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官亨》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送
街道上,一個個相攜而來的親朋故友相互詢問著。

「到底是不是真的?」

「穆書記真的走了嗎?」

「去看看就知道了,這要是穆書記走了,我一定要問問,憑啥?」

「就是,憑啥,咱們大口鄉剛剛有點起sè,憑啥把咱穆書記給調走。」

就見前往鄉zhèngfǔ的街道上,人流從散到聚,彼此之間打著招呼,見到的人越多,大家心裏越沒底,越覺得那傳言是真的。來自鄉裏面不少的投資者商戶也都趕了過來,當馬晉江、鄭建設、田元以及老江開著的那輛皮卡趕回到鄉zhèngfǔ時,胡森提前通知家裏要準備好迎接新領導,大家一頭霧水的列隊在鄉zhèngfǔ門前集合,看到的不是新領導,而是數以百計並還在持續增多的老百姓。

本該通暢的道路被擁堵上,張大海和胡森在路上就聽到了消息,給馬晉江打了個電話就急急忙忙的提前趕回來處理問題,新書記馬上到任,這要是出了**,還是為了老書記而來,無疑這是在打縣委縣zhèngfǔ的臉,是在打新來書記的臉。

張大海在車上就下了命令,務必疏散群眾,不要讓大家圍堵在鄉zhèngfǔ的門口。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雖說僅僅只有半年時間,穆竣卻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大口鄉老百姓的支持,一件件利民惠民的事擺在那裏,功勞簿不是自己建立的,而是老百姓們用自己的筆墨書寫出來的。

穆竣離開的消息從謝梅的得到證實,大家一下子有點無法接受,堵在鄉zhèngfǔ門口七嘴八舌,說著義憤填膺的話語,說是群情激奮一點也不過份,在家的幾位領導既有激動也有擔憂,他們見到了穆竣總是掛在口中的做事不怕沒人知道,可也擔心這種局面被縣裏領導看到後的惡果。

勸,真的勸不走,有商人夾雜其中,他們懂的東西多,見識也多,知道這種事只要形成集體,zhèngfǔ方面就一定會給予說法,尤其又是今rì這局面,不聲不響之間將帶領著大家致富的英雄悄然調走,無疑是告訴所有大口鄉百姓,我現在掐斷了你們繼續致富的道路。

要不是這一段時間以來穆竣的提前運籌帷幄讓幹部們多露臉,多與老百姓接觸,今rì的局面會更加糟糕,現下幹部們說話老百姓很認可,他們不會知道這背後是誰在指點江山,他們看到了這些幹部的努力,也認可他們說的一些話。

「穆書記不可能一輩子在這裏工作,正常的工作調動,新來的田書記也是縣裏面優秀的幹部,相信他也一定可以帶領大家沿著現有的足跡,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縣裏領導和新來的田書記馬上就到,大家也不想讓縣裏領導認為我們大口鄉是在變換方式抵抗上級領導部門決議吧?」

「大家快散開……」

經過幾位鄉領導的勸說,前來的百姓們開始有規則的散開,不過其中還是有人說:「那穆書記該回來一趟吧,我們就在這等穆書記,鬆鬆穆書記。」

「對,我們要送送穆書記,大家都讓開點,別堵到路,別讓張鄉長他們為難,咱們就站在路旁,誰也不防著誰也不礙著,這大馬路總不能不讓我們站吧?」

「是啊,咱不求別的,送一送穆書記總可以吧?」

遠處,寧寧看著逐漸在路旁散開的百姓,儘管在鄉領導的勸說下,多數人都返回,現有的好生活他們固然感謝穆竣,卻也不至於為了他的調走真的鬧出什麼**,一邊走一邊打電話,通知親朋好友不必往這邊趕了,穆書記真的調走了。

而留下了幾百號人,都是從水深火熱中走過來的,鄉中心街區、勾窪子村、五龍村、上井村、下井村這幾個在穆竣翻轉之間從貧困到富庶的村落百姓最多,他們也最感謝穆竣再擔任鄉黨委書記期間帶來的改變。

不多,三百多人,站在馬路兩側,以鄉zhèngfǔ的大門為基準,他們都想看看穆書記會不會回來一趟,全鄉所有的村幹部都趕了回來,鄉裡要換領導了,召開幹部大會,他們也想見一見穆書記,為穆書記送行,作為最基層也是由老百姓選出來的幹部,他們內心的顧慮要比張大海這一眾人要少很多,現在可沒幾個人願意乾這村支書,你鄉裡領導不滿意那就趕緊把我拿下,不管如何,穆書記帶給我們希望,你新來的書記再好也是rì後,今rì,我們都是為了給穆書記送行而來。

三百人,足以讓任何一個幹部驕傲了,當縣裏的車子和老江開的車子轉入到鄉zhèngfǔ門前的公路時,鄉親們動了起來,翹首以盼人挨人的看著車隊,希望能夠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車中的馬晉江還能表現的很正常,田元則略有些勉強,對於繼任者來說,這樣的畫面以後的工作很難展開是一定的;在後面一輛車的鄭建設抿嘴不語,心中也為穆竣的明智叫一聲好,要不是提前離開,固然在這裏會享受到官員都想享受的待遇,rì後的仕途這一幕肯定會遭到領導和同僚的忌諱,太過鋒芒畢露的幹部,並不適合走得更遠。

不管怎樣,感動是穆竣留給所有大口鄉幹部的最後印象,能讓三百多的老百姓在寒風中等待,能讓過千的鄉親們從家中到這裏求證,能讓鄉裡幾大支柱產業的領導分別打電話到縣裏投訴,穆竣在大口鄉的工作是成功的,這一任鄉黨委書記也是成功的,他在這裏不僅留下了足跡,也留下了深深刻入老百姓心中的能吏形象。

卓萱的車子就在拐角處,從開始到此刻,所有的一切都被攝像機和照相機完整記錄,不管她對男人是多麼的抗拒,可對穆竣,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好奇心,看到這一幕她潛意識裏想要推波助瀾一把,自然不是完全新聞線索本身的報導,從小耳濡目染,自然清楚太過出風頭對官員不是好事,不能將人凌駕於事之上,如果是單純記者的身份報導此事,會將今rì的畫面當作主體,將百姓頂著寒風送書記當作主題;可要是換做帶有宣傳味道的方式來報導此事,會將大口鄉這半年多以來的變化當作主體,以這種方式襯托出帶來變化的人,最後配以書記完成上級領導使命離開時百姓們不舍的相送照片。

前後者的差別,就在於執筆者的角度,怎麼弄都不錯,前者有捧殺的嫌疑,後者則是真真的為穆竣站腳助威。

………………

寧奉市委組織部長鮑立國辦公室。

得到了大口鄉消息的鮑立國也不得不當面贊上眼前的年輕人一句成熟,懂得在關鍵的時刻做出關鍵的選擇,一旦他留在了大口鄉,不免給人留下不服從上級領導安排故意鬧事的嫌疑,現在,他高風亮節的先到了市裏,無論見哪一級別的領導都沒有表現出一點點不滿,摘桃子這三個字讓多少的官員一輩子耿耿於懷,穆竣能如此年輕看透這件事情的本質,其天賦可見一斑。

「以後沒事常到家裏來坐。」鮑立國遞給穆竣一份資料就下了逐客令,這是以他組織部長門路弄來的特殊市郊鄉資料,不是市郊鄉的發展,而是市郊鄉前任和現任領導的組織關係網,人的脾xìng官德等等,以鮑立國的角度審度整理後交給穆竣。

市郊鄉算是整個寧奉市比較特殊的存在,直屬市裏領導,曾經寧奉市重工業區的所在地,幾大國有企業撐得市郊鄉對比市裏某個區都絲毫不須多讓,歷任領導也多為鍍金和門路深厚之人,在這裏每年不需要多做,吃吃喝喝一年穩穩坐在頭把交椅,幹上兩年帶著輝煌的政績離開。

穆竣注意到了這資料中第一頁就註明的特殊存在,現任寧奉市委書記榮經凱就是市郊鄉的帶頭人,當年他在這裏創造了市郊鄉最輝煌的時代,之後市郊鄉一直都沒有脫離開榮書記的掌控,而這一次的市郊鄉黨委書記被調離,幕後的推手是市長扈雍志,如此一來穆竣還沒有上任就已經陷入了市裏兩位大佬博弈漩渦之中,rì後在市郊鄉的工作勢必會受到市裏的影響。

腦中盤旋著市郊鄉的資料,早就做足了功課,放棄了省委黨校的教員工作,前往如泥沼般的寧奉市市郊鄉,上面是巴不得你如此,也不必在夾縫中生存,要為了一個鄉黨委書記的去留周旋於兩方龐大的勢力當中。

「穆哥,我都安排好了,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手機響起,洪新這位寧奉市的二線公子哥小心翼翼的聲音傳來。

「我就在市委這邊,這樣,嗯,這有間茶樓,我在那等你。」

「好的穆哥。」

正在等著洪新,手機又響了起來,穆竣皺了皺眉頭,鮑立國的私人手機號碼。

「喂,鮑部長……」還沒等穆竣說話,電話那頭鮑立國也難得改變平rì裡不yīn不陽的語調,稍顯急切的說道:「你小子是提前得到消息了還是運氣真的好到讓所有人羨慕。」

「怎麼了,鮑部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商務部剛剛下來文件,要在各省建立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市郊鄉被省裡劃定為老工業園區的試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