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三十八章 老房和新房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齊州臨淄人,房彥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後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秦王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齡病逝,謚文昭。

永徽三年,玄齡次子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這是史書對老房同志的介紹,就那麼幾句話,裏面的波瀾壯闊全部都沒,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但是還有兩件跟他有關的事卻是我等八卦之人最喜歡關注的,不過這兩點卻是歷史給老房同志臉上抹了黑:一是老房同志怕老婆,二是老房同志的次子新房同志被公主戴了綠帽,還搞了個造反派對,結果被小舅子逮住判了死刑,還牽連了老房同志和大房同志。

咱們看歷史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然後綜合來看,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其實人家老房同志就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為國家的好同志,而且還是一個好老公。怕老婆不是壞事,現代的人不都講老婆最大老公最二嗎?人家老房同志就給後面的男同志以身作則先做了一個好榜樣,所以各位男同志被老婆欺負了就想想老房,人家可是做到堂堂當時世界超級大國大唐帝國的宰相。

只不過人的心只有那麼大,給了國家給了老婆了就給不了兒子,所以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他家的教育有點失敗,家規祖訓很多很厲害,只是老婆太強勢了,把家裏幾個兒子個個都養成了怕老婆。老大還好點,老婆娶的好,所以沒啥好說的。只是那個老二老婆沒娶好,不僅給他自己戴了綠帽子,搞到最後還差點全家都給滅了,所以男人,聽老婆的話也要有底線的。這個罪名不能戴在人家老房頭上,不能給人家一代名相面上抹黑,畢竟人家的心只有那麼大,國家,老婆,兒子心難全啊。

然後再來說說老房的兒子新房同志,大唐三號悲劇男。房遺愛,名俊,字遺愛,生卒年不詳,唐代名臣房玄齡次子。妻子為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陽公主。娶高陽公主後,房遺愛官至太府卿、散騎常侍,又封右衛將軍。其兄房遺直在父親死後應當以嫡長子的身份拜為梁國公,以高陽公主故,房遺愛「禮異他婿」謀罷房遺直封爵繼承爵位。唐高宗即位不久,以某事房遺愛被降為房州刺史。後又因謀反事件捕殺,高陽公主亦被賜死,諸子配流嶺表。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是金人元好問說的,數李莫愁吟詠最多。如果前溯三百餘年,恐怕有一個男人會比李莫愁更能念叨這句話。這個男人是誰?大唐名相房玄齡次子房俊房遺愛是也。

房俊房遺愛其人,這位大唐三號悲劇男在歷史上並不怎麼有名,若單憑一個名爸的話,很可能會被史家刀筆給遺忘了。房遺愛後來有了名氣,而且名氣大震是因為他的老婆大大的有名,佔了老婆的光。他老婆是誰?是唐太宗的愛女、自帶金枕頭跟和尚偷*情的高陽公主。

關於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婚外情,可參閱歷史相關章節,經過各種版本的電視劇的發酵,如今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所以在此不再贅述,只是有三個問題讓人覺得很疑惑:一是高陽公主深居房家內院,為何能跟辯機和尚相遇,誰給的機會?二是辯機和尚乃大德高僧,為何獨居寺廟之外?三是房遺愛有無預防及補救措施?

根據史書記載來看,高陽公主初嫁房遺愛,似乎感情還說得過去,「主(高陽),帝所愛,故禮異它婿」,由於李世民寵愛高陽,愛屋及烏,對待房遺愛也好過其他女婿,這其中顯然離不開高陽的爭取和施加影響之故。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夫妻之間的磨合出問題了(主怏怏),可能有性格差異的原因,也可能是高陽同志慫恿房遺愛與哥哥房遺直爭奪繼承權失敗後,導致高陽在父皇面前失寵的原因,反正婚姻一定出了裂痕。七年之癢嘛,兩小口湊一起好好商量事情也就過去了,實在不行就離婚嘛,現在人都是這樣做的。那麼,房遺愛是如何做的呢?他做了兩件想當然的事兒。

一是想當然地認為,妻子肯定會喜歡自己的陽剛之美。於是乎,他勤練騎射,不斷參加圍獵,還請妻子一起隨同欣賞,「會主與遺愛獵」。這個「想當然」,既回答了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又顯示出房遺愛對高陽的嚴重不了解。他是給聾子唱歌--白忙活了,高陽對男人的審美,不在陽剛,而在於溫柔與情趣。你說他還老是賣弄他那誕率無學,有武力,這不是讓高陽更討厭他嗎?

二是想當然地認為,和尚有戒律,畢竟外國進口的東西嘛,把老婆交給和尚,安全系數一定高。當高陽隨行至野外,感覺體力不支需要休息的時候,房遺愛建議,正好不遠處有個草廬,是辯機和尚的居所,公主就去那兒休息吧。他把高陽安頓好,就自己去打獵了。殊不知,和尚本身或許是有安全的,但這位辯機和尚站到高陽面前就不一定了,他的儒雅俊朗的外表和內斂蘊藉的氣質,恰恰符合了高陽對男人的審美要求:「辯機遠承輕舉之胤,少懷高蹈之節,年方誌學,抽簪革服」。於是乎,高陽公主「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

那麼,對於辯機和尚的情況,房遺愛清楚嗎?應該是清楚的。因為玄奘法師取經回歸大唐以後,辯機是最早的一批譯經助手,並以其高才博識、譯業豐富,而名噪一時。當時的大臣許敬宗,曾「奉詔監閱」,而辯機和尚能夠居住寺外,多半是許敬宗同意了的,否則,以唐代和尚出入寺廟需要登記的管理辦法,辯機何敢獨居在外?房遺愛作為唐太宗最推愛的女婿,焉能不知這些?據分析,房遺愛很可能在這之前就與辯機有了交往,貴族子弟與知名和尚有交往,在大唐並不稀奇,就像我們曾經有段時間總是在嘴上掛幾句外語一般,這樣才顯得自己洋氣時髦。

在回答了第二個問題之後,就可以發現房遺愛的兩個「想當然」是多麼的愚蠢!蠢在何處?對驕傲的妻子無所知,對**的世風太忽視,對優秀的和尚不預防,還主動為孤男寡女提供相處的機會,他就像後來的那些腦殘粉一般,總認為國外的東西好,所以學了外國邪術的辯機和尚也會是個好人。

他的愚蠢,說白了,就是不懂得愛為何物,情為何物。而且受他老媽的影響,怕老婆,對老婆的話言從計聽,人如其名,他是真正遺失了愛,是他自己「努力」造成的結果,親手把如花似玉的妻子送上辯機和尚的床,怨不得別人。

婚外情已經發生,總該吸取教訓補救吧。人家是皇帝的愛女、公主的身份,不能打,不能罵,只能小心提防。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房遺愛應該做的,就是假裝不知道,然後用溫情融化公主,想方設法不讓高陽出門,或者規勸辯機和尚撤掉草廬回到寺廟裏住。但這些都是大家的意思,房遺愛公子卻全然不屑一顧,他隻做了一件事:被高陽收買而聽之任之,每天與高陽送給他的兩個美女尋*歡作樂,大把花錢(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也許這時心裏還在想老婆出*軌了可能是心情不好,過段時間自然就會回到自己身邊的,現在老婆讓自己先和別的女人玩玩解決生理需要,那就先玩玩唄。

對於房遺愛對高陽出*軌的縱容,我們在史書上找不到,但可以推論。高陽嫁入房家,她的小姑子是貞淑的韓王妃,婆婆盧氏更是治家端嚴之人,高陽如果肆無忌憚地外出與辯機幽會,不可能不被發現並阻止。即使女眷不便出面,房遺愛的弟弟房遺則絕不會視而不見而放任自流。任何一個人發現,都可以直接將實情上報太宗知曉。若無房遺愛居中打掩護,高陽恐怕難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得逞。

房遺愛對妻子出*軌的縱容,其後果是不堪的。當辯機丟失了公主的金寶神枕,有司破案查究,這段風月故事最終大白於天下。於是,「帝怒,斬浮屠(辯機),殺奴婢數十人」,情*人死了,身邊知情者也基本死光,但高陽公主並未就此收斂,待父皇一死,她隨即與和尚智勖、惠弘、道士李晃,先後勾搭成奸,淫*靡之心,愈演愈烈了。

遺失了愛的房遺愛,自此不再考慮眼前的小家了,他把所剩不多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操心」國家大事上,居然參與了荊王李元景的謀反小集團。高宗永徽四年案發,全家遭遇滅頂之災,連高陽公主亦未能倖免,「遺愛伏誅,主賜死」,還牽連到了大房和老房同志。試想,如果夫妻相親相愛,有事商量著做,老婆的話有底線的聽,會有這檔子事發生嗎?

先把老婆送上和尚的床,再把自己和老婆一起送上斷頭台,房遺愛可能臨死前還在念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如果他未卜先知了這句話的話。遺失了愛,後果很嚴重。老婆的話也不能全聽太縱容,這些教訓深刻呀,後來的男同胞們要謹記啊。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