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二百一十八章 杭州新變化和西湖書院
這兩首曲被弄了後出來很快就被李恪府上那幫養的技師跑過來先學習一番,這個時代樂曲的傳播基本上就是這樣傳播的,至於那些曲譜還需要專門的人才能看懂學會的,古代就是這些保存和傳播很麻煩,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東西變成失傳什麼的,後世知道也只能從資料裏面知道支鱗片爪的。

李好把這兩曲做好後剩下的就是宣傳了,只要寫封信往長安一寄就好了,反正他們和長安駐守的武女皇還是經常書信聯繫的,到時讓他們把這個往大唐娛樂周刊上一登就好了,估計那時西湖又能火一次了,只要有人氣了,那杭州這裏就能更加的繁榮起來。而現在的杭州再也不是李恪剛來南方時的那個小城市了,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擴建,尤其是西湖水利工程的完工解決了杭州城的供水問題後這邊擴張的步伐更快了,現在已經開始快步向長安城的規模追趕了。

杭州城的城市規劃同樣出自李好,八條入城主幹道按八卦方位排列,主幹道雙向能並排十六輛馬車,路上中間設計了隔離道和兩邊有行人路,並且栽上了常青樹木和花草,還有專門的清掃維護人員。每個十字路口都修建了人行隧道用於行人過馬路,還修建了指揮亭,早上日出時到日落前這裏都是有人指揮交通的。不聽指揮的第一次輕微警告併發放一份標了插圖的杭州城的交通法則,第二次嚴重警告,第三次輕罰,第四次重罰,第五次將把馬車扣留一天,第六次車夫關禁閉改造一個星期。每次不良記錄將登記,一年清零一次,一年超過三次者直接將被南方這邊列入黑名單,以後的所有優惠政策不再列入考慮名單內。

八條縱向主幹道同樣還有橫向的主幹道,現在杭州城還只有三條橫向主幹線。分別從內到外稱為一環,二環,三環。三環和二環之間的住宅區被分為兩個區,城中心到二環之間每兩環中間都是一個區,所以現在杭州城總計三十二個區,區裡的道路也是按雙向六車道來設計的。說實在話李恪也不明白當初李好為什麼要搞這麼奇怪的要求,畢竟馬路佔地多了好象有點浪費。但是現在李恪明白了,就這麼一個馬路的規劃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眼光是否長遠啊。

之前如果不是按照李好的規劃去佈置的話。現在杭州城就得天天為擁擠的交通頭痛了,還得為怎麼擴建馬路而遷移旁邊的百姓頭痛。因為現在杭州城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只有十多萬人口的小城市了,現在的杭州城加上那些還沒安置出去的百姓人口早已經過了兩百萬了,常住人口一百多萬,在人口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揚州城,而且大部分還是過來經商投資遊玩的人,所以馬車的數量也就超過了一般的城市,這個時候車道多了交通自然就不會擁擠了。加上專門的指揮交通的人員,整個城市顯得繁忙而又有序。這是目前大唐境內其他城市根本就無法比擬的,連長安城都沒法比。

而長安城雖然當初設計的道路十分寬敞,但是由於城裏的車輛日益增長現在交通似乎也陷入了有點亂序的地步,當初李好大致弄的交通法則並沒完全堅持下去,現在長安城的府伊才發現自己的短視想要補救已經來不及了,為此他還挨了李二的批評。畢竟那是大唐的首都,代表的是大唐的形象。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特的組成了一個考察團跑到杭州來學習這裏的先進的交通管理秩序以便回長安重新實施下去。

除了交通比長安城好外,這裏的環境也比長安城寬鬆,這裏沒有限制商人的規定,沒有宵禁,也沒有建樓房限高的規定。只要你有錢。房子想建多高就建多高,晚上只要你想玩,玩通宵也沒問題,除了國家規定的日子不準娛樂之外全年不宵禁的。買賣東西就更方便了,除了幾個有特色的市場之外,臨街的路邊各種小店林立,吃喝玩樂樣樣都有。沒錢租店面?這也沒關係。這裏有專門指定的擺放區,每天只要交一定的管理費用給城管就好了,除了禁止售賣的東西你想怎賣就怎賣。畢竟人家城管維護秩序還要打掃衛生也是很辛苦的,這個大家基本上都能理解的。

托西湖的福,這裏的青*樓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了,這不是李好想要的,但是這個時代允許,所以李好回到杭州後就跟李恪建議要整頓這塊。所有的青*樓必須到政府領牌才能營業,所有的從事人員必須進行每月一次的身體檢查,不配合者將取消營業資格,不管你後台是誰,在這裏就李恪說了算。只是李恪這次真不能理解李好的行為了,畢竟李恪自己就是這些地方的常客,這不是掃自己的興嗎?

李好將後世性傳播的一些病理同李恪說了下,當說到那些恐怖的癥狀時這位吳王全身出了一身大汗,他自己可是經常去那些地方呢,上個青樓還有這麼多東西忌諱的,這讓人以後還怎麼快樂的玩耍了?看來以後這些地方還是少去點好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了。李好見這位哥們被嚇到了,立刻亮出自己的底牌,那就是套子哥需要出場了。不過這玩意現在還在研究階段,到實用的時候還需要時日。

李恪聽到還有這麼神奇的玩意不僅可以避孕還能防病立刻興趣大增,李好一看他這盪樣直接無語了。想像下一群才子們搖著白扇和那些女孩子聊的興起,終於可以一親芳澤了,然後心情激動騷心蕩漾的脫了衣服褲子就要上床,然後被那妹妹直接說句暫停擋住,然後從枕頭下面把安全傘拿出了,請君戴上安全冒,工地很危險的,不然不準入港這得多掃興啊。不過青樓的管理規範和上牌的事情在李恪這裏得到通過他也就滿意了,這個東西畢竟關係到很多人的安全的,尤其是在這個沒事就往那裏跑甚至以在那裏能夠受到歡迎為榮的時代裡。

不過套子哥的問世也需要加快腳步了,要不然一切都是徒勞。慶幸的時候西湖書院和女子學校現在都已經基本完工,實驗室什麼的都有了,到時多試驗幾次就好了,再說自己的戒指現在可是開啟了工業模式的,有些設備大唐現在沒有自己可以從那裏面拿了出來用的。而且新國子監和道教神學院都派出了部分優秀老師和試驗員過來支援西湖書院的開學的,南方道教的科研人員以後也全部掛靠到西湖書院由李好統一管理的。這還讓這邊的科研人員興奮了很久,終於又重新回到組織了,又回到了祭酒親自帶領的日子了。

其實橡膠的應用很廣的,象蒸汽輪機以後也需要用到的,所以這個工作必須抓緊。李好現在每天的時間比以前更忙了,因為白天還要陪兩小孩玩耍,還要往學院跑。現在兩小孩都已經不小了,知道抓住李好的腿叫爸爸抱了,一些啟蒙的知識也可以向他們灌輸了。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自己的小孩都教育不好,那這就是一個最大的諷刺了。

試驗室的工作也很繁忙,工業模式的開啟這是一個文明的飛躍,但是就大唐現在的能力有點大躍進了,所以很多基礎的設備都需要弄了出來才能支撐更多的試驗進行。還有就是火炮的改進,既然熱武器提前問世了,那麼它的改進也是必須的,必須方便靈活的應用到這個時代去才能讓它們得到更多的關注,只有讓使用的人看到它的優點它才能普及的應用,也能讓這個民族更好的站在這個世界的頂峰。

除了試驗室西湖書院有需要他來管理了,之前是家裏的幾個女人一起管理的,現在他回來了,而且家裏還有兩女人懷孕了這些事自然就由他接手處理了,女子學院的事則由四個宮女接手過去了,聶小倩也被送去學校去進修去了。用李好的話就是學無止境,多學點東西總比沒有東西好,為了勉勵周圍的人多讀書多識字甚至連人家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什麼的都搬了出來了。

西湖書院第一期加上旁邊的女子學院總共有三千多人,這還不算上一邊的中級學校的人數,這完全是高級學院求學的人數,而且還是經過考試後錄取的,還有不少被刷下去的等著明年再來考一次的呢。這裏的生源比較多的原因主要是這邊的商人多,而西湖書院對於商人農民的子女過來求學都不限制的,所以這個人數並不算多。但是到了明年後就不同了,那時的西湖書院名聲自然就出來了,到時的人數估計就要更多了,不過那時西湖書院的所有工程也完工了,再多上一倍的人也不怕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