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宅在隨身空間》第392章 地震救援時2
金溪地震中突然出現的兩種運載能力強悍的直升機和工程機甲,著實讓世界吃驚。

各國記者和救援隊人員看到了這兩種裝備後,一個個發出驚呼。

「哦賣糕,這種飛機是怎麼做到的?它是那個國家生產的?」

「簡直難以置信,H國的直升機太強大了。」

「這種機甲更變態,只要一台,就能幹幾百名士兵才能幹完的活。」

「為什麼那種機甲連續工作了兩天,卻還沒有看它加過油,難道這種機甲用的是超級電池?」

進入災區的十多萬名武警官兵,也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負擔減輕了,他們可以輪流休息一下了,而直升機和機甲的存在,像文川地震累死士兵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因為H國有神器。

不可避免的,通過記者們的攝像機鏡頭,旋風-100直升機和救援天使型工程機甲,成了各大報刊與媒體新聞重點關注的目標。

甚至時刻關注救災的全國人民,對這兩樣吸人眼球的裝備極其感興趣,報刊發行機構的人發現,只要把這兩種裝備的照片往頭條上一貼,報紙銷量都能提高很多,再擬個《強力裝備拯救災區人民,鋼鐵臂彎護佑神州大地》的標題,銷量又能上漲一大截。

這也受到了米英等國的強烈關注。

他們一直在密切關注H國這場救災行動,天上的所有衛星,對準了災區各個角落。

自然災害是除了戰爭外,最考驗一個國家軍隊組織力、戰鬥力的校驗方法,在救災中表現如何,戰爭中的表現便不會差到那去。

米國軍情局統計發現,這次地震中,H國在4個小時內,利用運輸機、直升機等裝備,將2萬多名士兵送進災區,立刻投入救災。24小時內運送的士兵數量,超過了7萬人,裝備也有近千台。

後期,災區頻頻出現的那種銀白塗裝的四旋翼直升機,更是讓他們震驚,從視頻上看,這種直升機保守裝載了40噸以上的重物,而且這還是在高原地區,如果把這種直升機拿到平原,吊起60噸的重物都不足為奇,而大型運輸機的運載能力,也就60噸上下。

機甲就不用說了,雖然是有人駕駛機甲,但靈活性、使用功率均不弱於米國的X型無人機甲,甚至表現還要好一些。而且這種機甲還能連續不斷地工作24小時以上,這意味著什麼?核電池或者超級電池,二選一,都有可能是其能源系統,而他們則希望是後者。

會議室內一片沉默。

H國這次抗震救災行動的表現,他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對手。

幾乎無法戰勝的對手。

軍情局局長鮑姆斯道:「夥伴們,從他們的軍事組織能力來看,幾乎無懈可擊,甚至連我們都不一定能做到這種程度,他們的士兵勇敢、頑強,武器裝備先進、數量龐大,任何想要向他們發起挑戰的人,都將得到可悲的後果,米國應該調整對H策略了。」

副局長丹尼爾冷冷笑道:「鮑姆斯先生,你不會是怕了他們吧?他們的武器先進又怎麼樣,他們的思維有我們先進麽?你還不知道我們思維武器的威力吧,我們不需要硬碰硬地擊敗他們,只要拿起棒子恐嚇他們,再給他們說說民主自由的好處,那個國家的人民,會自然而然地站在我們這邊。」

鮑姆斯輕輕搖了搖頭:「希望如你所願吧。」

……

藍水星。

天明又用了兩天時間,生產出了大批的工程機甲,這次他稍稍摸到了一些訣竅,在生產機甲的過程中,沒有利用「創物」這種能力合成所需元素,而是直接從海裡抽了一千萬噸的海水,「複製」機甲時,需要用什麼元素,直接從海水中萃取就行了,這就節約了很多神識度。

另外,基地的材料研究所裡也有上百種的各類材料,這些材料也讓天明節約了不少神識度。

兩天,600台機甲,這是他的工作成果。

600多名機甲駕駛員,稍稍培訓了10來個小時後,天明一次性把他們全部帶到了災區,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中。

加上昨天的200台,800台機甲,對於8個縣接近6萬平方公裡的受災區域而言,一台機甲大約要照顧800平方公裡的區域,任務艱巨繁重。

不過災區的人口密度還是較少的,城鎮農村相對集中,實際上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區域有建築物的蹤影,也就是說,均勻撒開來的話,一台機甲只要負責80平方公裡區域就行了,加上大批士兵和倖存群眾的協助,差不多夠用了。

也就是說,天明不需要再生產機甲了。

這時,黃金72小時剩了20個小時不到,廢墟底下還有很多被掩埋者有被救活的可能,但如何找到這些活人,就需要高靈敏度的生命探測儀,以及一些輔助探測設備,這類儀器很多H國還只能從國外進口,國產率不高。

為此,天明又去了藍水星一趟,花了10個小時,對照著幾件生命探測儀樣品,在專家的指導下改進一番,性能得到極大提高後,生產複製了1000台,這批儀器立即被他帶到了地震災區,分發到了多支救援組手中。

事情基本上忙完,天明已經五天五夜沒有好好休息了,對徐司令告了個辭,他回到了小空間,打算在小空間好好休息一下。

……

地震後第四天。

青林縣,和目村。

清源山風景區內,一塊平坦的草地上,數百個帳篷搭建了起來。

這些帳篷中,除了普通的軍用帳篷,還有一個大型野戰方艙醫院,通過直升機的不斷運送,大批傷員從臨近的茂林縣,送到了這個景區當中。

茂林縣距離青林縣大約200公裡,很近,但地震中茂林縣的受災程度遠遠超過了青林縣,死亡人數過千人,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災區供水供電困難,物資嚴重缺乏,為了安置好地震災民,8個縣的大批災民被轉移到了周邊縣市,青林縣因為靠的近,也收到了接收災民的任務。

和目村村支書緒天林,主動向上面申請:「清源山風景區內有完善的遊客生活設施,有新鮮的大棚蔬菜,其他物質也充足,安置5000名災民沒有問題,可以把災民送到這裏來。」

賈縣長向地震指揮中心彙報後,當天就有1300多名災民臨時轉移至了清源山風景區,而且因為災區傷員眾多,醫院早已爆滿,指揮中心便在風景區內的一塊面積較大空地上,建立了一個野戰方艙醫院,一天可以實施上百台手術,所以很多傷員也被轉移到了景區當中。

午飯時間到了。

天林和程東他們幾個人正在幫忙搭建軍用帳篷。

直升機的嗡嗡聲再次傳來,一架旋風-100直升機停靠在河邊空地上,數十名穿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趕緊朝直升機衝去,七手八腳從機艙內抬出了十幾名傷員,送到了野戰方艙醫院中。

傷員太多,急需用血,天林發起了義務獻血行動,第一個獻出了400CC的血,隨後在義務獻血點,村民們、景區遊客們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志願者們,排起了長隊,無償獻出了他們身上的血。

「吃飯了,大家吃飯了!」

曉娟和宋雪瑤倆人提著一個不鏽鋼菜桶,奮力將一桶重50斤的豬肉炒包心菜,帶到了打飯點。

曉娟的臉色有些蒼白,提著不是很重的菜桶都有些吃力——她昨天獻了一次血,晚上要給災民做飯又忙活了到了很晚,現在的她很疲憊。

宋雪瑤稍稍好一些,她沒有獻血,乾的基本上就是送飯之類的活,比較輕鬆,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帶孩子,即便是這樣,她還是有些氣喘籲籲,抱怨道:「災民太多了,我們家的景區要虧死了。」

5000多名災民,吃喝住都是景區義務提供,天林當然不能收他們的錢,不僅如此,他還得自掏腰包,去糧店購買了大量的米面過來,油鹽醬醋更是成噸購買,要不是蔬菜可以從景區的溫室大棚內採摘,那又將耗費一大筆開支。

所以,天林的賺錢計劃基本告吹了,按每天接待5000名遊客計算,平均每人每天消費200,景區每天至少損失100萬以上,今年春節黃金周的損失,可能要明年才能彌補回來……宋雪瑤抱怨也是情理之中。

「雪瑤,這些災民這麼可憐,他們連個家都沒有了,我們就不要提錢的事了。我們又不缺錢,做點好事都是應該的,」曉娟又淡淡批評了她一句道:「雪瑤,你要是怕累就別幹了,我再找個人來幫忙吧。」

「不用,不用」宋雪瑤尷尬笑了笑:「姐,我不累,我也不是心疼錢,就是開個玩笑。」

……

「吃飯了,吃飯了!」

劉紅彩又喊了幾聲後,這才有一些人來到了打飯點,從木桶裡拿起了飯碗,準備吃飯了。

「解放軍同志先打飯!」

災民們走到一邊,讓十幾名穿著軍裝的士兵們先吃——他們身上的軍裝灰不溜秋,臉上手上都是泥土,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獲得尊重。

「請醫生同志先打飯。」

幾名士兵往後退了兩步,讓幾名穿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上前。

「不用了,你們當兵的最辛苦,你們先吃!」

醫務人員後退了幾步,用手推著士兵們,要求他們先上。

劉紅彩用杓子撈了一杓豬肉炒包心菜出來,見他們推推搡搡,便笑著對他們喊道:「菜都快涼了,你們別排隊了,都過來打飯。」

「好!一起去打飯。」

「8個菜,2個湯,還有麵條和饅頭,今天的飯菜好豐盛啊。」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