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007章 「共產黨人的良心」
-歡迎您的到來。

大事敲定,家庭成員們也都陸續到來。

首先是李從雲的母親胡齊欣趕來。

胡齊欣是前海軍司令員胡玉成的麽女,在她上面有五個哥哥。這等情況,自然從小就最得胡老爺子的寵愛。胡老爺子的家教是純軍事化風格,唯獨對這小女兒異常寵愛,幾乎到了凡有所請,無所不允的地步。

胡齊欣自小受寵,長大後也不想從軍,老爺子也不逼迫,遂她所願讓她從事了電影行業,這些年打磨下來,倒也在廣電總局站穩了腳跟,如今是國家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副局長兼市場管理處處長,行政級別為副廳級。

胡齊欣既然來了,作為大嫂的秦華燕自然也要出來見客了。其實秦華燕今天說是親自下廚,但也不過是親自做一兩個主菜,其餘的那些,她哪裏會真有那工夫一個個去做?還不都是讓廚師動手麽?她丈夫李憲成乃是正部級高官,秘書、警衛、保健醫生、廚師等等都是國家「標配」的,焉能不用?而且,在這香山別院裏頭,哪有不帶廚師的獨棟!

她剛才也不過就做了一個東坡肉,一個紅燒獅子頭,便等到胡齊欣到來,女客來訪,自然女主來陪,兩人便也坐到一起談些女人感興趣的東西去了。

接下來,便是李從梅回家。李從梅比大哥李從文小兩歲,又比堂弟李從雲大兩歲,今年剛好二十四,在海關總署工作,正式職務是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監查二處審計科主任科員。

李從雲對堂姐李從梅的看法是:家教甚好,甚至好得過分了。

這倒不是李從雲的看法古怪,實在是李從梅對人待物太過於禮貌,以至於李從雲跟她說話的時候都覺得,好像自己跟她不是堂姐弟關係,而是兩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而且她這個陌生人還極其有涵養,說話禮貌得讓人不知道怎麼開口。

總之,李從雲覺得這禮貌太過了,有一種淡漠感。只是他也說不準這種淡漠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亦或是李從梅只是打小養成了這種清冷之極的性子,倒不見得就是真淡漠。

李從梅一進門,就很客氣地跟叔叔嬸嬸打了招呼,也朝李從雲微笑著點了點頭,說了一句:「從雲也來了。」

李從雲雖然覺得堂姐笑得有點公式化,但畢竟從禮節上來說毫無問題,自然不敢怠慢,笑著點了點頭,還要沒話找話,說:「姐,海關的工作比較忙吧?」

李從梅淡淡微笑:「還好吧。」

李從雲就有點頭大,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找話題。

好在李從梅也沒有要坐下來談的意思,客氣地說:「從雲,我還有點書要看……」

李從雲心裏如釋重負,臉上卻是一臉笑容,也客氣無比:「你忙,你忙,姐,我在這聽大伯和我爸說話就好。」

李從梅點了點頭,徑直回房去了。

李憲成和李憲立兩兄弟又談起大公子當年搞華康公司的事情,兩人都是正經的第一線世家子弟出身,對於扎堆的「華康共和國」自然知道更多的內幕。

說起來,當初李憲成還差點把兒子李從文送進華康呢!

要知道老李家跟爺老頭子關係特殊,李憲成又跟大公子歷來交好,把李從文送進華康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只是李從文當時實在是太年輕,資歷太淺太淺,固然華康是個混級別極快的地方,可也不可能讓李從文這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去主導一個部門,李憲成猶豫了大半年,之後居然就等來政務院清查資產,不久後就是國光同志逝世導致全國性動蕩,在全國上下一片懲罰「官倒」的風潮中,盛極一時的「華康共和國」居然轟然倒塌!

大公子幸好抽身得快,再加上他搞華康本來主要也不是為自己掙錢,當然也不是如官面上所說的一切為了殘疾人救助事業,說到底,他不過是希望在爺老頭子還在世的時候以利益跟一些世家子弟「聯絡感情」,以便今後萬一爺老頭子有個意外,他大公子還能維持這個家族不至於「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兩兄弟提到的一些內幕,李從雲「上輩子」並不知曉,此時倒也聽得津津有味。

正聽他們談得興起,房門被推開,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濃眉大眼,臉上輪廓如刀削斧鑿,方正果毅,加上一米八以上的身高,真真是一表人才!

此人自然不是別人,正是李憲成的長子、李從雲的堂兄李從文。

李從文名字裏雖然帶一個「文」字,但長相氣度絕非斯文小生一類,與其父李憲成相貌隻像三四分,氣度卻像了七八分。

李從雲站起來,朝他打招呼:「大哥。」

「從雲來了,畢業的事忙完了嗎?」李從文畢竟是在中辦鍛煉了幾年的人,比李從梅就會說話多了,絕不會讓人感到找不到話說。

李從雲笑著說:「還沒,不過也差不多了。這不今天就是過來向大伯請教畢業之後的去向來了。」

李從文呵呵一笑:「從雲這在學校的表現是怎麼誇都不為過的,我看你不管去什麼地方,都能做得很好。」他說完這話,又朝李憲立點頭示禮,叫了聲:「叔,您說是吧?」

李憲立笑呵呵地搖頭:「這話可是有點過了,在學校和在單位上可不同,他這兩年在學校的表現還算可以,但要是參加工作,到了單位上,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呢。」

李從文點頭表示認可:「這倒也是,單位上是有些跟學校不同的地方,不過以從雲的能力,我想應該不用多久就能適應。」

李從雲就笑著對李從文道:「大哥,到時候我到了團中央,工作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就要找你取經了,你可別嫌我麻煩才好。」

李從文笑著點頭,忽然一愣:「團中央?」

李從雲嗯了一聲:「是,大伯剛才和我爸商量了一下,認為我去團中央比較好,我自己也覺得不錯。」

進團中央這樣的機關自然頗為不易,但那也看是對誰,對於老李家的兒子來說,既然大伯和父親已經點頭,那麼進團中央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斷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以老李家的地位,小輩進團中央混個資歷,那是再簡單不過了,又不是進去當什麼實權領導,誰不知道賣個面子?再說,團派這幾年處境尷尬,能進去一個一線大世家的二少,那真是求之不得。說不定還能被外界認為這是門閥派在一輪對團派的打壓之後,又開始向其示好的意思,畢竟共青團也是華夏幹部的一個重要來源——團是黨的接班人嘛。

李從文坐下來以後,李憲成和李憲立兄弟倆不知道怎麼,從華康又談到了當年國光同志辭職的事。

李從雲發現,大伯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時不時會吵自己看過來,他才幡然領悟,李憲成這是在告訴他一些團派甚至是中央的內幕,以免到時候在團中央犯下一些不該犯的錯誤。

李從文立即重視起來,專心致志地聽父輩們交談。

果然,李憲成的臉色變得柔和起來,而父親李憲立更是時不時面露笑容。

李憲成以回憶的神色說:「那是1986年12月,一些城市鬧起了。東海鬧得很大,不僅上街遊行,而且衝擊了市政府。這件事震動了爺老頭子。他於12月30日召集國光、遠征、顧開堅、彭雲程、何盛東和旭日同志到他家裏,就問題講了一篇話。他說,這次不是偶然的,是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放任的結果。他點了兩個人的名,並且責問國光,他早就說過要開除王XX的黨籍,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辦?對處理他主張採取堅決的措施平息,甚至可以採取專政的手段,沒有專政手段是不行的,當然使用時要慎重。他這篇講話實際上把的責任,完全歸到國光的身上,也是1984年以來兩人對自由化問題分歧日益加深的情緒的一次爆發。」

「爺老頭子這次講話的記錄稿,當時就印發到一定的範圍,所以很多人也就知道了。1月4日,旭日同志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到爺老頭子家裏開會,他大約10點鐘到達,那時蕭老、遠征、楊老、侯老、王老、彭老已經到了。等到齊後,爺老頭子就拿出一封信讓大家傳閱。這封信是國光寫給爺老頭子要求辭職的信。大意是說,幾年來主持工作不夠謹慎,辦了許多糊塗事,內事外事都有。主要講他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軟弱無力,旗幟不鮮明,所以助長了自由化思潮的泛濫,做了一些壞傢夥的保護傘。鑒於錯誤嚴重,請求讓他下來,清理思想,向黨作出交待。

到會的人傳閱這封信以後,爺老頭子就說應該同意顧的辭職,當時會上沒有人表示不同意見。

爺老頭子接著說,國光下來以後,十三大以前,由旭日同志、侯老、楊老、遠征這四個人主持常委工作。旭日同志當時建議應該有顧開堅,因為顧開堅當時是書記處常務書記,書記處的日常工作是他管的,爺老頭子也同意了。

這就是後來由旭日同志作組長的五人小組,一直到十三大以前,代替常委主持日常工作。爺老頭子還提出對國光可作軟處理,仍然保留他的政治局常委,避免國內外的震動。他還說由中顧委出面,以召開生活會議的形式,對國光進行批評、幫助。然後以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形式,不以全會的形式,宣佈接受國光的辭職。」

這時候李憲立插話說:「這件事我聽人提起過,是旭日同志後來講到的,說他當時覺得,不召開全會,並不是擔心通得過通不過,而是為了盡量減少震動,是從軟處理考慮的。他當然覺得這樣做是不符合組織原則的,但他也知道爺老頭子的用意是要既解決問題又不引起大的震動。」

李憲成點了點頭:「是,就是這個意思。爺老頭子談了以後,其他人沒有發表不同意見。」

他說到這裏,思索著說:「那天蕭老在這個會上說話較多,與他平時的作風有些不同。我後來知道,他在這次會上非常鄭重其事地宣佈,說今天這個會議的決定是合法的,合乎手續的。看來蕭老是很注意這些事的,注意組織原則、組織手續的。他大概怕人家說政治局會議就能接受總書記辭職會引起國內外議論,所以特別宣佈,這樣做是合法的,合乎手續的。

爺老頭子就沒有考慮,不大在意,也不在乎這樣的事。當然,後來對國光這樣的處理,特別是中顧委生活會對國光的批評,在國內外引起一些議論,認為對國光的處理是不正常的,是以非正常的方式撤換領導人。所以後來對旭日同志的問題上也算是接受了這個教訓。

當時李老(不是指李憲成的父親,指當時的國家主席李老)外出在東海,沒有參加這次會議。所以會後爺老頭子要楊老立即去東海,告知這件事,並徵求他的意見。楊老把會議情況告訴李老以後,李老當然完全同意,求之不得。並對楊老說,我早就認為他在反自由化上不堅定。李老還說,不久以前國光來東海,那時他已經在東海了,想看看國光,竟遭拒絕,架子竟然如此之大。至於對旭日同志代理總書記問題,他表示同意。但要楊老回來告訴旭日同志,說『旭日這個人學外國的東西太多了,這樣下去不行,要告訴他』。」

李憲立搖頭苦笑:「一語成讖啊。」

李憲成也沉重地點了點頭,說:「1987年1月7日,侯老、楊老、遠征、顧開堅和旭日同志開了第一次五人小組會議,研究生活會議如何開。當時商定的意見是會議氣氛還是儘可能和緩一些。當時彭老、侯老一些老人對批顧在幹部問題上的小圈子——即『團派』問題很有興趣,提出要在會上批評顧這個問題。旭日同志覺得這樣不好,認為後果會很嚴重,會搞得人人不安,又是以人劃線。他提出這個意見後,大家表示同意,不提『團派』,不提幹部圈子問題。

在生活會召開的前一天晚上,旭日同志去了國光同志家裏。告訴他生活會準備怎樣開,還告訴他在爺老頭子家裏開會的情況,還繼續保留他政治局常委等事。在談話時旭日同志也向他提了一些問題,他說,幾年來在自由化問題上,爺老頭子幾次打招呼,你為什麼不重視,是不是有意和爺老頭子保持距離?他說,他沒有這個想法。旭日同志又說,你的辭職公開以後,可能會有人打著擁戴你的旗號鬧事——因為他當時確實估計會發生這樣的事,所以事先和他打個招呼,以便有所準備。國光同志聽了,很堅決地說,他會堅決站在黨的一邊。」

李從雲忽然忍不住冒出一句:「國光同志的員氣節還是毫無疑問的。」

李憲成和李憲立都有些錯愕,這只是跟你說一說內幕,免得你進了團中央分不清「敵我」,怎麼你倒稱讚起人家團派領袖來了?

李從文打個圓場,笑道:「國光同志的氣節自然是好的,這個黨內外都是很清楚的。」

李從雲對國光同志的確是比較佩服的,他記得一則有關顧國光的軼事:顧國光去世後,他在老家農村種地的親哥哥趕往京城奔喪,沒有買到坐票蹲在車廂介面處,想起親弟弟已經與他天人相隔、再難相聚,不禁抽泣起來,列車員經過,問其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顧國光死了。」

列車長大驚,趕忙安排臥鋪。

說實在話,李從雲以為有關顧國光的這則軼聞,雖然簡短,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有人曾經說「顧國光是華夏人的良心」,看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眾所周知,顧國光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我黨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長期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作為聲名顯赫的高官,卻讓哥哥一直在鄉下種地;當大官的弟弟死了,當哥哥的如尋常百姓一樣奔喪,趕火車連坐位都沒有,並沒有藉此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這在當下不少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顧國光於1915年11月20日生於瀟南省劉陽市河中鎮蒼方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蒼方村,「西嶺顧氏」安身立命,世代農耕,已超過400年歷史。甚至至今,顧國光的胞兄顧榮發,一直在家務農。1982年,顧國光侄子顧德智被嶽州市某工廠招工,被顧國光知曉,認為是「走後門」,將其喚回鄉村。如今,顧德智與兄長顧德宣都已年歲不小,仍在耕種著自家的幾畝農田。兩家的子女也大多在外打零工。

李從雲記得前世有報道說,1992年9月6日,83歲的顧榮發老人逝世的時候,有人送來一副輓聯(,上書:「國中有典型,兩袖清風做赤子;天下無先例,一代皇兄是農人」。在當地,一直被傳為佳話。

顧國光最高曾擔任黨的總書記,可他的家屬、家鄉和親友卻從來沒有佔過他半點光。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國家糧食緊張,城市人口的定量都很低。顧國光是中央委員,按規定有補助,但他給家裏人定下了這樣的規矩:「全家每人每天都要吃兩頓粗糧,不許吃補助和細糧,因為那是特殊化。」有一次,炊事員老張給顧國光正在上學的小女兒細妹帶午飯時悄悄裝了點米飯,不巧被人發現,告訴了顧國光。顧國光把老張叫來,嚴厲地批評了一頓。

後來,細妹當了兵,她身邊的戰友,幾乎都被推薦上了大學。苦悶的她給父親寫信,希望父親能托托關係,讓她也有個上大學的機會。顧國光很快回信了:「你原先分配在工廠,後來當兵我是不知道的,內心也是不贊成的,因為是走的後門。現在又提出想上大學,我認為你應該靠自己的能力。我們家的人不應該走後門,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那時的細妹完全不能理解父親,把信撕得粉碎。打那以後,她再也沒有指望能沾父親的半點光。

他的家鄉劉陽縣托顧榮發到京城找顧國光給家鄉批點化肥。顧國光態度非常鮮明,在原則問題上不退讓,甚至又不惜與哥哥鬧翻了臉。顧國光說:「我不是家鄉的總書記,不能為家鄉謀特殊利益。在我這,要馬列主義有,要特殊化沒得。」他鐵面無私,一塵不染,直到逝世,他在劉陽的親屬沒有一個人轉為城市戶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農民。他沒有給家鄉人批過一張條子,沒有給過家鄉人一點特殊。他的親友,一不幹政,二不要官,三不經商,四不出國,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1959年春,他到中原檢查工作,曾在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大殿停留,門兩旁寫著這樣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他念罷此聯後,對陪同人員說:「讓我來改一改!」說完,他高聲吟誦起來:「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心在人民,利歸天下」,這正是顧國光高尚情操的寫照。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人的良心」——這樣的人會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李從雲同意去團中央,未嘗沒有國光同志一層關係!手打小說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