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032章 解決
-歡迎您的到來。

兩個人正猶豫著怎麼上前和公安局的同志套個近乎,好打聽打聽究竟出了什麼情況,搞得堂堂市公安局這麼如臨大敵,一副草木皆兵的模樣。^www.beijingaishu^(的www.Dukankan)眼尖的代志嘉卻忽然眼前一亮,又驚又喜:「老劉你看,那是不是李書記出來了?」

「哪呢?」老劉連忙睜大眼睛望去,他是司機,視力自然不差,一眼就看見樓道裡走出來一群人,其中走在最中間的三個人裡面,靠左的那位就是自己的領導李書記,頓時大喜:「還真是,李書記出來了,看來這次事情跟李書記沒什麼關係,還好,還好,咱們只是虛驚一場。」

代志嘉嗯了一聲,和老劉一起朝李從雲他們迎了過去。

李從雲和張建國與崔信誠在一幹警員的簇擁下走到台階上,已經看見代志嘉和老劉走來,他心中微微一動,已然猜出必是二舅那邊通知的他們二人,也不以為意,略略朝他們點了點頭,使了個眼色,二人會意,自覺走到一邊等待。

張建國滿面春風,笑著對崔信誠道:「崔先生,既然誤會已經解開,時間也已經不早,我就不留先生在這裡多逗留,先生好走。」

崔信誠這時候已經不需要李從雲來翻譯,原因是吳植齊已經被解除了「禁令」,現在是自由身了,翻譯這個活自然歸他接了過去。

崔信誠聽了吳植齊的翻譯,微笑著點點頭,和張建國握了握手,又很禮貌地跟李從雲也握了握手,主動說:「MR.Li,我期待下周一我們的會面能夠一切順利。」他知道李從雲的英語流利得很,也就沒用翻譯,直接用英語說著。

李從雲優雅地一笑,也忽略掉了吳植齊:「與您同願,崔先生。事實上,島城開發區的優勢和不足,你我都很清楚,可以說,這些優勢都可以算得上是硬實力,短時期內絕不會出現任何變化,包括政策上的優勢。而不足之處雖然也有,但卻都是一些只要我們努一努力就能克服的,此消彼長,我相信KS集團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抉擇。」

崔信誠並不假惺惺打太極,因為他從之前的談話中就已經發現,李從雲是個聰明人,跟聰明人打交道,有些時候直說反而更好。於是點了點頭:「島城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不掩飾的說,我的確比較看好,但是李先生你也知道,集團考察還有一些別的方面需要綜合考慮。」

李從雲笑了笑,點點頭。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這可就是撒手鐧啊!根據上輩子的經驗,再聯繫國內外區域開發與城市發展實踐,足以證明開發區建設發展的關鍵和前提在於選址的正確與恰當。

從國際經驗看,世界各地創辦的特殊性經濟區在選址上對地理位置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其在地理位置的選擇上主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是交通極為便利。出口加工區一般選在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機場附近,交通條件便利,並有方便的運輸系統。例如,亞洲的出口加工區大都位於赤道以北,北緯30度以南的沿海地區;美洲的出口加工區多於北美的各主要港口城市。

二是選「熱」地。國外出口加工區選地一般均為「熱」地或「熟」地,即大都是已有一定基礎設施條件或有一定的基礎條件為依託的城鄉結合部地區,而不是尚未完全開發的「冷」地或「生」地。

三是選擇水、電等能源充沛的地區。

正是基於上述因素的考慮,島城市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初,曾有鰲山、陽城和金島三個區位選擇,並有過一番激烈的爭議。

為科學規劃、正確選址,島城市委、市政府曾多次出國考察國外的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參照設立開發區所具備選址在海陸空港交通便利、電源和水源等能源充沛區域的國際慣例,借鑒了新加坡、寶島等新興中等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經綜合論證,最終將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在交州灣西海岸金島區與交南市之間的區域。

李從雲雖然沒有參與當時的選址,但作為上輩子就是大老闆的他還是能猜到其中緣由,想來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一是毗鄰島城老市區的鰲山區,沒有建立港口的先天條件,當時水資源比較短缺,且作為旅遊景區,不宜大規模發展工業;二是位於島城老市區北部區域的陽城區,雖離島城老港較近,水陸交通都較為便捷,但在「引黃濟島」工程啟動實施前,水資源和電源等能源相對匱乏,且區內大部分為耕地,開發徵用土地成本較高,而中央當時對開發區總的原則,就是隻給政策,不給資金;三是金島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金島區擁有什麼獨特的區位優勢呢?

金島雖離島城母城陸路較遠,但與母城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離不到2.26海裡,同時具備了港**通、水電能源等設立開發區的主要條件。從交通上看,當時金島區域內正在興建島城新港區——前灣港,並擁有國際一流的港口岸線資源條件,此外,直達機場和老市區的環交州灣高速公路和通往市區的輪渡已經列入建設計劃,交黃鐵路通過交泉鐵路連貫全國;從能源方面看,電力資源相當充沛,當時金島電廠已具備了67.3萬千瓦時的發電能力,水資源也完全可以從周邊的交南市提供;在用地方面,金島區的薛島當時大部分為灘塗荒地,實際耕地很少,開發建設的動遷和征地成本很小;從島城市的整個城市發展格局和生產力發展布局來看,向北發展將從交通、能源等方面拉長經濟瓶頸,加重老城區和島城老港區的滿負荷狀態,造成經濟梗阻;向東從浮山到鰲山,空間十分有限,且多為山體、坡地和丘陵,隻宜於發展高教區和旅遊景區,同時從梯度推移理論出發,島城市未來的發展惟有跨海西移——在交州灣西海岸的金島開闢新經濟區,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才能有更大的作為,才能禁得起歷史的最終檢驗。

前世的經驗已經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李從雲如今希望做到的是,能讓金島比前世的金島發展得更快更好。

李從雲從來不是個妄自菲薄的人,自己重生一次,豈能只在前人的水準上作為?自然要比前人做得更好才是正理。

為此,他甚至在自己的腦子裡規劃的施政思路中,把1985年到1992年,看做島城開發區探索起步的階段。而將自己來到島城開發區之後,定為開發區的創業階段。他李從雲來島城,政績當然是需要的,可這政績卻必須是他自己親手做出來的!

在他看來,已經過去或者說即將過去的85-92年,這一階段主要是堅持「以項目建設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保證項目上馬」的工作方針,致力於搞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興辦了一些中小型的項目。

在開發區的建設安排上,開發區一貫堅持「規劃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實施,儘力而為」的原則,採取「開發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這樣就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和使用,大體上在開工的第三年就基本上完成了2平方公裡起步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的島城前灣港一期工程、金島原油碼頭二期等基礎工程如期竣工外,僅島城開發區自身就自籌資金數億元建成了自來水供配水管線與水廠、開通了2000門微波程式控制電話、建設了島城—(—金島之間的輪渡碼頭並通船、建成了熱源廠及大型變電站,實現了起步階段的「七通一平」及其他配套工程建設的規劃要求,初步創造了招商引資的條件,從而接納了第一批外商投資項目和內聯項目進區,開創了外引內聯的新局面。

隨後,再用收取的場地使用費、管網配套費和各種稅收資金投入新區開發,形成良性循環。隨著實力的積累,滾動開發的規模不斷擴大,到1992年島城開發區已建成10平方公裡,引進建設了三美電機、島城正大、統一產業、中達化纖、美得視、廣裕實業等一批內外資項目。文教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截止到1991年底,全區共有人口10.13萬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262人,中高級職稱453人。期間,1989年12月份,國家級島城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在開發區奠基創立。

李從雲目前給自己定好的幾個任務,一個是區屬國企改革,一個是招商引資,還有一個則是爭取把島城保稅區的政策從政務院跑下來。

他想了想,覺得保稅區的事情,似乎也可以在周一的會談中對崔信誠提上一句,至於他能否理解,那就看他的領悟能力了。不過KS集團在前世是投資了島城開發區的,在近二十年的合作中,雙方可謂順利達成雙贏,李從雲可不希望因為這麼一場意外,把這樣一個大客戶給漏了去。

送走崔信誠,李從雲和張建國也握手告別,胡浩傑、畢晟等人從後面上來,見了李從雲的面就問:「事情解決了?」

李從雲點點頭:「解決了,韓國方面賠償人民幣五萬元作為精神損失費,其中周如意三萬,另外兩名服務員每人一萬。」

胡浩傑還有些不滿,似乎沒揍人家一頓手裡就是不舒服,畢晟卻是笑道:「這也算是圓滿解決了,畢竟沒有真發生什麼……不過話說回來,周如意拿這三萬我覺得沒什麼,她堅貞不屈嘛,另外兩個……哼哼。」

李從雲不打算就這個問題在這裡多說,擺擺手:「我們怎麼回去?浩傑,要不你給你爸打個電話?」

胡浩傑直接搖頭:「我爸這時候不可能派車接我們,我們打的走好了。」

畢晟倒是不慌不忙:「你爸是司令員,要以身作則,他不好派車,不過我爸那邊沒事,企業上嘛……我去打個電話好了,反正也只要兩輛車就夠了。」

李從雲想了想,點了點頭。手打小說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