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628章 以牙還牙
自己麾下的貴族封臣被挖角,還是公爵級別的封臣,此事著實令威廉顏面大失,他心中暗自下定決心,決定要報復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太后普瓦圖家族的阿格尼絲。

一直關注著神聖羅馬的帝國內部的威廉,在拿騷宮廷中廣布間諜,自然知曉此事阿格尼絲皇太后為何偏偏要挖角韋爾夫,而不選擇他麾下的兩個霍亨索倫家的日耳曼人貴族的原因。

阿格尼絲皇太后身為年幼的亨利四世皇帝的母親,在亨利三世臨終前指定為亨利四世的攝政和監護人,她所面臨的是桀驁不馴的帝國諸侯們。

為了安撫這些諸侯,不是他們串聯起來反對自己的兒子亨利四世,另選一名新的神羅帝國皇帝,普瓦圖的阿格尼絲皇太后不得不執行對公爵諸侯們的寬容政策。

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諸侯們在知道阿格尼絲皇太后的軟弱後,更是肆無忌憚,囂張跋扈。

為了對抗這些諸侯,阿格尼絲一方面任命戈斯拉爾大教堂的教務長安諾.馮.史丟茨林根為科隆大主教,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拉攏支持她和亨利四世的皇帝黨。

施瓦本公爵奧托三世、圖靈根伯爵路德維希、薩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二世等人就是它積極拉攏的對象。

但除了實力大損的施瓦本公爵奧托三世和圖靈根公爵路德維希之外,其餘人根本沒有向皇室積極靠攏,皇帝黨的力量依舊勢單力薄,以至於阿格尼絲不得不尋求國外日耳曼人貴族的幫助。

這時,阿格尼絲皇太后發現了莫裡斯.韋爾夫,他既是偉大的家族韋爾夫家族最後的後裔,又是意大利倫巴第公爵埃佐二世之子,有極大的拉攏價值。

曾經擁有勃艮第、意大利兩頂王冠,領地曾遍佈安茹、勃艮第、瑞士、巴伐利亞、維羅納意大利等地的韋爾夫家族,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尊貴的日耳曼人家族,更是數代與加洛林王朝的國王們聯姻,每一個韋爾夫身上流淌的血脈都是高貴無比的。

後來韋爾夫家族的復興也證明了這一點,百年後,韋爾夫家族不但足以和霍亨斯陶芬王朝,以及巴巴羅薩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爭雄,二分神羅帝國,甚至出過一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此時,即便它衰落了,以至於僅剩最後一名家族成員,但只要莫裡斯.韋爾夫身上背負著韋爾夫家族之名,他就有著及其重要的利用價值,利用韋爾夫家族的名號,阿格尼絲足以拉攏一大批日耳曼貴族效忠於她。

普瓦圖的阿格尼絲不是沒想過,挖角韋爾夫會遭到威廉的保護,但與虛無縹緲的報復相比,阿格尼絲更看重韋爾夫,更何況阿格尼絲皇太后也和威廉有深仇大恨。

阿格尼絲皇太后的家族,普瓦圖家族曾世世代代統治這普瓦圖、阿基坦和加斯科涅,在威廉八世時達到極盛,但隨著威廉帶領諾曼人南下法拉西,普瓦圖家族的所有領地幾乎被剝奪的一乾二淨,威廉八世也在威廉的地牢中病逝。

隨著威廉八世——普瓦圖家族最後的男丁病逝,普瓦圖家族也隨之宣告絕嗣,不出意外,等阿格尼絲和她的堂妹安絲去世後,普瓦圖家族將徹底滅亡。

如此亡族每種的仇恨,阿格尼絲皇太后根本不會考慮威廉是否會報復,或許在她看來,這是求之不得的事。

威廉速來講究仇恨不過夜,他決定聯絡聯絡神聖羅馬帝國的新貴,才被授予科隆大主教一職不久的安諾二世,與他聯合起來反對阿格尼絲皇太后的統治。

在常人看來,才被授予科隆大主教這一帝國三大主教的要職,應該對阿格尼絲皇太后感激涕零才是,怎麼會有心事和威廉勾結,一同反對阿格尼絲皇后呢?

但熟知歷史的威廉知道,這位曾經是亨利三世的宮廷牧師,與他的君主一同反對過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一世,現如今身為皇帝黨黨魁和領袖的科隆大主教,心中卻滋生著勃勃的野心。

歷史上,安諾大主教在1062年4月,也即七八年後,發動了對阿格尼絲皇太后和亨利四世的政變,一舉控制了亨利四世母子倆。

安諾大主教和他的盟友,不來梅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一同,廢除了阿格尼絲皇太后的攝政權力和對亨利四世的監護權,自任攝政王,並將亨利四世的監護權奪走。

接著,安諾大主教又不顧亨利四世的意願,強迫亨利四世與薩伏伊伯爵奧托一世之女伯莎結婚。

因此,後來亨利四世親政之後,對安諾大主教極其厭惡,試圖與自己的皇后離婚,但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二世不同意,這也是後來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爭鬥的重要原因。

科隆大主教安諾二世執掌攝政大權期間,不但試圖支持自己的教皇候選人當選教皇,更為自己的侄子康拉德謀取了特裡爾大主教的聖職。

通過安諾二世的人身經歷可以看出,此人是個權力慾望極其強盛的人,這是當時的人們誰也沒有想到的。

在此之前,安諾是個清苦的教士,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待人寬厚有禮,然而,當他成為科隆大主教後,隨著野心的不斷膨脹,為了他大主教的利益,他變成一個野心勃勃,甚至不擇手段的統治者。

不止任命他為科隆大主教的阿格尼絲看走了眼,就是其他貴族,以及皇帝黨的貴族們,也同樣看走了眼。

知道安諾經歷的威廉早已經派人關注他的情報,此人使他影響和攪亂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大棋子之一。

從佈置在安諾周邊的情報網發揮的情報來看,安諾在就任科隆大主教一年之後,明顯野心開始膨脹起來,他首先做的就是試圖佔領馬勒迪的繁榮的修道院,以挑戰帝國教堂的權威,雖然最後失敗,並引起了許多爭議。

隨後,安諾又建立了班貝格的邁克爾斯堡的本篤會修道院,以意大利的Fruttuaria修道院為藍本,很快發展成為德國克呂尼修院派改革的中心。

在利益和權力面前,接到威廉的聯絡後,很快安諾便和威廉接上了頭,雙方來往書信變得愈發頻繁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