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才收藏家》273章 澄心堂
第273章澄心堂

「澄心堂紙?這又是什麼樣的一種紙?」

劉含煙已經讓之前方明和宋雪所說的那些名紙的特點特別是「傳說」故事所吸引,此時就像是一片好奇寶寶一般,而且她還主動拿起咖啡壺給方明倒了咖啡。

「所謂的澄心堂紙,指的是南唐微州地區所產的一種宣紙,因為薄如膜,堅潔如玉,而且光潤如玉,就算是五十尺為一幅的長度,從頭到尾的顏色均勻而無變化,而且厚薄程度如一,極為難得。南唐後主李煜特別喜歡這樣的紙,特別用自己讀書和批閱奏章的地上——澄心堂來收藏這樣的紙,成為宮裏長期使用的紙,所以就稱之為『澄心堂』紙。這樣的紙,不僅僅質地優美,而且都可以說已經超越了紙作為書寫工具的程度而成為了一種藝術品了。同時,由於這種紙傳世極少,所以價值是極為寶貴的。」

「哦,你怎麼如此肯定這就是澄心堂的紙?」

宋雪聽到方明的話,心裏也是一緊,她之前之所以買下這一批一共三刀的紙,當然就是覺得它是澄心堂紙,買回來之後她也用這批紙書畫過,從特性來說確實很象就是澄心堂紙,但是她畢竟不是鑒定方面的專家,心裏自然不敢肯定。

此時就算是聽到方明如此肯定,還是想追根究底一番。

唐宋以來,籍信箋等的用紙已經比較普遍,又因為各式的紙所用的原料和工藝的不同導致它們之間的性質往往也有較大的區別,雖然說象宣紙這些紙有著「千年壽紙」的說法,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紙還是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老化程度和特徵,這就是收藏鑒定紙的依據。

「澄心堂的紙有它的特殊的特徵。」

方明想了一下從自己的口袋裏摸出一個高倍放大鏡,雖然說自己有異能在手,但是為了方便他現在也已經養成了隨身帶著一個高倍放大鏡的習慣——這也是玩古董收藏的人常見的裝備之一。

把放大鏡遞給了宋雪,方明說,「你自己看一下這紙的紙面,看看有什麼特別,特別是紋路方面。」

宋雪接過放大鏡拿了過來仔細地觀察起紙面來,一會之後抬起頭來說:「它的紋路好像是斜側到一邊的,彷彿有龍鳳在飛舞一般。」

方明點了點頭,說:「是的,沒有錯,這就是澄心堂紙的特點之一。同時,宋版書紙的質地比較軟,如果我們把這紙拿在手上,馬上就可以感覺到這樣的特點。」

「真的?我看看。」

劉含煙一邊說一邊從宋雪的手裏「搶」過放大鏡,看了一會之後驚訝地說:「竟然是真的?難道說所有的澄心堂的紙都有這個特點?「

「嗯,是的,這就是澄心堂紙的外在特徵。」

劉含煙眉頭馬上就擰了起來,說:「剛才你說過澄心堂紙的紙很名貴,而且現在現在的科學技術如此發達,是不是也可以仿製出來?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仿帛的紙,那你是怎麼鑒定出來的?」

劉含煙雖然不是玩古董收藏,但是她所提的這個問題卻正切中要害,所以宋雪的耳朵也馬上就豎了起來,其實這也是她最大的疑惑,畢竟現在的科學技術實在是比以前高明太多了,難道說還造不出紋路斜向一邊、隱有龍鳳的紙來?

搖了搖頭,方明笑著說:「當然沒有這樣簡單,要想鑒定是不是真的澄心堂的紙,剛才所說的那個是一個特點,但還是要結合別的特點來進行綜合的判斷。比如說,元代紙的紋細而且比較薄,又因為用了膠礬,所以這個時代的書畫比較容易壞,到了明代,會使用膠礬來生產的紙就只出現在宣德年間了。這只是舉例,具體到澄心堂的紙,我們還要結合一些別的特點,比如說,古代的紙通常用的是絲或者是麻來作原料,這樣就形成比較長的纖維,質地的方面就遠沒有現在的紙那樣的細官,表面也沒有現在的紙那樣的平整。其實你們如果再用放大鏡來看的話,就會發現眼前的這一塊紙的表面就像是被剝開了一層薄膜一般,而且就像是被蟲子咬過一般,同時還有一層白灰一樣的東西,紙的顏色不管是在深淺又或者是厚薄、裏外的地方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別。」

「這是因為古代的紙流傳到現在,是在長時間的過程之中自然形成的,如果是現代高仿的紙,或者是由於採用了現在的原料,又或者是採用了現代的機器,纖維方面、平整度方面,還有顏色方面由於是通過染料來染的,顏色會有差別的,總的來說,仿的紙,不管是如何的高仿,在這些細微的地方總是會露出馬腳的。」

劉含煙和宋雪這才恍然大悟,看似尋常的紙張竟然也有如此之多的門道。

「你們可別小看了這些鑒定的要點,比如說紙的表面平整與否的問題上,現代的人早就沒有以前人的技術,同時也早就已經習慣了機器,所以他們在高仿紙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用機器來完成,如此一來馬上就露出了馬腳了。」

「又比如說染色的方面,現代的科技夠發達了,但是再怎麼樣發達,在染色的方面也不可能發達到在放大鏡之下還能夠染得均勻如一,歲月自然而是來的東西不管用什麼樣的機器、用什麼樣的技術都是不可能仿製得出來的。」

劉含煙和宋雪聽得接連點頭,方明說得一點也沒有錯,技術當然是強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技術能夠做到一切。

「看來我這確實是澄心堂的紙了!」

宋雪高興地笑了起來,澄心堂的紙對於書畫家來說就是最完美的書畫紙,她無意之中竟然買到三刀,這與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沒有任何區別啊!

看到宋雪如此雀躍的樣子,方明也笑了。他知道宋雪這不是因為這些紙價值多少的原因,而是書畫家往往都喜歡舊紙的原因。

與新紙相比較,舊紙加工的技術比較好,而且用的是純天然的原料,同時製作時和製作完成之後發酵的時間也足夠長久,質量自然是無可比擬的。

更加關鍵的是經過了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存放之後,舊紙表面上的石灰質和比較細小的雜物早就已經自然脫落或者是風化——這些東西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卻對書畫有極大的影響——紙質因此變得比較柔軟和細膩,這些都是有利於表現色彩和墨的行走的。這是因為對於書畫家來說,太澀的紙很難行筆,而是太滑的紙則讓人感覺到彷彿是冰上跑步一般,一不小心就會跑過頭或者是停不下來。還能操控自如自然也就寫不出、畫不出好的作品來。

而這些問題在舊紙上都能夠得到最大大程度的避免,現在宋雪得到的不僅僅是舊紙,而且是舊紙之中質量最好的澄心堂紙,怎麼可能不高興?

「不過話說回來,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曾經有段時間高仿紙的質量是相當不錯的。」

方明的這一句話頓時又把劉含煙和宋雪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

「哪個朝代?」

「明清,特別是清朝以來,仿製的歷史上的名紙是很有名的,我們剛才所說的一些名紙,比如說澄心堂紙、薛濤紙都有仿製。不過,這個時候仿製的紙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說,澄心堂紙主要是鬥方形式的,紙質比較厚,甚至是可以分層揭開的,而且多為粉色,上面畫有泥金的山水、花鳥等等,還有長方形的隸書紅色的印,印文增多為『乾隆年仿澄心堂紙』的字樣。至於薛濤紙,在這個時候則是一種長方形的粉紅色的小箋了,上面也象仿的澄心堂紙一般人印,印文則為『薛濤箋』,這多用作信紙。「

「除此之外,還有仿製的金粟藏經紙,明仁殿紙,這個時候所仿的紙,質量都極好,而且上面往往也都留有仿的小印,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時候的高仿製作者還是很有職業的道德的。」

說到這裏,方明自己也笑了起來,這種行為就象是做假的人在做假的東西上明碼標價一般,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仿的,現在的人可沒有這樣好的「良心」了,都巴不得讓人看不出來這是假的。

「對了。」

看著桌面上的紙,方明突然心中一動,說:「宋雪同志啊,那硯台我借給你了,你剛才也答應給我畫幅畫什麼的,畫的時候可得用上這澄心堂的紙啊,這樣的紙絕對可以千年不腐,我可是要傳給我的子孫的,數百年之後肯定是借錢貨啊。」

劉含煙樂了,說:「方明,你這可是打的好主意啊。」

「嘿嘿嘿,我是生意人啊,自然要精明一點,對不對?」

方明說著,定定地看向宋雪。

宋雪原來想著不答應的,但是看到方明擺出的那一幅架勢,分明是說你如果不答應我就不借硯台了,最後只能是無奈地點了點頭,說:「好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