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十五章 牛仔很忙
接下來的日子李好很忙,他每天都會哼那麼幾句:「工作需要我,正義呼喚我,美女需要我,牛仔很忙的」。

事情得從他摔了四腳朝天的那個下午說起,那天午飯的時候,書店老闆跑了過來同他商量印刷的事情,順便有幸品嘗了來自未來的菜肴,結果又把他開酒樓的兄弟叫了過來商談。於是兄弟兩就泡在李好這邊軟硬磨了幾天,李好才答應技術入股和他們共同經營酒樓和書店。

書店老闆姓熊,排行最大,所以叫熊大郎,酒店老闆排行二,叫熊二郎。按照唐朝人的稱呼來說,關係好的人可以直接叫姓加排行的,所以這兩兄弟相熟的人應該叫熊大熊二。李好一聽到這名字,立刻就噴了,想不到自己穿越千年,這熊大熊二兩兄弟的名字居然還能聽到,真是如雷貫耳啊。

熊大熊二兩兄弟在長安經營多年,自然對長安城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知道的不少,他們兄弟兩背後的靠山是吳王李恪,在這長安城平時雖然很低調,但也不是常人能動的。因為他們的一個妹妹做了李恪的小妾,每年只要給一定的錢給吳王府就好了,其他經營方面王府從來不曾搭理。

李好知道這條信息後,立刻叫熊大熊二兩人改了合約,李好佔五成,他出技術還出本金,熊氏兄弟佔三成出經營地和本金,剩下兩成劃給王府,這是一條粗大腿,未來十幾年不用擔心什麼了,至於十幾年後那到時再說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合約一簽好後,李好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全部掏了出來。印刷術的改進,書籍的印刷,酒樓大廚的培訓和店面裝修全部出自他手,作為一個穿客,這些都是必備技能。書店改名叫大唐出版行,以印刷出售書籍為主,首先開印的自然是《千字文》和李氏精選古代所有詩合集的《詩三百首》《百家姓》《三字經》,這些書籍字少,而且通用,可以用來試下市場。後面的就是印李氏《三國演義》和《齊民要術》《天工開物》這些了,只要市場打開,李好腦袋裏的好東西大把.現在咱做不了官可以先從輿論上來影響大唐嘛,李好在腦中暗暗想道,不過要他來印刷佛經什麼那就去他媽了,歷史上遺傳於世的最早木版印刷物居然是一本佛經這已經就讓李好蛋痛不已了。

酒樓的名字改成了「天然居」,門口自然就要貼那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對聯這玩意在大唐還沒興起,自然就不提那句「人過大佛寺」啥玩意了。酒樓名字和這句話都是李好寫的,用的是宋體,這個時代尚未出現的字體,這也是一種宣傳,佔了新,奇兩字。酒樓的佈局全部用木頭造成,古色古香,在這個時代也許並不出眾,但是大廳的飯桌全部改成圓桌和靠背椅,加上單設的包廂就不一樣了。靠背椅這個時候尚沒,要到唐玄宗時期才會出現,這也是一種宣傳,李好要把天然居打造成大唐的頂級連鎖酒樓,裝修不夠檔次怎麼行呢?

廚房的設備全部要特別定製了,要不然炒個菜還沒工具用,李好索性連火鍋的鴛鴦鍋也打製了一批,馬上就快冬天,寒冷的冬天裏沸騰的火鍋也是一道絕好的佳肴啊。當然除了給酒店的之外他還給自己特別留了幾套工具,自己家裏也要搞這些的,錢要掙,自己也不能虧待,幹革命也需要身體好嘛,要不然那有本錢幹革命呢?

打造了一批東西後,李好和熊氏兄弟乾脆一商量就把鐵鋪也盤了下來,股份還按當初的規則來定,專門打製廚器,還有爐具。這是李好想到冬天要用火鍋的時候想到這裏是北方,那冬天寒冷人們還要燒木炭,讀書的時候學過那《賣炭翁》還歷歷在目呢,伐薪燒炭南山中嘛。只是這伐薪燒炭破壞生態資源多不好,而且不耐燒,和煤炭相比差遠了,還容易中毒。

鐵爐子打出來了就要找煤炭囤積啊,沒有煤炭這爐子的作用也就不大了,拿來燒木炭太浪費了。古代長安附近其實有不少煤礦的,這個活就交給熊大熊二了,他們是地頭蛇,肯定有自己的辦法。

酒樓開了怎麼能沒好酒呢?這不是砸自己招牌,所以好酒是必須有的。作為一個穿越人士,造酒是必須掌握的技巧,你就算不喝酒也得會造酒,要不然古代社會怎麼混呢?造酒的技術就交給了酒樓了,只是釀酒的人要分開製作了,以免技術外泄,這裏可以沒有專利這回事的。

至於熊大熊二會不會背叛李好,這個問題他並沒過多的操心。因為我們大唐的祖先在誠信這塊比現代人好多了,這個時候的人沒有誠信那就別想在外面混了,口水都能把他淹死,另外他們還簽了合約的。不過如果熊大熊二眼光好點的話也不會想著去背叛李好,因為李好的點子太多了,跟著李好大家都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忙完了這些還要看武家那百多畝良田了,因為李好身上帶著的農作物的種子要找地方撒下去啊,他那小院子只能種一點,怎麼到時候大規模推廣?坐著馬車去那些良田一看,李好氣得差點直罵娘,旁邊的武氏又在抹眼淚了。那狗日的武大真他媽夠狠啊,這一百多畝地全是荒地,連個耕種的人都沒有,這讓武氏母女幾人怎麼過日子?

幸好李好從天上掉下來了,武氏緊緊的拉著身邊李好的手。李好下了馬車獨自繞著這些荒地轉了一圈,這些荒地並不貧瘠,只是缺水,所以荒下了。比較慶幸的是荒地的另一端靠著一條小河,只是地勢高了點不太方便取水而已,這個難不到他,轉了一圈後,他心中有了計較,只是差人差東西了,這個也不用擔心。熊家兄弟一聽李好開口,立刻就幫他搞定了人這個問題,至於曲轅犁和筒車就另外找人做了,這些都是新技術啊,大唐尚未推廣的東西。

李好暗自僥倖啊,幸好自己先找了熊家兄弟做拍檔啊,要是靠著武氏來搞這些,那估計什麼都搞不出來,畢竟她一個婦人,還是剛來長安。自己現在是大董事長,隻管大方向就好了,順便給自己謀點小私利,至於細節和執行就由兩個執行董事來幹了。只是這些投資一撒下,基本把李好身上的家產快掏幹了,他也就那麼點資產。

所有的事情安排好後,李好的日子稍稍輕鬆點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孩子的教育問題了,那熊大確實是個伶俐人,他一見李好還帶了這麼多孩子學習,索性把自家的兩個小孩加上熊二的三個全部送了過來,還奉上一份厚厚的拜師禮。

李好每天的時間很忙,索性每天上半天理論課然後帶著這些孩子去酒樓鐵鋪荒田那邊實地觀察一番,認識更多的東西,理論聯繫實際才能學的更好嘛。這下可讓武月歡喜了,小姑娘早早的就把自己定位於先生的小媳婦了,自然緊緊的跟隨李好,每天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不僅長了見識還很好玩。其他的孩子們也放開了平時的拘束,一個一個撒了歡。

待一切忙的差不多了,九月初九來了,這個日子在唐朝是一個隆重的節日,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去登高祈福喝菊花酒插茱萸,公家要放假一天的,所以這一天應該是長安城街道熱鬧的一天。這個從王維大大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能看出唐朝人還是很看重這個節日的。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