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於康熙末年》第七百零三章 失勢(下)
第七百零三章失勢(下)

回到宮裏,內宮門已經落了。

董殿邦心裏著急,也沒有法子。德妃與雅爾江阿都不說話,輪不到他做主。曹顒這邊,心裏感嘆兩聲,也就跟董殿邦作別,回家去了。

之前還尋思董殿邦是不是九阿哥在內務府的代言人,如今看來,卻是不像。

為了八阿哥的病,雖說他也著急,但好像想的也是乾係這些。

曹顒回到府時,大門外已經掛起燈籠。

去蘭院打了個轉後,曹顒回了梧桐苑,此刻已經是飢腸轆轆。

初瑜這邊,已經得了消息,使人去廚房預備了。

等曹顒梳洗完畢,喜彩已經帶人擺桌。

看著熱乎乎羊肉蘿蔔鍋子,曹顒不禁食指大動。初瑜坐在一邊,親手幫丈夫盛了碗熱湯,送到曹顒手上。

天慧坐在炕裡,手裏拿著隻剝好的烤白薯,順著聲音望過來,道:「阿爹回來晚了。」

曹顒喝了兩口熱湯,才覺得胃裏舒坦些。

早晨出門時,曹顒曾答應女兒今兒早些回來,給她帶外頭的烤白薯回來。因八阿哥的事,卻是耽擱了。

曹顒倒是沒有忘記答應女兒買烤白薯的事兒,專程繞道前門附近買了幾斤回來。初瑜使人往幾個孩子處都送了,給天慧留了兩塊。

聽了女兒的話,他放下碗,笑著說道:「對不住天慧了,今兒衙門裏差事忙。天慧也別老在屋子裏悶著,叫人帶著找你多到院子裏玩去。」

天慧不吱聲了,將白薯送到嘴邊,一口一口地吃著。

待曹顒吃得差不多,初瑜道:「額駙,老管家今兒下晌摔到了。已經請太醫來瞧過,到底年紀大了,說是要養些幾個月。」

她說的老管家,就是曹府現下的大管家曹忠。

他已經六十多歲,又在孝中,這兩年本來就不大管事。自打曹寅夫婦上京,他就念叨著,要退位讓賢,將大管家之職交給曹元。

因他與老父曹武都是曹家老人,曹寅念其忠心,還讓他任總管。

曹家客居江南許久,京城老宅留的就是幾房下人,五十來年孳生出來不少家生子。往來聯姻,自成體系。

江南府中,則是由曹福父子相繼管家幾十年。

自打曹顒漸長,北上京城,身邊所有人等,有家生子,有收的外來的,也漸漸成一脈。

如此一來,曹府下人,不知不覺,分成三派。京城老宅派,江寧派,少主派。

其中,因曹顒身邊的吳茂、吳勝、張義、趙同的關係,老宅派這邊,比較親近少主派;同江寧派那邊,則是隱隱有爭權奪勢的意思。

不過曹寅是家主,曹顒用的人手,也是管家的少,所以這兩年,內外管事,還是以江寧派為主。

有人的地方,就難免有勾心鬥角的,曹顒也能理解。

只是他不喜歡生事端,對於下人們分幫結夥之事,理解是理解,卻不能支持。要不然的話,大家就忙著勾心鬥角的,誰還肯盡心辦差。

曹顒心裏,並沒有輕視家奴僕人,但是也沒想著縱容他們。當差吃飯,當差吃飯,既是領了曹家的銀錢,就不能吃白食。

有次兩個管事起爭端,正好讓曹顒趕上了。究其原因,正是因派系糾紛來的,聽得曹顒哭笑不得。

沒什麼話說,兩下各打了四十板子,革了差事。

自打那以後,就算管事們彼此之間,有不合的地方,也不敢再生什麼事端。

「知道了,老管家六十多了,好好養養也好,叫人預備些補藥,一會兒我過去瞧瞧他。」曹顒聞言,尋點點頭,說道。

見初瑜欲言又止的模樣,曹顒道:「還有什麼事兒?」

初瑜回道:「今兒老管家摔倒後,紫晶姐姐也去探望。回來後,到這邊坐了一會兒。」

這邊府裡,名義上曹忠是大管家,實際上自打曹寅上京後,外頭事務多由曹元打理。加上,曹顒這邊,不少差事,都是交給曹方的,身邊用的又是曹方之子小滿。

曹福一系,在府裡風頭一時無二。

紫晶之前,就婉轉跟曹顒提了一遭。曹顒這邊,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上面還有父親做主。再說,曹方父子跟著他多年,他也用慣了,自然沒有為了其他的,就不用的道理。

「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換。要是府裡的人還提防著,那日子過得還有什麼勁兒?還是那句老話,老實本份的好用,有偷奸耍滑、拉幫結夥、憑生事端的,就不用。」曹顒道。

初瑜應了,喜彩已經捧了一包人蔘進來。

初瑜這邊,使人點了琉璃燈,要同丈夫一道去探病。

曹忠家,就在曹府後街的宅子裏,從後門出去,斜對過就是。

這邊是三進的宅子,聽說曹顒與初瑜來了,門房忙要往裏報,讓曹顒給攔下。以曹忠的性子,要是聽說主子們來了,指定要出來迎,太折騰了。

曹忠有兩子一女,長子小時候出疹子,燒壞了腦袋,所以一直沒有當差。次子就是小榭的父親,二十來歲就驚馬死了。有個女兒,招了個上門女婿,也是曹家家生子,叫趙志永,是趙同的叔父。

趙志永在前院,所以已經得了曹顒夫婦過來的消息,忙小跑著迎了出來。

內堂,曹忠躺在炕上,其孫女小榭正在炕前侍葯。

曹忠嫌葯苦,不肯喝,嘀咕道:「不過是閃了腰,貼幾帖膏藥就好,還喝這些做甚?太醫真是的,有病沒病的也開幾個方子折騰人。」

小榭已經進府當差,是恆生身邊的大丫頭。今兒因祖父病了,請示了李氏與初瑜,回家侍疾。

「祖父,孫女都端著半晌了,胳膊都酸了。這不是拿了蜜餞了麽?吃了這個,就不覺得嘴裏苦了。」小榭哄勸道。

曹忠家的,見曹忠還不喝,嗔怪道:「別叫孩子跟著擔心,再不喝就涼了,沒得叫孩子們操心。姑娘在廚房忙活著,說給親手給你做湯麵。」

曹忠最怕老伴念叨,從孫女手中接過湯碗,皺著眉喝了。

小榭見他喝完,忙拿了塊蜜餞,送到祖父嘴邊。

曹忠張嘴含了,對小榭道:「往後少往家裏跑,既是當差了,就要用心。小爺那邊還需人照看,你趕緊拾掇拾掇回去吧。」

「祖父,太太與奶奶說了,允我在家過夜呢。」小榭一邊收了葯碗,一邊笑著說道。

曹忠一聽,已經是板起臉來,對妻子道:「主子們體恤,咱們也得知好歹。孫女不懂事,你也老糊塗了?內宅當差的姑娘,哪有隨便在外頭過夜的?這樣一來,今兒你也回家,明兒她也回家,還成什麼體統?」

小榭見連累祖母被罵,已經帶著幾分不安,低聲道:「祖父,不管祖母之事,是孫女自己做主回來的。」

曹忠拉下臉,指了孫女的道:「還不快拾掇了回去,往後懂事些。打你落地,吃穿用度,都是主子們的恩典。像旁人家,受了這般恩惠,自然是子孫做牛做馬。我上輩子沒有積德,沒有兒孫福。你父親福薄,你大伯又是那樣的,你別當自己是女孩兒,多擔待些,替你父親與大伯多盡忠。」說到最後,已經語帶哽咽。

小榭已紅了眼圈,點頭道:「孫女知錯了,往後再不敢了。」

曹忠家裏的,聽了這番話,不禁抹眼淚,道:「好好的,說這些做什麼?叫孩子難受,讓姑娘姑爺聽了也多心……」

話音未落,就聽到屋外傳來腳步聲,隨後是趙志永的聲音:「爹,娘,大爺與大奶奶來了。」

曹忠聽聞,一時沒有緩過神來。

趙志永已經挑了簾子,將曹顒與初瑜讓到屋裏。

曹忠家的與小榭兩個,忙俯身給曹顒與初瑜見禮。曹忠這邊,則是掙扎著,想要下炕。

曹顒見狀,上前幾步,扶著他,道:「老管家還是躺著說話,要不然我可要轉身走了。」

初瑜這邊,也虛扶一把,請曹忠家的起身,轉身從喜彩手中接過綢緞包裹,送到曹忠家的手裏,道:「大爺今兒衙門裏差事忙,天黑才到家,聽說老管家身子不適,就巴巴地過來了。這包人蔘,是大爺使人預備的,給老管家補身子用。」

曹忠家的,忙跪下接了。

小榭在旁,亦是跟著磕頭。

曹忠坐在炕上,聞言哽咽,道:「大爺這麼忙,還能顧念老奴,老奴卻是幫不了大爺什麼,真是羞愧死了。」

「這是什麼話?不說京城老宅這些年都是老管家操心,單說我進京這幾年,要是沒有老管家費心,府裡也不能這般太平。」曹顒開口說道:「說起來,我早當謝謝老管家才是。」

曹忠這邊,聽了這番話,不禁老淚縱橫,道:「都是老奴當做的,哪裏敢當大爺的謝?老奴無能之處甚多,這些年大爺卻是連一句重話都沒說過。老奴父親生前就說過,有大爺這樣的小主子,是老奴的福氣。」

見曹忠這般失態,曹顒倒是不好說什麼。總覺得這番赤誠下,自己說什麼都透著假,因此他便開口問了幾句病情。

曹忠恭敬地應了,曹忠家的,也搬了椅子,鋪上嶄新的緞面墊子,請曹顒與初瑜落座。

見曹忠直著身子,規規矩矩的坐著,曹忠家的與趙志永、小榭也都不自在,曹顒說了兩句,便起身了。

他一邊請老管家好生休養,一邊吩咐趙志永好生照看,要是有不舒坦的地方,就報到府裡,延請太醫。

曹忠腰身動不得,就讓孫女代自己給曹顒與初瑜磕頭。

待同初瑜一道從內堂出來,曹顒就見吳勝氣喘籲籲地跑過來。

吳勝給初瑜躬身見過後,對曹顒稟道:「大爺,九阿哥來了,在客廳等著。」

不僅曹顒意外,連帶著初瑜聞言,也覺得稀奇。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曹顒想到八阿哥之事,心裏已經大致有數,一時來不及跟初瑜多說,道:「你慢行,仔細腳下。我先過去瞅瞅。」

初瑜點頭,轉身吩咐喜彩將手中的琉璃燈交給吳勝,而後對曹顒道:「今兒陰天,沒月亮,爺急著趕路,用這個燈好些……」

曹府,客廳。

九阿哥陰沉著臉,坐在椅子上,心中強忍怒意。

什麼叫世態炎涼,這就是世態炎涼。

若不是陶民在太醫院沒請到太醫,實是沒法子,求到九阿哥府裡,九阿哥還不曉得此事。

這些日子,京裡風聲不對,九阿哥是曉得的。為了鹿肉之事,他還專程跑了一趟海澱。但是卻是勸無可勸。

八阿哥因生母位分低,打小就好強、心氣高。熬了三十多年,卻是落得這個下場,心中難免鬱結。

換做其他人,沉迷美色也好,縱酒忘情也好,都能發散發散。

八阿哥卻是打小自製慣了的,酒色財氣,都不留意。

就算沒得了封賞,聽了貝勒與府中屬官銀錢,但還是皇子府,貝勒的爵還在。誰這麼大的膽子,敢怠慢至此?

九阿哥心頭火起,因著之前的宿怨,便疑心曹顒從中作梗,這才氣勢洶洶地登門問罪。

沒想到曹顒這般託大,讓他等了一盞茶的功夫,還沒有露面。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九阿哥已經忍不住,「騰」地一聲從座位上起身,瞪著門口侍立的曹方,眼睛要冒出火來。

曹方被瞪著頭皮發麻,心裏盼著曹顒早些到。

曹府這邊,有資格陪客進廳說話的,原本有三人,西席莊先生、大管家曹忠、二管家曹元。

莊先生病故,曹元跟著曹寅隨扈去了,不在京中;大管家曹忠又傷了,回家休養。

換做尋常客人,像曹方這樣的管事陪著也行。

像九阿哥這樣身份的,曹方只能門外侍立。

本是恪守尊卑,但是九阿哥不知情,見讓自己乾坐著,隻當是曹顒狂妄,自然越發火大。

幸好他沒有發作,曹顒就疾步趕過來了。

「曹顒,你好大的膽子,八福晉使人來請太醫,你都敢攔。八貝勒若有了閃失,你掂量掂量你自己個兒的分量,可擔當得起?」九阿哥見曹顒到了,冷笑兩聲,沉聲道。

九阿哥心煩氣躁,曹顒這邊卻氣定神閑得緊,方才在路上他已經將預備好的說辭想好。

德妃與雅爾江阿彼此推脫責任,曹顒也不願白白地背這個黑鍋。因此,躬身將下晌之事,從董殿邦尋自己開始,大致講了一遍。

九阿哥聽著這些話,臉上氣得紅了又白、白了又紅。

他轉過身來,看著帶著的陶民道:「曹顒說得可當真?」

陶民在太醫院那邊等消息,並不曉得曹顒尋簡親王之事,但是奉了八福晉的命令,往宮裏遞摺子向德妃請示卻是真。

九阿哥問完,也曉得自己失言。曹顒要是編謊話,也不會扯上董殿邦與雅爾江阿兩個,這樣一來,一打聽就曉得他說的是真是偽。

他盯了曹顒半晌,才冷冷地道:「八貝勒病中,要是因耽擱診治,加重病情,那誰能擔當得起?爺倒是不曉得,太醫院的太醫這般金貴起來。曹總管,你是內務府總管,是怎麼管束手下的?還勞煩你這總管跟爺走一遭,爺倒是要看看,一個皇子、一個總管,還不能請個太醫出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