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一百七十九章 西湖
「好詩!好詩啊,太白兄的才華果然風*騷如當初啊!」

李好不用看也知道是誰來了,能把話說的這麼淫*盪的除了那位吳王還能有誰呢?從外面走進來的正是李恪。「只是這西湖莫非指的是這門外之湖?」李好猛然驚醒,這時的西湖還不叫西湖的。不過他來了,這湖就是不叫西湖它也得是西湖的,這感覺有點想後世歪解的硬日荷花別樣紅啊。

既然李恪過來了,李好也就跟他不客氣了,這裏李恪是地頭蛇,讓他安排幾首船等下吃完飯後一起去湖裏泛舟採蓮去。一邊原本聽著李好吟詩的武月一聽又可以玩去了立刻興奮的找她的小夥伴去了,她很早就起來了,被撐多了。昨晚的晚宴好多東西都是她沒吃過的,所以吃的有點撐,當然更重要的是聽李好說過杭州的藕粉還有剛聽到的故事說的叫化雞味道不錯,所以就早早的起來了跟著去吃了一頓,味道確實不錯。然後還給李好帶來一隻,李好吃了一點,味道不錯,只是吃完後他有點淚流滿面的感覺。

當年他去杭州去玩,在西湖邊上轉了多少個圈,那時就慕名排隊去了一個飯店吃了東坡肉和叫化雞。幾十大洋就吃了一塊肥皂大小的一塊肥肉和一隻鴿子大小的雞啊,而且味道還不怎麼樣,跟那飯店一問,直接就是硬邦邦的一句「就這麼多,你愛吃不吃」。看到現在手裏這隻肥大味美的叫化雞他能不淚奔嗎?什麼叫道德人品淪喪啊,從這點小事就能看出來了。

飯後李恪陪著李好一家子泛舟往西湖遊玩而去,這時正是夏天。泛舟西湖可以看到處處的荷花和忙碌的採蓮女。和李恪遊玩。什麼都好。就是免不了要飲酒作詩很麻煩,李好肚裏的那些詩已經快被榨幹了,再吟就沒有了。所以李好儘力推辭,實在推不過就來了首「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時武月插話了,說感覺自家先生好象對江南很熟一般,一邊的李恪一拍自己腦袋附和道正是如此。兩人一起攛掇著李好再吟一首。李好無奈隻好來了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再吟,再吟真沒有了,都看風景去吧。李好在想自己印象中的西湖美景和現在的西湖對比,那些有那些沒有,這可關係著以後的改造西湖呢。西湖有十景,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西湖是華夏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也是後世華夏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而現在,在唐朝的時候,西湖面積約有10.8平方公裡,比後世湖面面積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腳下,東北面延伸到武林門一帶。香客可泛舟至山腳下再步行上山拜佛。由於當時未修水利,西湖時而遭大雨而泛濫,時而因久旱而乾涸。一直到長慶二年十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間,白氏興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築堤壩水閘,增加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至鹽官間農田的灌溉問題。

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堤壩,在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稱為白公堤,並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錢塘門外修堤,建石涵閘,把湖水貯蓄起來,還書寫《錢塘湖閘記》刻於石碑,寫明堤壩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遺址早已無存,但後人卻借白堤(當時稱「白沙堤」)以緬懷白公。白氏不僅留下了惠及後世的水利工程,還創作了大量有關西湖的詩詞。最為著名的作品有《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現在被李好就掏掉了人家一首。

歷史上對西湖影響最大的,是杭州發展史上極其顯赫的吳越國和南宋時期。西湖的全面開發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兩朝。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以杭州為都城,促進與沿海各地的交通,與日本、朝鮮等國通商貿易。同時,由於吳越國歷代國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圍興建大量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凈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靈隱寺、天竺等寺院和錢塘江觀潮是當時的遊覽勝地。由於西湖的地質原因,淤泥堆積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維護工作,因此吳越國王錢鏐於寶正二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確保了西湖水體的存在。

北宋後期,著名詩人蘇軾對西湖治理做出了極大貢獻。從五代至北宋後期,西湖長年不治,葑草湮塞佔據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蘇軾上《乞開杭州西湖狀》於宋哲宗,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同年四月,動員20萬民工疏浚西湖,並用挖出來的葑草和淤泥,堆築起自南至北橫貫湖面2.8公裡的長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橋,自此西湖水面分東西兩部,而南北兩山始以溝通。後人為紀念他,將這條長堤稱為「蘇堤」。相傳杭州名菜「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犒賞疏浚民工的美食。與白居易一樣,大詩人蘇軾也在杭州留下了眾多詩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望湖樓醉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