現在王市長批了字下來,省廳也把告狀信轉下來了,你們自己要注意一點。如果村民們還在那裏鬧,要做說服工作。案件要破,但要按程序辦,跟村民要做解釋工作。招商引資是全市工作的一項大局」任何人不得破壞這個大局。誰要是破壞大局」影響經濟發展,擾亂社會秩序,公安部門一定會堅決打擊!但我們的矛頭不能對準普通群眾,知道沒有?」

「知道,知道。」

區局領導接到張建國的電話,本想自己這邊要維護區裡的利益,對上面隨便搪塞一下,事情過了也就過了」沒想到張建國卻說了一大套。他有些懊惱,便也打個電話把〖派〗出所的所長給罵了一頓。

市環保局則派人到新安鎮來實地看了一下皮具廠造成的汙染情況,直接下達了整改通知書。皮具廠老闆王文找區招商局商量此事,招商局的人說:「你能夠改善當然更好,要是一下子來不及的話」那就等上面再來檢查的時候,我們預先給你通知,你暫停排放汙水嘛。」見引資辦這樣護著自己,王文心裏十分滿意地離去。

村民當初也將告狀信寄到了檢察院,但此事暫時與檢察院無關,故而他們沒有介入,不過,「安信皮具廠」的名你卻在檢察官那兒留下了印象。不久,礙處一權假冒偽劣產品的案井,檢察院才正式和,「安信皮具廠」打起了交道。

原來」省檢察院不斷接到一些信息和舉報,說本省有一家企業」打的是,「台資企業」的招牌,專門假冒世界名牌生產皮帶、皮包和皮鞋等等。他們假冒的名牌有:嶄魚、huāhuā公子、袋鼠、老爺車等等,南方好幾個省都有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這家廠子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國際上相關廠家的注意,有的還提出了抗議。

經過一段時間偵察,發現這類假冒產品的來源在島城市,省檢察院便給島城市檢察院下達了指示,要求立即查處此案,省檢還專門派了一名處長前來督辦此事。經過排查,島城市檢察院發現本地生產這類皮件產品的唯獨,「安信皮具廠」一家,於是就和市工商局的人員一起直奔談廠。

在,「安信皮具廠」的車間和倉庫裡,果然發現一批已經包裝好準備外運的假冒世界各地名牌的皮件產品:同時還有大量牛皮。經過對王文的調查,檢察院發現他根本不是什麼台商,原籍就在島城當地,他的一些相關證件全是偽造的。在查封王文的帳戶時還發現」「安信皮具廠」的資金雖然是從鵬城打進來的,但這些錢在進入鵬城的銀行之前,實際上卻是從島城的幾家銀行分別匯過去的!憑著職業的敏感,檢察官們懷疑這裏面存在著洗錢行為,而且所洗的這筆錢,來路相當可疑。

再對本市這幾家銀行進行調查,檢察官們發現,存入這些銀行的錢,竟然來自,「金島冷凍集團」的基建和流動資金。掌握了這些證據後,王文不得不對檢察官交待他的〖真〗實面目。

原來,這個王文與金島冷凍集團的總經理王彬是堂兄弟,王彬在外面闖dàng做生意的時候,就把王文帶在身邊,當時的王文高中還沒畢業。這個王文讀書雖然沒有興趣,但對堂兄那一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倒是學到了真傳。

王彬弄到金島冷凍集團總經理的位置後,王文本想借堂兄的光,也到集團裡弄個職務,領一份工資,可王彬堅決不同意。王彬以王文的名義在鵬城註冊了一家公司,讓王文到那裏擔任總經理。鵬城的公司其實是個空殼,王文並不能藉助這個公司開展什麼業務,隻好依舊靠詐騙騙點錢財過日子。

開始,王文覺得堂兄這麼做是想不讓他染指冷凍廠的事,把他從島城給支開,但不久就明白堂兄的意圖了。王彬在冷凍集團當了一段時間的總經理後,充分感受到儲唯對自己的信任。集團的一切資金運行全部由自己說了算,區裡任何部門從來不對這裏進行乾預,甚至連過問都不過問。

基建、購置設備、流動資金的運轉等等,全憑自己一張嘴說了算,沒有審計,也不用通過區財政局。所以,從土建的時候開始,王彬就有意識地以各種理由從銀行貸款(包括金集幹部職工的,「捐款」)中錄離出一筆筆資金劃1到別的銀行帳戶上,然後又將這些錢逐步轉到鵬城的那家,「公司」裡,相當一部分流動資金和回籠貨款也被他暗中轉到鵬城去。

當,「公司」的錢積攢到相當程度的時候,王彬就考慮要,「以錢生錢」不能讓鵬城那些錢閑著。他和王文兩個人商量,怎麼樣才能使這些錢變得不再非法。正好島城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的活動,從市到各個區區,都在積極爭取外地資金來本地辦企業,開發經營項目,而且爭相對外來企業給於特殊的優惠政策。

王文就說,要不把這些錢還投回到島城去?王彬思集再三,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洗錢的時機和方式,而且說不定還可以利用自己現在已經在金島所掌握的資源再發一筆財,就答應了。於是,王文找朋友偽造了個人的身份證件,還有企業的註冊文件,假扮成台灣巨富的公子,並巧妙地製造一個機會與新安鎮政府領導,「偶然」相遇。

新安鎮這位領導招商心切,而王文充分利用了他的這種心理,把自己和家庭吹噓了一通,並說自己的祖上就是島城一帶的人,父親在國民黨撤離大陸時隨部隊去的台灣,至今仍想念家鄉的父老鄉親。雖然他老人家在台灣辦廠獲得成功,已積累萬貫家財,卻十分想念家鄉,想為家鄉人民做點事情。

那位領導聽王文這樣說,很是ji動地稱讚王文的父親是,「愛國企業家」說王文,「繼承家風,心懷桑梓」父子兩代均為,「島城人傑」。

等把新安鎮那位領導的胃口吊足了,王文便鬆動口風,答應要在新安辦廠。

新安鎮那位領導將王文註冊沏萬元的企業引進當地,受到區裏面的鄭重歡迎。當然,企業辦起來後,王文也與當地政府的官員們接觸多了起來,大家發現王文這個人並不像個受過多少教育的富家子弟,反倒有些潑皮無賴相,但是不少人想的是,他來這兒辦廠,給地方交稅,這就足夠了,至於他個人的品行,那是他個人的事,至多與他的家教不足有關,用不著別人去多管的。

等到王文出事,才有許多事後諸葛亮說,早就看著王文不順眼,說話沒文化不講,甚至話裡根本就沒幾句正經。也有說王文這個人根本不是辦企業的料,跟他談企業制度、企業管理,談市場模式、市場體系,他像是一點不懂……但所有這些,再談都已經多餘了,畢竟王文出事不是因為當地幹部發現了他(的問題,而是他生產經營中的違法行為導致了個人身份的敗lu。

王文的事自然牽涉到王彬。王彬開始發現檢察院在對他進行調查的時候,曾向儲唯請假,說走到外地去做市場調查,結果一走就便不見了蹤影。但檢察院通過公安部門監控他的手機,很快找到了他的蹤跡,派人到內méng把他抓了回來。。

手打更新首發站!想找請百度《》!56shuku.org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