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無限群芳譜》第14節 六界伊始,蜀山由來
神居於天,人、獸居於地。另有三皇合力開闢出來的「鬼界」,作為人、獸等生靈的輪迴中轉之所。數萬年來相安無事。後因人、獸過度繁衍,時有衝突。

然而最大的問題,不是人族和獸族。而是不老不死的聖祖。神為清氣所種,天地間又不斷有靈力聚合形成新神,因天地間清氣勝而濁氣衰,維持天地距離的清濁平衡被打破,因此天距離地越來越遠,並且有脫離大地而飛升之勢,這樣天將無法吸收地之靈力,天界的能量供給產生危機,神界將重蹈盤古的覆轍。

這是當初催生盤古的後患,導致天地之間構架不穩。伏羲、女媧、神農隻得合力,將盤古遺留下來的五種靈氣,凝結成五大靈珠。用靈珠的能量束縛天,令其不能遠離大地,使神界能夠繼續從大地獲得靈力的供給。

然而結果卻不如神意。靈力都被靈珠吸納,大地本身因靈力過度消耗而趨於崩解。三皇無奈之下,隻得將靈珠於地脈,令其維持住大地的形態。然而靈珠處於的地方,大地面貌失衡,有些地方嚴寒而有些地方酷暑,水、火之災常常發生。

不過,最終五靈環環相剋,生生不息,構成天地間力的源泉。天和地也穩定在一個距離上,不再分離。

投身小盤古,改天造地,雖然帶給了伏羲史無前例的積累和收穫,但是由於分成了三份,導致他衝擊聖位失敗。因此,他深恨神農,對妹妹女媧也自不滿。

按照當初得知秘密的先後順序,伏羲為一,神農為二,女媧為三。在洪荒世界,伏羲的本體奈何神農的本體不得。但是在這個新生的世界,他的神念分身卻如三清之首的老子一般,佔據著第一位的優勢。

總讓他逮到了機會,導致三皇之一的神農分身在人間暴斃。後世傳說,神農因嘗百草中毒而死,另說是因為他與獸交合繁育後代而死。其實都不正確,但是誰又能想得到罪魁禍首,是三皇之首的伏羲呢?

神農的投影死後,神農自然非常生氣。但是卻不好公然報復,便是想到一位存在——蚩尤。

當年逐鹿大戰,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軒轅爭天,在涿鹿展開激戰。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蚩尤雖死,意志猶存。便如同108星辰神王的神念一般,只是無法恢復,零散破碎地存在於血楓林之中。

神農暗中來到血楓林,採集蚩尤的意志。運用神通,投入他在那個世界創造出來的種族獸族的身上。不久,獸類中便突然出現了一個具有極高智慧的統禦者——也叫做,蚩尤。

蚩尤秉承著神農的復仇,率領獸族向人類開戰,意圖獨佔大地。伏羲和女媧聯手,因而人類取得神族援手,抗衡獸族。伏羲推演八卦,已算到這個世界已經被其餘聖人知曉,知道這塊蛋糕自己和女媧二人獨吞不下。便又請來三皇之三的黃帝軒轅。軒轅投入神念,轉生神族,便又是一個軒轅氏。

軒轅、蚩尤這對老冤家,便又在這個世界中大戰一番。只是這一次軒轅化成神將,而非人族。蚩尤再次被擊敗。神農不忍自己創造出來的獸族泯滅,便暗中支持蚩尤,使得他最後拚盡餘力,打開異界通道,將獸族殘部送達異界。

蚩尤殘部在異界逐漸修鍊成魔,「魔界」也逐漸形成。而蚩尤所打開的通道,後世稱之為「神魔之井」。神魔之井是連通神魔兩界的唯一通道,神魔兩方在裏面設有重重障礙,並派重兵防守,嚴禁兩界生靈通過。

而後遺留下來的獸族,偶有經過修鍊,激發出自身繼承的神農力量,成為具有特殊能力的「妖」,而人類經過修鍊也能激發出自身繼承的女媧靈力,修成為「仙」。

妖和仙的形成除了和天賦以及修鍊有關外,還和地氣有關。因此天上便有了「仙界」,人間也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仙界」,其中最著名的仙界就是盤古之心所在的「蜀山」以及天上仙界下方的「昆崙山」。

相對應的,雖然看起來妖類都單獨行動,但群妖聚居的妖界也是確實存在的,妖界之所在,乃是一處比蜀山更靠近盤古之心的處所,謂之「裡蜀山」。除此之外,人間也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妖類聚居之所,但規模都不可和裡蜀山同日而語。

神界、仙界、魔界、鬼界、人界、妖界,這六界便由此而來。

再說伏羲扳倒了神農,對自己的這個妹妹卻也不甚喜愛。他暗中叮囑派遣下來,幫助人類打敗蚩尤的五靈神。五靈神便開始擾亂人間。女媧神自然不忍心自己創造出來的種族,被大肆屠戮。便親自出手對付五靈神,再將五靈神逼進開天闢地以來,便生成的五大靈珠之中。

伏羲有八卦神術,造成神族敗落的假象。人類也對神的積怨已久,終於爆發起義,天帝(伏羲)終於有了借口,開始下令壓製,卻遭到人類頑強抵抗,天帝惱怒,下令女媧毀滅人類,重新創造敬神的新人類。

女媧的本體身為聖人豈會不知,只是當初自己的確是豐潤了伏羲的氣運機緣,欠下他這份因果,如今卻是不好出手。

因此女媧的分身隻得抗命不從,並下凡來維護人類。天帝開除女媧的神籍,派神將毀滅大地,大部分人類遭到殺戮,女媧率領人類對抗神界,補天地,阻洪水,挽救了殘存人類的命運。

但是天帝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下令所有神族回到天界,封閉天界之門,下令神不得任意到人界,從此人神二界完全隔絕。不久女媧力竭死去,只是她的血脈後代一直留在人間,世代守護人類。儘力保存著屬於她的這份信仰之源。

此後,東方神系之中亦有大能陸續發現了這個世界。只是由於被伏羲搶得了先機,不好出手。只有少數幾位,傳播下了道統,接受著香火的供奉。

世界變化,滄海桑田。人類有智慧之助,興盛起來,發展出封建文明。到了夏朝之時,由於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長萬丈,根系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邊土石,逐漸擴大,形成懸空之山,是為「蜀山」。

到了這個世界的春秋末期,蜀山被一些方士發現,開始有修仙之人在這裏結廬修鍊,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鍊方式也各不相同,全憑自悟。其間有少數人成仙,多為「屍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後來魔界魔尊重樓與神將飛蓬在新仙界決鬥,後來神界派兵捉拿二將,飛蓬因分心被打敗,而其佩劍被擊落到蜀山。有一人名叫李新通,持飛蓬遺落之佩劍(鎮妖劍)開闢蜀山,進入過地脈接受天帝指引,並以270晝夜煉製九轉金丹,是仙劍派立派之祖。其成仙後,歷代掌門接任時可通過「天地視聽」與之溝通。

到了東漢時期,蜀山修仙人數空前繁榮,不僅有仙劍派,更有其他宗門。而後到了南朝時期,梁武帝信奉佛教,招集無數高僧、法師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將佛塔改建,引發皇帝震怒,率兵攻打。蜀山奮力抗爭,損失慘重。仙劍派因法術高強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因此統合其餘諸小派,這才形成了「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

而後,在神界的幫助下,梁武帝之佛塔改建成鎖妖塔。蜀山劍仙自此基本上以蜀山仙劍派為主流,修鍊方式注重內功和劍術,修仙求積德而不求升仙,積極入世斬妖。同時,也不排斥其他門派的修鍊方式,積極搜集和保存各類修仙方法。

而這個世界形成至此,終由伏羲的分身掌控大部。本身被稱之為仙劍奇俠傳的世界。和軒轅劍、古劍奇譚、誅仙、蜀山劍俠傳,合稱為東方神系五劍世界!

……

時光荏苒,到如今,蜀山派已然是第26代掌門人。興旺蜀山劍派的重擔,也轉交給了劍聖獨孤宇雲。

這一夜,已經步入老年,頭髮、鬍子一片雪白的獨孤宇雲,漫步在蜀山之上。夜色如水,清風拂面。幾多感慨,化作一腔自問,在心頭繚繞。

「蜀山劍派,交到我的手上。雖然兢兢業業,但是依舊不甚有多大起色。我究竟還應該如何做,才對得起列祖列宗的期望。上天吶,上天,何以教我?」

劍聖剛剛接任掌門人的時候,蜀山剛剛經歷過薑清事件,已經大幅度地衰弱下去。平心而論,劍聖正直嚴謹,嫉惡如仇,卻不適合擔任中興之主。守成當然綽綽有餘,不在話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