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娛樂初唐》第一百零二章 李靖的震驚
李靖的身體素質確實不錯,雖然已經年過六十了。他只是稍稍停留了幾天就能適應高原的環境。但是讓李靖感到吃驚的是他們這一路走來那些吐蕃人對李好尊敬的不得了,不時還有人拿來一些食物獻給李好吃,而且那臉上的尊敬是真正發自內心而不是裝出來的。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的外型和口音跟大唐人有點分別,李靖簡直懷疑這就是大唐境內了,懷疑李好在做秀了。那有遭到異族入侵還對異族舉手歡迎的民族?所以他對李好之前的所作所為十分好奇,這位高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才能得到這些吐蕃百姓的支持的,雖然都是一些面有菜色穿的很爛的傢夥。

李好對李靖的疑問笑而不語,不是他不尊敬李靖,而是這個問題由他來回答就會顯的象自賣自誇一樣,而且這個東西自然會有人幫他向李靖解釋的。旁邊的老牛早就躍躍欲試了,一直想找個人來分享他的感受。他和李靖也算很熟,雖然職位低了點,屬於李靖的下級。但這並不妨礙他把自己總結的這次戰爭的心得和李靖分享下,再說李靖這人也沒什麼架子,而且對李好的手段確實好奇的很,所以就在一邊聽著老牛來介紹他們一路的作戰經過。

只是他了解的越多,心裏就越震驚。他不象老牛這些人只看到了表面,他看的更深,考慮的更遠,這是一條光明正大的絕戶計啊。不僅把吐蕃的民心收攏起來,還利用民心反坑了吐蕃王朝一把,還把吐蕃王朝往深淵裏坑了。而且這種計謀不僅適用於吐蕃,就是當今天下李靖所知道的任何王朝都適用,包括大唐王朝。正所謂者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裏不僅得民心甚至還鼓動著民心完全凝聚到一起為了一個目標來拚命了,這種人如果做了領袖,那麼就會容易被人推上神壇成了神。如果這人一時心血來潮,那帶來得就是無窮的災難。

李好不知道李靖心裏想的什麼,他如果知道的話估計就不會象現在一樣微笑的坐在馬上接受著吐蕃人民對他的敬意,而是早趴到地上對李靖鼎力膜拜了。因為李靖所想到的這些後世確實發生了,而李靖作為一個沒見過這些卻能推測到結果的人能不讓李好鼎力膜拜嗎?

對於真正對自己釋放善意的人李好從來都不會虧待的,所以當他覺得他這場戰爭得到的物資已經夠多了他就不在掠奪那些物資了,隻挑貴重的東西收。其他的大手一揮,把多餘的物資分給那些擁軍模範戶,那些困難孤寡人家,還有那些對唐軍到來積極歡迎的吐蕃人民手裏去,這樣一來李好在吐蕃得到的擁護越來越高,在普通吐蕃人民心裏完全蓋過了那狗屁的鄉下幹部。

李靖現在才明白李好所說的要打一場經典式的戰爭,打一場新興的戰爭,打一場後世可以作為教科書的戰爭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了。這場戰爭進行到現在已經完全可以讓李好擠入一流名將的行裡去了,就連李靖自己也不覺得如果自己指揮能比李好做的更好。因為這場戰爭進行到現在,李好帶領的唐軍還無一損傷,消耗的都是吐蕃那些跟著出征的奴隸,就算這樣,那些奴隸犧牲的也不多,這場戰爭真正的實現了李好說的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而且真正做到了沒從朝廷要一棵糧草還給朝廷貢獻了不少物資,還是一場真正的以少取多的戰爭。

李靖也明白了為什麼李好不和大唐的群臣們討論這場戰爭的具體操作了,只是模糊的說一些內容。因為如果李好提前提出這個計劃肯定會遭到所有人的反對,甚至還包括李二自己。而且就算有人知道這樣是可行的也會阻止的,因為這個影響太大了,大的讓人不敢去想像後果。但是當李好用實際戰果來說話的時候,就沒人敢反對了,反而還會反思如何在大唐預防這種情況了,到時大唐的百姓就不知是福是禍了,但是至少一點百姓的地位肯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這場戰爭也確實只能由李好來指揮,當然他李靖也可以,但是別的將領就無法預知了。因為他們兩人都知進退,而李好更特別,他完全對做高官沒有什麼想法,所以他這種人也最容易讓李二放心了,指揮這場戰爭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別的人就難說了。如果一個將領在征異族的時候還得到擁護很高的時候,那麼在位的皇帝肯定會猜疑這傢夥在外面刷名望到底想幹什麼,是不是想造反。李好不會,他自己刷名望還不忘把李二拉進來大家一起洗刷刷,你看那些歌都是歌頌大唐軍和皇帝李二郎的。

其實李好的名望已經用不上刷了,而且他這種人對名望似乎也不是很在呼,你看他家那些怪規矩已經讓很多人向李二打小報告了。但這傢夥依然我行我素,就算李二說他還能振振有辭的和李二反駁一番,這是他自家的家事,他讓下人一起吃飯給他們高工錢那是他的自由,那些打小報告的人是吃飽了沒事幹,無聊的蛋痛,應該扣他們薪俸。順帶還給和下人打牌挨了李二批評的吳王李恪平了反,連李二也只能無奈認可的人他會在乎名望嗎?但是越是這種人越受李二喜歡,他李靖自己就是一個例子,現在又多了一個李好。兼著皇家軍事學院的副祭酒,新國子監的祭酒,道家神學院的祭酒,大唐征西軍的行軍總管李二似乎還覺得自己虧待了李好,甚至還想給他陞官,對他無比的寬厚。

李靖想的很多,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兵法書上應該也要把這場戰爭錄入進去,上兵伐謀,但是這個謀是有多種用法的,不是單純的用計就行的。經過這場戰爭之後,只要以後的皇帝對這裏不要過份掠奪的話,一直保持著和善的態度的話,吐蕃就會成為大唐的最忠誠的擁護地,這裏的百姓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大唐的皇帝走的,這裏可以征取更多的士兵,還能放養更多的牛羊。

李靖想的什麼李好完全沒有注意,他也不會在呼,他想的是按自己的一套去進行的。薛仁貴因為一路趕著時間去攻打邏些城,所以有些東西只是稍稍處理下就繼續趕路去了。但是李好不需要一邊征戰一邊趕路,所以他有大把的時間來處理小薛留下的攤子,讓李靖帶著一部分騎兵去支援就好了。

反正他現在已經完全被剝奪了軍事指揮權,就連去參加個批鬥大會還是一大堆侍衛保護著。因為李靖也覺得老牛做的對,所以還特意從自己手下撥出幾個侍衛來保護李好的安全,但是老牛就悲催了,因為李好不時就要拉著他去練手,證明自己也是有功夫的,不需要那麼多的保護的。慶幸的是,老牛雖然到了後來一直是被李好虐待了,但是依然不肯鬆口減少護衛,李好虐待了幾次也就覺得沒意思了,所以不再拉老牛練手了。

而李好似乎也開始日子越來越忙了,因為後面的政事後勤全部都得他來處理,不過李好也有自己偷懶的辦法,他把一些日常事情的處理辦法全部叫他的侍衛整理出來刊印成冊,然後從那些被解放的吐蕃百姓中間挑出一些威望較高身家清白對大唐忠誠的人出來,然後一起組織起來學習一段時間後就把他們放手下去管理其他地方的政事。但是那些貴族後裔和首領後裔無論有多少才華多受尊重都必須剷除乾淨,一個不留,這些人遲早會成為禍害,所以鏟乾淨點好。

這樣過了段時間等其他三路軍勝利完成任務回師時,李好又變的輕鬆起來,居然還有時間從吐蕃的百姓裏面挑選一些比較優秀的孤兒教授他們醫學等一些知識。一些留守的大唐軍事學員也全部派送出去給那些吐蕃的小孩們教授大唐的語言和文字。而那些原來過來的道家潛伏者們搖身一邊全部成了吐蕃各地的神父,他們也要跟著李好學習一些吐蕃這邊特有的藥物治病的方子,然後回去給那些教民治病傳教的,讓道教的光輝傳遍整個吐蕃。

那邊李靖帶著幾千騎兵日夜兼程的趕到邏些城的時候,薛仁貴的軍隊剛剛攻下邏些城。小薛的手下現在不再是原來的幾千騎兵了,他現在已經有了幾萬騎兵。所有的大唐士兵都升成了小官帶領著那些投靠的吐蕃農奴,加上手上的炸彈所以他很輕鬆的就發動了攻城的命令,眼前這個簡陋的小城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如果不是為了消耗一些吐蕃士兵,也為了訓練下自己手下的這幾萬大軍,他直接就命令那些大唐士兵把炸彈和**往城裏扔了,估計不要一天就能破了吐蕃的王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