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好論王子
李恪跪下來確實是給李泰求情的,不過不止給他一人還有李佑,這個舉動讓李二有點意外,心裏似乎對自己這個兒子又高看了一眼。只是這中叛亂如果不懲罰的話,那後果是非常大的,以後的皇子都來這麼一手,大唐能挺多久?

李恪跪在地上沒有吭聲,只是把求助的眼神看向李好,李好覺得自己竟有點不敢看李恪的眼神。這場面能輪到李好出聲嗎?這可是李家的家會呢。交友不幸啊,但是李好還是不準備吭聲了,直接無視李恪的求援的眼神。說實話不僅是因為這是李家的家事,李泰那鳥人還差點要了自己的命呢,李好不是聖人,這個仇他能不記著嗎?

李二看到李恪向李好求援的目光愣了一下,然後叫停了正要被拉出去的李泰,他想起了一件事情自己叫李好過來不就是讓他評價自己這些兒子的嗎?怎麼突然就火氣出來要把李泰拉出去處死了呢?

李好正在琢磨著自己如何躲過這場面呢,沒想到李二叫他了,所以只有硬著頭皮應聲而起,然後用眼神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國師,朕知道你的眼光一向長遠果準,今天朕就讓你給自己這幾個成年的兒子評論下,看看他們在你眼裏是何定論。」

我草,李好在心裏狠狠的罵了聲,這個評論他能在這說?說了出去以後自己就別想在大唐混了,這是李家的家事呢,他一個小小的平民憑什麼指點帝王家的家事。李好站在那裏一直在猶豫該怎麼拒絕李二的意思,沒想到李二揮了揮手,把那些未成年的皇子還有宗室的人全部趕到外面去了,整個宗祠就剩李二,李好,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了。

這時李二才對李好說道:「現在你不用為難了。這裏說出去的話除了我們幾人再沒人能聽到了。我只是想看看我這幾個兒子在你眼裏到底是什麼人。」

到了這地步了李好根本就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說了,不然李二這關都難過。他首先說的是太子承乾。

李承乾為人中等之資,又不善於權變和謀略之術,但由於是長子,又是李二和長孫皇后的嫡生兒子,所以他被推上了太子的位置。以他的資質做個守成的皇帝不會出太多的紕漏,但是他的性格太脆弱了。經不起打擊。

而他的弟弟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他這兩個弟弟又都比他聰明,比他會用心計,所以從個人而言,他從開始就不可能勝過弟弟們。然而,李二確實對他充滿了期望,想通過後天教育來彌補先天的不足,於是請來各位大儒和大家來做他的老師。可是他還是處處落入李泰設給他的陷阱,多次以後。連父親李世民也認為他確實不是做太子的料,因此疏遠他,冷落他。

所有這些對李承乾打擊太大,這是他脆弱的性格爆發了,給了他自己致命一擊,因為他想放棄了。於是,終日不求上進。在自己家裏樣了一些男寵和武士,在家裏玩胡戲取樂,這些被李二知道後很生氣,於是李二有了廢掉李承乾的想法。當然他知道後很害怕,原因是歷史上的廢太子下場都不好,所以明知不敵他還是糾集了人準備造反。他只是皇權產物下的一個悲劇。

到了這個時候李好索性豁出去了,其實這些叛亂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李二自己還是走了古代那些人的老路,所以才出現這個悲劇的,禍根其實還是在皇權和李二身上。雖然李好不能說的很明白,但是他告訴李二的話裡隱晦的就含有這個意思。李二是個聰明人,他肯定明白李好話裡的意思。但是他並沒打斷李好的話題,而是讓李好繼續說下去。

李好接著評價的是李泰,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這樣的人成為一代書法家、書畫鑒賞家以及文學家肯定不在話下。而縱觀李泰的一生,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雖然地位略亞於哥哥李承乾,不過受到的寵溺卻是不輸年幼的弟弟李治。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把李承乾拉下去那麼太子的位置就非他莫屬了,所以他開始處處設置陷阱來坑自己那個不算聰明的哥哥,如果不是李好出現的話,按照原歷史他幾乎就要成功了。如果要評價李泰的話,前朝最後一個皇帝就是他的模版。李好說這話相當誅心了,只是趴在地上的李泰卻一點反應都沒有,倒是李二自己變了臉色,不過想想李泰的作為,李好的評價也不為過。

接著就是李恪,其實李恪是應該排在李泰前面的,但是李好覺得把他排中間好一點,因為他就算公正的評價,其實還是對李恪的正面評價會多一點的。因為李恪不僅精於騎射,頗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說白了,就是文武雙全,聲望很高,很有個人魅力。但是如果他之前不聽李好的話繼續留在長安的話,李好絕對不會再幫他的,那麼估計還會走向歷史的老路,只能沉浸在周圍的人雖然對他評價非常好,但是仍無法否認的就是他的外公是老楊這件事情然後成就其充滿悲情色彩的一生。

但是他聽從了李好的建議去了長江之南那片荒蕪的地方,所以他的人生軌跡開始改變了,還得到了李好的全力幫助,因為李恪接了地氣。李好從來就不認為一個沒有在基層歷練過的帝王能成為真正的帝王,別到時再鬧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笑話出來那就把大唐的臉全部丟乾淨了。

李治和李佑在李好的眼裏評價都不高,李治本人是頗有才能的,絕對強於李承乾的,但是他的性格太軟弱了,這是他的致命之傷,李佑則完全就是一個因為得不到父愛任性叛逆的孩子。當然李好是在歷史的肩膀上評價這些的,但是至少有三個人是完全說中了的,那就是叛亂的這三個基本都已經說的八九不離十了,而李好卻是完全沒和他這些兒子接觸過的。李二覺得李好說的這些評價對,那是因為他自己從各種匯總的資料裏面總結出來的,再加上這些人都是他的兒子,他能不知道嗎?

李治聽了李好對自己的評價後好奇的看了一眼李好,自己也就幾年前和李好見過幾次面,這些年他和李好根本就沒什麼交集了,只是從羔羊那裏聽說李好的事情,這人怎麼就對自己那麼了解呢?同樣好奇的還有李佑,這娃對李好給自己的評價原本是不屑一顧的,可是仔細想下後,自己不就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就是想自己的父皇多關注自己一眼,為什麼同是皇子自己的待遇就那麼低呢?

而一邊的李二想到的更多,李好把所有的人評價完了,他明白這些禍亂的根源在那了,原來一切都在自己身上啊。前不久長孫無忌還在自己身邊為李治能做太子做著努力,現在想來都是私心太重了,而李二做的比長孫無忌想的還差啊。自己應該先是一個父親才是一個皇帝的,而不是先是一個皇帝才是父親的,自己失了公正,所以才會導致自己的這些兒子爭來爭去的。

現在想明白了,李二困惑了,他不知道該怎麼懲罰自己的這些兒子了。按說叛亂就應被處死,可是現在根源在自己身上,難道自己也要受到懲罰?但是如果不懲罰,這肯定也是不行的,這樣下去這個王朝肯定就會陷入到無休止的叛亂中去。李二陷入了沉默之中,不覺的在大廳裡走來走去的,這時他看到還跪在中間的李恪,眼睛一亮看向旁邊的李好,也許李好會給自己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處理方法吧?

看到李二望向自己的眼神李好又頭痛了,今天的日子太糟糕了,什麼事情都是他一個外人盯在前頭。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二也在為難,這些事情他就算拿到朝廷上面去討論,那些人都不敢吭聲的,估計到時還得逼著自己來處理。李好想了會才給了李二一個答覆,那就是放逐。

放逐?李二疑惑的思考著這兩個字的含義。「是的,放逐,現在南方在海外發現了三個沒有什麼人煙的大陸。可以把三個王子和他們的家眷放逐到那些大陸去,並給他們提供武器船只和士兵補給,並遷移一些流犯過去,讓他們去那片大陸角逐去吧。這樣的話聖上就不用同時失去三個兒子了,而且如果他們能把那片大陸整治好,就分封他們為那片大陸的藩王並可以世襲下去。如果他們不能的話,那等到時大唐能夠騰出手來把那片大陸收拾下來,那他們就只能成為那邊的普通百姓了。這樣的話,那幾片大陸到最後依然還是大唐的土地,誰也無法否認下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