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070章 政商兩條腿
第070章政商兩條腿

京城,東城區,京城軍區總醫院附近的某條街邊,有一家音樂素養館。

東城區屬於京城心臟,一些頗為西式的玩意兒多在此處出現,包括這個音樂素養館,就似乎是個外來名詞。其實無非就是個教音樂知識的地方,音樂素養館其實分很多類,除了樂理是都要教的之外,有的主教聲樂,有的主教器樂。聲樂又有美聲、民族、通俗之分,器樂就更多了,古典的、現代的、華夏的、國外的……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但是這家音樂素養館比較特殊,這裏隻教一樣樂器,那就是鋼琴。

作為紅色貴族的一員,李從雲小時候也學過幾年鋼琴,自評屬於皮毛級的水平,而徐秋榕據說是從小練琴,十幾年不輟。眼前這家音樂素養館別看門面不大,但卻是華夏最著名的女鋼琴大師、鋼琴教育家周女士所開。平日裏想來這裏學琴的人太多,而且來拜師的弟子們很有華夏特色——非富即貴。

1928年出生在德國的周女士為人清貴,作為第一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華夏鋼琴家,此時已近六十歲高齡依舊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鋼琴教授及其他領導職務,雖然也有卻不過情面的時候,但挑選起弟子來仍然極其嚴格,徐秋榕能夠來此學琴,功底和天賦可見一斑。

李從雲自問鋼琴水平屬於入門級,不敢自恃身份闖進這等高雅之地,安然在路邊停好車,下來轉悠幾步,摸出一根加長嘴熊貓點燃。

其實對於徐秋榕,他的感覺是複雜的。前世的自己,幼稚的選擇了一條從商之路,而徐秋榕似乎比他「成熟」得多,她挑夫婿,根本沒考慮商人。雖然兩人有過歡樂的童年,但在李從雲選擇從商之後,那份青梅竹馬似的感情就自然消散了。

說起來,兩人前世的命運其實還有些相似:李從雲建立的公司紅火了十幾年,使他身家巨億,但最後不僅什麼都沒得到,還連累父親提前退下來,而他自己若不是有大伯和父親力保,只怕也免不了身陷囹圇。

徐秋榕嫁給了一位紅三代,自己在證監會工作,十幾年後,那位紅三代身居副廳之位,卻因為老爺子去世,父親得罪風頭正勁的某團派幹將而黯然下台,最後連他自己也牽連進一樁窩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鋃鐺入獄。徐秋榕雖然早與他分居兩地多年,仍然看在夫妻情面上找人活動過一段時間,只是全無結果,乾脆自己也辭職去了海外定居。

人生世事無常,誰曾想過如李從雲以及那位紅三代這樣家庭出身的紅色貴子,也會有那般淒涼落魄的一日?那曾經引得四九城風雲相從的徐大小姐,最後竟落得棲身國外,落葉難歸?

只是,今時今日,他已然選擇了從政之路,老李家也不會再犯前世的某些錯誤,那麼徐秋榕還有可能嫁給那位紅三代嗎?那一切的一切,還會發生嗎?

自己重生以來最大的夢想原本只是不再如前世一般進入商界,從而避免後來的悲劇落幕。但時至今日,這個夢想早已顯得太小太小。

自己究竟應該做些什麼?李從雲這段日子以來不停地捫心自問。

要說力爭上遊領導華夏走上繁榮富強,那實在太過遙遠,一個區委副書記就整天想著領導整個華夏,明顯是天荒夜談。李從雲心裏只是想著,在這暗流洶湧的宦海之中贏得自己的一片領地,將之好好建設,這既是自己立身官場所需要的政績,也是保證家族不會如彗星般衰落的根本,在此之下,若還能造福一方,那就更是心中所望了。

華夏官場不是國外選舉製下的官場,要在這其中脫穎而出,難度比在國外更大。李從雲曾經認為華夏是一個純粹的權力遊戲場,但最近卻認識到,隨著國民經濟的顯著改善,經濟牌的牌面將會越來越大,這其中不僅僅是控制經濟的權力,還要包括手中直接能夠掌控的經濟實力。

然而華夏官員不比國外,美國總統本人可以是某大型跨國集團的老總,但華夏卻不能這樣。作為「人民公僕」,官員不得經商。

李從雲也是如此。

但官場上總是需要錢的,迎來送往不必說了,作為紅色貴族出身的華夏官員,結交的許多朋友都在商場上逐漸綻放光彩,跟這些人來往之時,若每次都是人家花錢,縱然兩人真是君子之交,可一旦有什麼情況,難免會授人口實。

錢,還得是自己有才行。

這裏就是個矛盾結點:必須有錢,卻又不能去經商,貪汙受賄更是李從雲不打算沾邊的。

曾經他希望讓家族裏從商的兄弟姐妹把生意做大,今後也好互相支援一點。為此他才替胡浩宇規劃了服裝公司的計劃,並拉資本雄厚的孔凡東入股。

但接下來他意識到,一個胡浩宇不一定能支撐起整個家族。尤其是,胡浩宇畢竟是老胡家的代表,而老胡家有六兄妹,胡齊欣前面有五個哥哥,縱然這五個哥哥都寵這個妹妹,她也畢竟是「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老胡家的財力,不一定永遠能為老李家借用。

李從雲因此認為,一手政、一手商的計劃還要走得更踏實。政且不說,就說商,這一條線現在成了老李家的瘸腿。

老李家如今的確沒有顯得有什麼缺錢用的地方,但一個政治世家,不能操控一定規模的工商業實體,底氣永遠不夠充足。

李從雲現在需要的,就是讓這條瘸腿好起來,跟另一條腿一樣堅強有力。

但是在這個時候,人,成了最大的麻煩。作為政治家族裏從政的一員,李從雲不能親自經商,而他的父母也都是如此,這樣一來,挑選代理人就成了必然。

既然這條商業的腿要能做到跟自己的腿一樣好使,那麼代理人的挑選就非常關鍵。要不然萬一李從雲費盡心思打造出一個商業帝國,最後代理人來個移花接木,他找誰哭去?

孔凡東是李從雲的發小,父輩之間也頗有聯繫,所以李從雲挑選的第一個代理人理所當然的落到了他的頭上。

孔凡東的能力,李從雲是清楚的,在商業經營上,李從雲只需要在戰略層面給予一定的啟發,而後的事情,孔凡東應該都能自己操作好。這其實也是李從雲看重的一點,他如今在官場上要跟那些島城本地派博弈交鋒,在商場上又哪有那麼多精力去指點?唯有孔凡東這樣本身就善於經商的人,才能擔得起李從雲商場代理人的職責。

至於做汽車產業,李從雲其實有一個龐大的構想,這個構想本身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前世的某位悲情英雄當年的設計。

這個悲情英雄的名字,叫仰融,「華晨帝國」的締造者,他在他的事業增增日上之時忽然被地方保護主義掃地出門,而那個已經展現出巨大潛力的華晨,卻忽然步履蹣跚起來。

他當時對華晨汽車的主要構想是,打破常規的合作模式,在華夏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中,同世界級別的汽車公司尋求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合作。

他認為,華夏汽車工業現有三種發展模式,第一種是合資,第二種是許可證生產,搞引進,第三種是自主開發,在全球合作分工。

他當時說:「我現在正在研究第四種,應該與全球的汽車行家聯合開發,共享資源和平台,劃分市場。」

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華晨先後與5家國際大汽車公司開展了廣泛的合作。仰融笑稱其為「五朵金花」。

華晨與寶馬公司達成意向,合資生產寶馬在全球銷售最好的3系和5系轎車;與美國通用共同投資2.3億美元組建合資企業,生產雪佛蘭卡車和SUV;接手位於瀟北的三江雷諾,控股55%,計劃引進雷諾家用型經濟轎車「甘果」;收購遼都航天三菱,與三菱合作生產轎車發動機;與豐田公司合作,開發適合華夏市場的豐田經濟型轎車。

此外,華晨還與世界第一大汽車零部件生產供應商德爾福公司共同開發491QME汽油發動機,準備將之裝備在金杯客車和皮卡車上。

在「金花」們的擁圍下,自主產權的轎車研發便不再是閉門造車。仰融請世界著名設計大師喬治.亞羅主持車型設計,請國際權威機構——英國MIRA公司進行整車性能驗證鑒定,請世界著名汽車設備製造公司提供衝壓、裝焊、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設備,請國際著名汽車廠商供應其重要的總成件、配件等。最後,他將新轎車起名為象徵意味十足的「中華」牌……

李從雲在汽車產業上的思路就是由此而完善化。

此時還是1992年,許多後來暢銷華夏的合資車型還沒產生——因為它們的製造者,合資汽車公司還沒有成立。

這其中包括:1997年成立的東海通用、1998年成立的穗汽本田、2001年成立的長安福特、2002年成立的東風標緻、2002年成立的京城現代、2003年成立的東風日產、2003年成立的華晨寶馬、2004年成立的穗汽豐田、2005年成立的京城平治、2006年成立的長安沃爾沃、2007年成立的長安萬事得等等。

可以說,李從雲現在就開始構思的合作,比前世幾年後甚至十年後才開始大範圍出現的合資車企,要更有優勢一些。優勢在於,隨著華夏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國外有遠見的大型跨國汽車巨頭們已經預見到,華夏汽車市場即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屆時,誰佔領了華夏市場的大份額,誰就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

因此,跨國車企已經開始流露出希望與華夏車企合作的意向。

之所以是合作而不是直接來競爭,原因是華夏政府對汽車產業有一個保護性政策,即國外汽車企業在華夏投資整車生產,不允許獨資經營,必須與華夏車企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且華方佔股不得低於50%。這個保護性政策,其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市場換技術」。

這個政策的確有很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但說實話,在這個時代,它的存在的確對於保護華夏國內稚嫩的汽車產業起到了極大的保護作用。

李從雲知道前世網絡上經常有網友咒罵一汽、東汽,說他們不爭氣,合資合資,把自己的紅旗合沒了,把自己的鳳凰也合沒了,最後造出來的車,還是人家的技術,自己啥也沒學到。

李從雲也覺得一汽、東汽不爭氣,相比之下,那些後起之秀,尤其是民營汽車製造企業的發展卻讓人眼前一亮,並不由自主地將今後華夏汽車行業發展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可是,回過頭來想想,一汽東汽開始合資的那會兒,紅旗、鳳凰已經落後到什麼程度了啊!要不是有國家的保護政策築起高牆,真要是讓人家開放了進來建廠賣車,華夏那三大,早就連渣都不剩了!

但是,既然重生一回,這些利好政策,這些時局發展帶來的機會,他豈能隨意錯過!

李從雲甚至設想好了孔凡東這個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汽車公司今後的「幾步走」。先借殼拿到準生證;聯繫通用、寶馬等跨國汽車巨頭進行合資;上市融資;最後聯合開發但享有自主產權的自主汽車……

這裏面當然要玩幾次資本遊戲,譬如收購哪一家要倒閉的國產汽車廠拿準生證;譬如如何以一家小企業跟跨國巨頭進行等股合資,然後借用這些大公司的名頭上市融資,最後又借用國外的先進技術發展自主品牌,同時培養華夏自己的汽車人才等等。

這聽起來似乎很理想化,但其實在這個世界,擁有市場就能擁有一切,只要運作得好,這些事情都是可以實現的。

到了那個時候,汽車產業這條路就算走上了正道……當然,李從雲不會止步於此,他的習慣是,要麼不做,做就做到最強。除了汽車行業,還有好幾條路子,等著物色好代理人,然後強勢涉足呢……

思索間,香煙燒盡,李從雲隨手丟進旁邊不遠的垃圾箱。

此時,一輛紅色法拉利跑車嗖地開了過來,猛然剎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