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705章 宗教改革的迫切
「真是墮落呢!」威廉走進一座羅馬教堂之中見到那群慌忙逃竄的意大利人教士們和修女們,他們無不面色潮紅、衣不蔽體、神情慌亂,再看看他們遊樂的場所裝飾無不奢華,桌案上擺滿了精緻的美味和食物,一個個美味的高點被懸掛在空中,很顯然那些修士和修女們此前是在荒宴中縱情聲色,他們試圖咬下懸掛在空中的糕點。

「這就是教會中所謂的聖者嗎?他們的愚蠢和自負,再加上他們生活中的墮落,已經不能肩負起溝通上帝和信眾的重任了,身為羅馬皇帝的我不能坐視不理!」威廉在親眼見到羅馬教會的腐敗墮落之後,心中下定決心道。

威廉面前的場景還只是一般教士們的腐敗生活,而羅馬教宗和紅衣主教們則更是窮奢極欲,其奢侈程度是威廉所無法想像的。

每年羅馬教廷都能從歐洲各地收到什一稅、宗教稅、各修道院和主教的貢賦,封建領主的捐贈等共計兩百多萬磅銀,其中光是神聖羅馬帝國地區的什一稅就能收穫多達三十多萬磅銀,如此之多的財政收入甚至比威廉的王室年收入和諾曼王國的財政收入加起來還要多三四倍。

但即便是如此,羅馬教皇尤嫌不足,為此甚至買賣聖職,販賣聖像和聖徒遺物來搜刮民財,什麼耶穌生前睡過的稻草,什麼古代聖徒用過的驢韁繩之類,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進項還是買賣教廷聖職的收入,從主教、地區大主教,到神父等等,都可以出賣,而許多人拿錢買到較高聖位以後,再將其所轄的低級聖位也拿來賣掉,以撈回自己買聖位的錢財。

這也是為何羅馬教廷和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為主教敘任權而爭奪數百年的原因,也是為何數年前在威廉試圖掌控本國教會,大規模收回教會資產和什一稅等宗教稅的時候,當時的克呂尼派教皇利奧九世會不惜一切代價鼓動神羅皇帝亨利三世和諸多國家一起對威廉發起圍剿。

因為一旦徹底失去了英格蘭和法蘭西等地教會的收入之後,羅馬教廷的財政收入將瞬間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會使得教廷的財政變得愈發捉襟見肘,無法再供給足夠的金幣讓教皇和主教、教士們揮霍了。

當然,那場戰爭的勝利者是威廉,他通過那場真正徹底贏得了對本國教會的掌控權,將所有教會的財政收入收入囊中。

這也是為何從此之後羅馬教廷的實力一落千丈的重要原因,因為自此之後,教會的財政已經根本無法支撐起龐大的軍隊,只能依靠著諸如神聖羅馬帝國、西西裡和克羅地亞等國的力量。

然而這些力量終究不是他們教廷自身的,一旦這些國家自顧不暇,或是三心二意的話,那麼一旦威廉領兵南下羅馬,教廷便再無還手之力,這便是威廉為何能如此輕易地攻下羅馬的原因。

當初威廉還認為此次南下羅馬的軍事行動將會非常艱辛,但沒想到的是羅馬教廷的抵抗竟然會如此之弱,以至於他還未盡全力,羅馬教廷就已經匍匐在他的腳下了。

「哈梅林,關於羅馬教廷的調查怎麼樣了?很是腐敗荒淫吧。」威廉對著跟在他身旁的新教皇若望九世說道。

雖說哈梅林現在已經貴為教皇,但他對威廉的態度卻依舊十分恭敬,他對威廉自呼其名並沒有感到惱怒,反而有些親切。

「陛下,羅馬教廷的教士們出了貪腐和奢靡之外,蓄養妾室的情況也十分普遍。

按照羅馬教廷的規定,神職人員必須貞潔,不容許結婚,但這些神職人員,上至歷代教宗,下至普通教士,表面不結婚,背地裏卻蓄妾,包養情婦,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羅馬城到處都是妓院和妓女,教士們是哪裏的常客,修道院更是成了藏汙納垢之所,無以為生的女性隻好進修道院,非常淫亂,甚至有的教堂院子裏還發現了嬰兒的屍骨。」若望十世痛心疾首地向威廉彙報著他發現的情況。

正如他所言,羅馬教廷已經成了藏汙納垢之所,已經墮落為一個利益集團,他們滿嘴仁義道德,滿肚男盜女娼。基督教在理論和實踐,口號和現實之間,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背離。

羅馬教廷所高唱的唯靈主義理想和神職人員的卑劣行徑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他們一邊高唱著拯救靈魂的高調去要求他人如何如何,用宗教的權柄去審判他人,而另一邊他們的專製、殘暴、貪婪、腐敗和虛偽,已經和他們自己宣傳的高調背道而馳,這種虛偽卑劣的行徑令威廉感到無比厭惡和憤怒。

而威廉的對手克呂尼派雖說高舉著改革教會腐敗的旗幟,要求教師恪守獨身主義,但誰都知道他們的內情到底是怎麼樣的,就拿曾經的教皇利奧九世來說,他身為克呂尼派的代表人物,實際上私生活並不比其他教士們好上多少,僅僅是表面上做的乾淨一些而已。

即便懷著再高尚的目標,一旦他們掌握權力,其腐化墮落的速度也是極為驚人的,因為他們的權力根本就沒有任何限制的。

沒有限制的絕對權力將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羅馬天主教非常巧妙地在他們周圍築起了三道牆,這就是整個基督教可怕腐敗的原因。

其一是他們發佈勒令,宣稱世俗權力無權管轄他們,反而教權高於世俗權力;其二,他們掌握著《聖經》的解釋權,聲稱只有教皇才能解釋《聖經》,從而掌控了話語權;第三,如果有人以召開大公會議相威脅,他們就可以謊言回答說,只有教皇才能召開公會議。

大公會議也即是普世公會議,他們謊言並立法確立了只有教皇才能召開,因為大公會議擁有者最高的司法權和裁判去哪的關係,羅馬教廷和教皇得以掌握著至高的權柄。

這些羅馬教廷的教士們通過這竊取這三根權杖,建造起維護他們利益的高大城牆,一次保護他們在固若金湯的城池中為非作歹。

如此不堪入目的局面,是威廉和哈梅林教皇,以及所有有識之士想要改變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