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至高文明》第三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
千戶府中秦沭正在翻閱尋山所的文案。

如今他身為千戶,就要對自己的地盤有個總體的了解。

在大明朝,衛所總共大致的類型可分為實土衛所,準實土衛所和非實土衛所三個類型。

其中實土衛所設置於沒有州縣的防禦重地,在這個地方的衛所接替了州縣的作用,身為衛所主將軍事和政務一把抓,等於是雄踞一方的軍閥。

準實土衛所則名義上是在州縣境內,但又佔有大片土地和人口,足以和同州府縣相抗衡。

而無論是實土衛所還是準實土衛所多分佈在邊疆,沿海地區,他的尋山所便屬於其中的實土衛所。

如果他完全拒絕服從都司的管轄,便是尋山地區實打實的土皇帝。

至於非實土衛所則就簡單了,一般所治地有人口密集的府州縣,不能作為單獨的行政區域,所受掣肘頗多。

想到這些,秦沭輕輕鬆了口氣,至少自己在這尋山所內軍政大權在握,沒人可以製衡他。

除了這點,現在的大明朝內有叛軍,外有強敵,加上財稅被士紳豪族拖垮,國庫空虛。

眼見大明朝軍隊武器裝備軍餉難以支撐,一年前內閣首府徐澤當機立斷,諫言當朝嘉仁皇帝允許邊將招募私兵抗擊倭寇和金軍,不過這些私兵朝廷是不給糧餉的,將領得自己想辦法。

在秦沭看來,首輔徐澤這個諫言看似飲鴆止渴,實則是無奈之舉,因為和當代明末一樣,當今大明朝的衛所制度因為官員,將領和當地士紳豪族的土地兼並基本上名存實亡。

如今大明朝軍隊多已採用募兵製,唯有沿海一些獨立的實土衛所還完整保存著曾經的衛所製,而這讓大明朝的財政狀況更加雪上加霜。

即便如此,當前大明朝的正規軍也基本上爛到了骨子裡,戰鬥力十分低下,真正有戰鬥力還是將領的私兵。

這個口子一開,大明朝基本上是要走上當代大明的老路,因為當代明朝末年,朝廷也是允許將領擁有自己的私兵,這些私兵往往都是將領從身強體壯的士兵中挑選出來作為自己的私人衛隊。

這些私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具有非常強悍的戰鬥力,比如明朝末年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三千私兵曾經打的蒙古人丟盔卸甲。

或許在徐澤看來,這些將領在軍中反正是也剋扣糧餉,虛報士兵數目來養自己的私兵。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讓這件事明合法化,他只要這些將領能夠率領私兵打仗就行了。

除了允許將領擁有私兵,徐澤同時諫言允許士紳豪族展開民間團練,身為試圖恢復大明朝賦稅制度的徐澤定然深知現在的大明朝財富都聚攏在士紳豪族手中,這些人寧願大明亡了也不會捨得拿出自己的財富給朝廷。

畢竟他們看慣了朝代更迭,皇帝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只要守著一畝三分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但是允許團練的政令一出,無論是忠於朝廷的封疆大吏還是想要升官發財士紳豪族都會有人坐不住,這可是飛黃騰達,增加自己在朝廷話語權的大好時機。

而對徐澤和嘉仁皇帝來說,他們隻想大明朝能拖多久拖多久。

從秦沭個人利益出發他自然是不反對將領招募私兵,也不反對民間團練,當代宋朝的嶽家軍,明朝的俞家軍,天雄軍,秦軍其本質也是私兵團練。

至於徐澤這一招險棋是能夠救大明朝還是毀了大明朝他也毫不關心,正如每個王朝末期一樣,如今的大明朝其實已經是病入膏肓,無葯可求,無論什麼政策不過是短暫續命而已。

所以對他這個穿越者而言,當前最重要的是壯大自己。

「千戶大人,你找我?」

正在秦沭思考下面的路該如何走的時候,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讓他看向門外。

「沒錯,本將找你有要事相商。」秦沭艱難地咽了口口水。

此時,一個穿著黑色鐵匠圍裙,身材壯實的女子正站在門外,正是他讓霍山叫來的柳青。

這個世界似乎對工科女天生帶著惡意,不同於生而貌美的神姬,墨家姬女不少都是相貌尋常的女漢子,而這也是為什麼墨家姬女被忽視的原因之一。

不過雖然沒有神姬的美貌,墨家姬女們卻有著靈巧的雙手和不同於常人的科技天賦。

比如被秦沭父親從倭寇手中救下來的柳青,她精於鋼的鍛造,尋山所的精良武器多是出自她手。

而且根據秦沭的記憶,柳青的天賦似乎是能夠感知鋼鐵微弱成分的差別,以秦沭的理解,柳青擁有的是能夠感知合金中不同成分比例的本領。

這種本領不如神姬在戰場上的表現華麗,但是對工業零基礎的大明等於是有了現代化的鍊鋼監測儀器。

「暴殄天物啊。」想到柳青的天賦異稟,秦沭的表情柔和起來,看向柳青的眼神變十分有愛。

不得不說,秦沭的父親在無意中真是幫了他大忙,就為這個人,他決定每年都要祭奠這位老爺子,更要為老爺子報仇,把倭寇的屎給打出來。

「千戶大人,怎麼了?」柳青的心忽然跳了一下,她還是第一次被男人用這種目光注視,油滋滋的臉也紅了,雖說她長的比較壯,但也不過是十七歲而已。

秦沭依舊面帶笑容,沒辦法,想要翻身就要靠柳青這樣的姬女了,一個柳青就有如此天賦,其他姬女們會有什麼樣的天賦真是值得期待。

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眼神有些過於曖昧,怎麼說這也是封建禮教根植人心的大明朝,柳青的面貌雖然普通,但也是正八經的未婚少女。

再說,他又不準備犧牲色相來籠絡姬女。

「哦,此次本將讓你過來是為了尋山所鍛造火器之事。」秦沭直言,在大明朝火繩槍已經在軍中裝備。

但對秦沭來說,這些火繩槍難以對付已經處在工業改革中的倭寇,想要壯大自己,同時不在倭患中滅亡,他只有升級軍備這一條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