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十章 大唐女子教育
這一個早上武月都盯著自己的娘親猛看,總覺得自己的娘親身上似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卻又不知道到底是那裏有變化,把武夫人瞧的臉紅紅的,李好在一邊嘿嘿的偷笑。那兩個大的隱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自然不會和妹妹一般毫無顧忌了,還不時的會紅下臉蛋。

吃完早飯後,就是今天的教學了。武夫人把三個女兒託付給李好,他答應了就不會反悔了,更何況人家的母親都把他睡了。在原來的時代裡他也是個教書的,教的還是高中,來古代重新教書也沒什麼了,雖然現在只是三個女娃的先生。為人師表嘛,再說身為以後一代女皇的老師這說出來也是一件值得自豪而將名傳千古的事情嘛。

武月的課好說,教她識字背詩就好了,整幾首什麼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或者一望二三裡就行了。兩個大的有點麻煩,這時候的女孩子學的內容無外乎琴棋書畫。棋書李好還說的過去,這得益於那位把他當作衣缽弟子的老中醫老院長,但是彈琴那玩意他完全不懂,談情說愛他會,要他彈個結他去泡下妹妹的話還差不多,那活他乾過,只是這個時代可還沒結他。這個時代的琴複雜的很,所以彈琴就免了,他彈出的玩意一定是此曲一出天下悲,從此一見李郎就想吐。不過還好他有彈琴的理論知識和琴譜,教理論和琴譜就好了其他讓她們自己領悟吧。兩大女娃都是聰明伶俐的妹子,以前還有不錯的基礎了。至於畫,硬筆畫還差不多,畫個人物速寫卡通剩鬥士什麼的對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但是要用水墨做畫了就有問題了,沒喝醉的時候他是畢加索,喝醉了他就成了梵谷,做的畫估計和鬼畫符差不多了,這個時代的人肯定領會不了他的驚鬼神的傑作,當然理論知識他一樣很豐富。

為了不誤人子弟,他只能結合古代的教學類容引進現代的教學方式來上課了,第一天準備的不充足,自然上課的內容就沒什麼了,講了個小故事後就開始了李好的古代教書先生的生活了。

那所謂的《千字文》《論語》什麼的經過外星人的猛灌現在如同刻他腦海裡一般,自然說起來一氣呵成,毫不費勁。為了增加識字的趣味性,他索性連《三字經》漢語拚音也搬了出來,雖然刪減了不少,只是沒有實體版的書,還是不甚方便,看來得找機會找個印刷書籍的地方印刷一些書籍出來了。

三字經漢語拚音識字是教給武月的,武順和武媚在一邊也聽的津津有味。教給她們兩個的只能是詩了。詩這玩意對他來說那是不費吹灰之力,得益於應試教育,小學到大學的詩李好基本還能倒背如流,加上那番信息灌輸更加讓他如虎添翼了。寫下十來首唐詩把兩個妹妹唬的一愣一愣的,然後再和她們細說一遍講解一下詩的內容什麼的。至於後來的李白杜甫他們怎麼辦,這不關他的事了,最多以後生個兒子給他起個李太白的名字就好了,沾下兒子的光應該沒人會說什麼了吧?

上午就是這些,下午就是數學了。阿拉伯數字的出場徹底打翻了三位女孩子心中的概念了,畢竟都是習慣了漢字數字的。但是阿拉伯數字中那簡易的加減乘除一出來讓她們無比震驚,這個比她們平時用的算籌什麼的來記數方便快捷多了,尤其是黃金數字零的出現。這些數字運算也十分方便,只要記住那些運算口訣以後在心裏都能算出一些簡單的算術出來。

阿拉伯數字要到南宋以後才進入中國,解放後才開始興起,這對技術方面的利用和推廣非常的不便,也間接影響了中國古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當然這個時代的國粹算籌其實也是一種很便利的計算方式,但是比起阿拉伯數字的話還是要繁瑣點的。

這些數字經過李好的解釋以後很好的就被三個女孩子接受了,她們現在年紀小,接受新興的東西比較容易。而且這些數字確實能帶來神奇的變化,連最小的武月在學會了十個數字和簡單的公式後很快就能進行簡單的運算了,那五棵糖加五棵糖等於幾棵糖兩下就算出來來了,更別提最聰明的女皇妹妹和大點的武順了。

李好所不知道的是他教的這些在這個時代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這些如果傳播出去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他只是本能的覺得應該把這些傳授出去,讓更多的人接受這些,他將成為開啟大唐科技高速發展的第一人。雖然現在還只有三個女學生,但是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學生的。

留下幾道家庭作業就是書法課了,別問為什麼要留點家庭作業呢?李好也不知道,他神差鬼使的就留了,這應該是應試教育下的本能啊。書法課這個李好拿手,無論行書,楷書還是隸書他都能拿的出手,所以寫了幾個帖子給她們姐妹臨摹他就匆匆的下課了。

他還有很多事需要準備,首先得買幾隻鵝,毛筆寫字太慢了,如果寫那些內容比較多的書還用毛筆的話,他寧願找個樓跳了再說。然後就是找印刷館了,他需要印刷一些課本,唐朝的印刷還是木版印刷,而且印刷館很少,這對文明的傳播很不方便,這個還等著李好的活字印刷術來大發神威了,至於畢升嘛,畢升現在還沒出來,活字印刷不是他李好的還能是誰的?

然後就是晚餐的準備了。李好是湘南人,喜歡吃辣且口味重的,但貞觀年間的這些菜就和後世北方飯堂大鍋飯一樣,不是煮就是蒸或者烤,沒有炒菜,且味道也不適合李好,所以他想自己搞幾個菜解解讒,要不然這生活實在難以下咽啊。

這個時候的唐朝所有買賣東西的地方一定要在兩市內,這是一個很扯蛋的規定,提出這個建議的人一定要打倒,這完全是在阻止商品的快速流動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嘛。那些官老爺不用操這個心,但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卻相當不便,買個菜什麼的得走老遠,而且到了晚上還要關門得,夜市這玩意是不存在的,想要搞個燒烤來點冰啤什麼的叫三五好友一邊喝酒一邊看路過妹妹的白大腿那就別指望了,除非節日什麼的才有可能。

所以李好只能匆匆的趕去,因為李好對長安城還不是很熟,隨行的還有馬夫李三,名字是李好給的,因為他是李家的馬夫,在家排行三,跟那啥燕子李三完全扯不上關係。各位看官千萬不要誤解。

不過這個時候的唐代人可以很自豪的對自己每天的吃食拍胸脯說他們的質量乃是信的過產品,良心產品,能經的起考驗的產品。比起後世那所謂的放心藥良心藥什麼的可靠多了,因為唐朝有一套很嚴格的食品管制條理的,賣假貨賣有毒物品的都要受到法律嚴肅處理的。就連自家有毒的東西沒放好或者沒通知好被別人偷吃死了還得追究刑事責任的。所以說大唐市場所賣得食品絕對是信得過產品,放心產品。

匆匆的跑到西市,買好了自己需要的菜和幾隻鵝,然後買了大半隻豬,這讓賣豬肉的老闆笑開了顏,這個時候的豬肉還沒有普及,大多數人覺得豬肉很低賤,根本就不吃這些的,雖然買了大半隻,但是花的錢並不多。

東西買好了就滿西市找印刷館了,兩人兜了好幾個圈後才找到一家快要倒閉的印刷館,同店主交流一翻後,金手指一開店主立即把李好奉若天人,連忙要求留下地址明天過府細商,李好交代了下就匆匆的往回走了,他還要急著回去下廚。肚子餓,沒辦法,唐朝三餐流行的並不廣,只有貴族官老爺有錢人什麼的才有這待遇,家庭貧窮的人家都是兩餐的,早上吃的那一點早早的就被消化了。

路過奴市的時候看見十幾個小孩正被擺在一起賣,有男有女,大概十歲多點的樣子,一個個看起來精神萎靡,穿的破破爛爛可憐兮兮的樣子。這種事情李好最看不得的,沒見到沒事,見到了心裏就難受,他大手一揮叫馬夫李三上前去把那些孩子全部買下,最後錢不夠還從戒指裡掏出一個大唐人眼中的寶物換掉,順便買好了他們的日用品然後帶著十幾個孩子浩浩蕩蕩的回府了。

李好考慮的並不多,家裏現在房子夠住,錢糧夠足,多十幾個孩子也不怕,自己還可以教他們學習,反正已經有了三個女學生,多十幾個更好,人多熱鬧點。到時這些弟子還可以幫助他把他的傳統推廣到更多人中間去,讓一代宗師李好同志的光輝照耀更多的地方。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