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極品小郡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保釋
楊蓯兒心情複雜,回道:「陛下安危,才是如今最緊要之事。」

說著,禦史台內有了動靜,楊余在得知禦史台已被東王府和南王府的侍衛團團圍困,不得不從正門出來,見韓健和楊蓯兒。

幾個月不見,楊餘蓄起鬍子,看上去比以往沉穩許多,帶著隨從出來,楊餘閒步悠然,感覺似未被東王府和南王府的不敬之舉所惹惱,卻也帶著幾分陰冷的神情。

楊余身邊幾名隨從中,大多數都是皇宮的太監,楊餘一出來,楊余身邊一名太監便用陰陽怪氣的公鴨嗓子喝道:「爾等見到監國,還不下跪?」

說話間,楊余已經立在禦史台正門門內,並不走出,大概是沒想到外面的陣仗如此之大。原本他以為限制了東王府和南王府進宮的人數,就不會有什麼麻煩,沒想到一向有芥蒂的東王府和南王府竟然聯合一起把他堵在了禦史台,向他施壓。

楊余畢竟是監國,韓健拱拱手,僅此而已。楊蓯兒卻是連基本的禮都不行,在楊蓯兒眼中根本就覺得楊余是個亂臣賊子。

「大膽!」楊余身邊的太監再喝道,「東王,你這就算行禮了?還有那個……」

韓健打斷那太監的話,道:「就藩郡王,入天子而不拜,參而不名,這位公公不會連這點規矩都不懂?」

那太監顯然不太明白皇家這些禮儀,不過聽韓健態度強硬,他語氣反而幾分軟弱下來,道:「那……那又如何?」

韓健冷笑道:「我參天子都可以不拜不名,請問在我魏朝,監國之位可是在天子之上?」

那太監登時語塞。監國再怎麼大,也在天子之下,本來他覺得。任何人見到監國都要奉為君長,卻沒料到一個東王。竟然有見到天子都可以不跪不通報姓名的特權,這顯然不是他一個出身普通太監所能知曉。

楊余沒想到自己身邊的太監竟然會如此無用,竟然連皇宮的規矩都不甚明了。他這時才想起,身邊這些太監都是因為跟他關係親密而被他提拔起來的親信,本身沒有司禮監懂規矩的太監。反觀自盡而死,女皇身邊曾經的大太監盧紹坤,對宮廷禮儀則是瞭若指掌,待人方面也把分寸把握的很好。

到此時。楊余覺得是時候在身邊安置一些能派的上用場的人,哪怕只是一個太監。

「東王前來找本監國,不知所謂何事?」楊余見情形有些僵持,便立在門內朗聲問道。

韓健沒想到這才幾個月不見,楊余就以「本監國」自稱,監國之位,本身並無正式名號。所謂監國,不過是在天子出巡或者有恙在身時,代天子行政,但在一些事上並不能越權。但顯然楊余又是將一批大臣下獄。又是私自調動洛陽城周邊兵馬,已經超出了他這個監國的許可權。

「我等前來,是要拜見天子。」韓健拱手道。

楊余聞言怒道:「拜見天子去皇宮。這裏是禦史台,難道東王不知?」

韓健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幾分陰冷,道:「監國不是早就下令,不許外人隨意進宮?所以我等隻好來請監國通融一番。」

楊余道:「陛下有恙在身,誰人都不見。東王請回吧!」

韓健笑道:「那就請監國與我們回去,跟我們詳細說說陛下的病情,也好讓我等安心。」

楊余聽韓健這口氣,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說什麼請他回去。根本是只能被挾持他,以楊余目前的處境。根本是被困在禦史台內,要是眼前東王府和南王府的人亂來。以他身邊不多的侍衛和太監,根本無法抵禦。

「本監國公務纏身,不便到東王府一敘。」楊余語氣也溫和了一些,說道。

楊蓯兒聽楊余這口吻就來氣,她身為南王的二小姐,本身也是魏朝的郡主。本身郡主進洛陽,要面見天子只需要派人去通報過便可見,但如今不但她見不到,連一個入宮都不需要通報的東王都不能見,去了皇宮,宮廷侍衛居然將宮門給關上,這種事她還是第一次聽聞。在她看來,越是遮掩,越藏不住事,女皇已有月余未曾露面,現下女皇很可能已經遭遇不測,就算女皇尚在人世,也恐怕為奸佞所趁無法與外界聯絡。

楊蓯兒不像韓健那麼好說話,她性子比韓健更急一些,聽到楊余這些話,楊蓯兒喝道:「將士聽令!」

「有!」南王府隨從齊聲呼喝,威勢並存。連楊余也被這不多隨從所造出的氣勢一震。

楊蓯兒正要下令拿人,沒想到與她統一戰線的韓健居然出來當和事佬。

韓健道:「楊小姐何必如此心急?我們先且聽聽監國如何說,也許陛下真的身染惡疾不便見人,派監國出來處置一些事情,若是我們強請監國回去,豈不是冒犯了陛下和監國?」

「你說什麼?」楊蓯兒側目蹙眉打量著韓健。

來禦史台是韓健提議來的,來到禦史台後又是韓健下令把禦史台困住準備扣留楊余來化解事端,可到如今,竟然是韓健出來幫楊余說和,倒好似是她枉做小人一般。

「在下是說,何不聽聽監國如何說?再做定奪不遲。」韓健笑道。

楊蓯兒雖然性子急,卻也並不是十分衝動,在最開始時,她也感覺出來禦史台將楊余扣下並非是明智之舉,事到如今是情況不容她多想,才要強行扣人。但聽韓健如此淡定地說,她反而很相信韓健這麼說有道理,這種信任,連她自己都料想不到,以往在她想來誰敢這麼戲弄她拿她當槍使,她早將那人給剁了,還能聽明知被人利用還自願被利用不成?

楊蓯兒輕哼一聲,不再言語,轉而看著仍舊立在禦史台門內的楊余。

楊余此時面色也有些慌張。雖然他現下掌控了洛陽局勢,可卻又孤身在外,為東王府和南王府的人所趁。遠水解不了近火,要是東王府和南王府的人亂來,他還真不知該怎麼辦。

此時韓健笑著問道:「不知陛下派監國前來,是為辦何事?」

「通番謀逆案!」楊余陰沉著臉道。本來他不想回答,但他感覺出,要是自己不回答,東王可能還好說話一些,南王府那位二小姐就不給他絲毫顏面。

韓健一嘆道:「這可是大案子。不知監國,案情到底如何?」

楊余皺皺眉,沒想到東王居然在這種地方公然問案情。此時由不得他選擇,他隻好讓後面的禦史台官員出來解釋詳情,他要伺機逃走。他心想著,只要離開禦史台,讓我調動兵馬,你區區的南王府和東王府一點點侍衛,我還奈何不了你們?

一名禦史台中年官員,走出禦史台大門,對韓健和楊蓯兒解釋案情。

韓健聽了一小段,便知道這是子虛烏有的栽贓案。緣起幾個月前鮮卑突然南侵,之後是北王的謀反,在事情平息之後,韓健很快便出使南齊,京城也並無有對什麼通番之人的查處,因為近乎人人都知道,所謂鮮卑入侵不過是北王謀反的借口,本身鮮卑人並未破關而入,倒是北王趁著這由頭意圖染指洛陽城。既然北王謀反已經被平息,就不會有人揪著通番之事不放。

今日既然又重新提出有人通番,那就說明,有人想藉此來打擊異己。

在聽著禦史台官員說明案情的同時,韓健目光一直落在楊余身上,令楊余想避開都不行,更別說逃走。

聽完案情,韓健問道:「不知這些逆臣通番,可有確證?」

那禦史台官員看了楊餘一眼,顯然有些忌憚,便道:「涉及內情,下官不敢擅自多言。」

韓健冷冷打量著楊余問道:「監國,我們身為魏朝股肱之臣,不能知曉?」

楊余聽韓健這口吻,就是讓他不說也得說。

「有的查明,有的尚未查明。」楊余沉聲道。

韓健笑道:「那不知未查明通番罪行的,在下是否可先保釋回去,等三司找到確切罪證,再行將案犯扣留法辦?」

楊余打量著韓健,沉聲道:「你想把人帶走?哼哼,笑話,要是人不見了,本監國去何處拿這些危及魏朝社稷的罪魁?」

韓健笑道:「在下不是說了,是保釋。以在下作保,要是被在下保出來的人,有人失蹤,那在下就願意承擔與這些人同樣的罪責。監國還是考慮詳細的好,否則……一些事在下真的是攔不住!」

韓健說著,還看了楊蓯兒一眼,好像在說,你要是不同意,那這位楊小姐可就要硬來了。楊余臉色陰沉不定,最後擺擺手道:「人都在刑部牢房內,請東王先回,本監國自會將人送到府上。」

「那在下就先謝過監國。」韓健拱手道,「我們就先告辭,回去等監國的消息。」

韓健說著,便要招呼楊蓯兒離開。楊蓯兒走上前低聲道:「你就不怕縱虎歸山?今日不拿下他,日後何來機會?」

韓健回道:「我們現在沒有談判的資本。」

「誰說沒有,把他拿回去不就有了?」楊蓯兒蹙眉道。

韓健輕嘆一句道:「楊余並非罪魁禍首!」

韓健一句話,令楊蓯兒一愣。楊蓯兒看了楊餘一眼,今日亂象竟然不是眼前這個監國為禍首,那還會有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