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際文豪是隻喵》85.喵嘞個咪
訂閱比例不夠。

中古也是古,中古的華國人也是現在華盟人的老祖先。老祖先的智慧,讓現在的華盟人非常自豪。

這大概就是探究歷史的魅力吧。

很多人說,歷史中的古人再厲害和現代人有關係嗎?他們創造了什麼,和我們有關係嗎?

蕭悅的直播除了告訴眾人,有些技藝我們一脈相承,的確有關係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傳承的關係,讓我們自豪。

民族的強大除了硬實力之外,軟實力也很重要。

蕭悅看著網絡上那些民族自豪心爆表的言論,高興的眯起了眼睛。

他用貓爪子指著屏幕,對樂正元道:【你知道什麼是民族自豪心嗎?就是哪怕處於低谷,咱們也覺得老子曾經天下第一,今後也能天下第一。】

【華夏中古和近古的歷史沒有丟掉,飼主應該也知道我們華國有落後過的歷史。當華國崛起的時候,民眾看著騰飛的華國仍舊有諸多不滿。還有人不斷罵華國,跪舔國外。而從這些跪舔國外的人的言論中,偏偏也能看到咱們華夏子民的大國思維。】

【在崇洋媚外的人眼中,華國這樣比不上外國,那樣比不上外國,他們拿外國所有的長處和華國的短處比,好似華國一無是處。華國媒體也是如此,若有一項突破,定是和所有外國比。好似世界上就只有兩個國家,一個叫華國,一個叫外國。】

蕭悅還沒繼續說,樂正元就接話道:「是因為華盟……華國曾經屹立於世界之巔,所以即使華國暫時落後,我們也習慣將自己擺在強國的立場上,用強國的思維思考。所以,我們必須樣樣爭世界第一,對吧?」

蕭悅使勁點頭,貓耳朵一晃一晃:「喵!」

就是這樣!

就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也沒有發覺,自己那種心態。

華國的基礎工業要比德國強,化學生物要比日本強,福利建設要比西歐北歐強……我們放眼世界,在吐槽國家不好的時候,實際上心裏已經將自己的祖國放在了世界之巔的位置。

他生活的時候,華國是二流國家領頭羊的位置,可我們的眼睛只看得見最頂尖的一流國家,甚至是這些一流國家所有長處的綜合體。

他們罵聲不斷的同時,何曾不是一種期盼?

「沒有輝煌的歷史,就沒有這種狂妄。」樂正元擼著貓,道,「我或許有點理解系統『重塑文脈,以正史觀』的任務原因了。」

蕭悅喉嚨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他十分高興。

能讓眼睛只看得見錢和利益的飼主,明白這種玄之又玄的「精神作用」,他真的很自豪。

看著蕭悅躺在他膝蓋上,眯著眼懶洋洋打哈欠的樣子,樂正元給貓順毛的力道放輕了一些。

————————————————

蕭悅關於故宮國寶南遷的直播結束了,但小說還在繼續。

小說比蕭悅直播中細節更多,讓那段史實顯得更加悲壯和神奇。

雖然是群像劇,雖然沒有特意描寫帥哥美女,雖然沒有開掛的身手,但讀者們卻覺得情節跌宕起伏,讓人慾罷不能。

就像蕭悅在直播中說的,文物剛進城,日軍就開始轟炸。讀者們看著文字,簡直恨不得衝進書本中,和那些頂著炮火逃離的故宮人一起,將那些國寶扛出火海中。

一次次的玄之又玄的逃離,一次次和損壞擦邊而過,這些看起來彷彿都是巧合,彷彿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可這些讀者回頭檢索當初的歷史文獻,以及看蕭悅公佈的資料,知道這些「巧合」都是真實的。

「文物有靈」被刷上了臉博熱門話題。他們都討論著這些古物神奇的地方,並且期盼,文物再次有靈,再次歸來。

……

……

「看了酒鬼貓老師的直播,我去搜了一下石鼓的資料。它是最早的石刻文物,上面記載著先秦一段史實,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資料;它上面的大篆文字被稱作篆書之祖,有極高的書法價值……嗚嗚嗚,我好想看上面寫了什麼。」

「好像石鼓有拓本,故宮有展覽。不過因為那些拓本都是近古的拓本,外星盟不承認。哼哼,不過華盟威脅了一下,他們就承認了。現在是私下不承認(吐舌頭.jpg)。」

「雍正款粉彩荷蓮玉壺春瓶在華國第一屆奧運會期間展覽過,現在還有文獻資料可以證實,我寫論文時看到過它的照片,真的非常漂亮。雍正不愧是公認的審美極高的君王。」

「雍正審美的確不錯,乾隆就……故宮的各種釉彩大瓶遺失了,但外星盟還有。據說沒有故宮的那個完好精美,但是風格差不多。那個審美啊……那個熱鬧啊……怪不得近古的華國人嘲笑乾隆是農家樂審美哈哈哈。」

「但是技藝的確很高,據說燒造出來的幾率,在概率學上是不可能事件。不知道乾隆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造出這麼個熱鬧大瓶子。雍正積攢的家業都被他敗光了。」

「有錢,有權,任性的小乾子(吐舌頭.jpg)。」

「我是個俗人,我隻對漂亮的文物感興趣。我看故宮留存的文物照片,那些後妃的首飾好漂亮,流口水。」

「我喜歡那些鐘錶,真的美極了。我想比著照片找找現在有沒有仿製品。故宮文創應該有吧?」

「故宮文創有,就是貴(跪下流淚.jpg)。」

「錢不是問題。」

「拜見土豪。」

「拜見土豪+1。」

……

……

樂正元所策劃的方向很正確。在蕭悅直播和小說的帶動下,華盟開始對故宮遺失的文物感興趣,順帶也對其他文物感興趣。

他們開始自發的搜尋那些文物的資料和照片,稱讚那些國寶的巧奪天工,稱讚老祖宗的智慧,自豪華國曾經有過那麼燦爛的瑰寶留存於世,被世人讚揚。

他們了解的越多,稱讚的越多,就越發難過那些國寶的遺失。

他們想再看一眼那些國寶,想看著國寶回家,想讓那些國寶在各個星系展覽,讓外星盟的人看看,華盟不是現在才是強國,華夏文明一直都這麼厲害。

我們一直都這麼厲害。

蕭悅的成就值又上升了。這次他乖巧的從最簡單的課程學起,終於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初中學業,只剩下高中六年的課程。

按照一個月三十天算,他相當於經過了三十個月,不到三年的學習。對於擁有成人思維,和近古的大學學歷的他來說,這時間不算快了。

只是文科方面,他接受的很快。華夏文明一脈相承,文字都是共通的。只是自然科學這一塊,他真是學得貓眼發直,愁得渾身貓毛大把大把的掉。

當然,對此蕭悅說自己是季節性換毛,和被愁掉的沒關係。

我們就姑且信了吧。

又是一個月過去,小說進入尾聲,影視計劃開啟,愚蠢的蕭悅終於磕磕絆絆完成了高中學力測試,開啟了主線任務。

蕭悅覺得,自己苦盡甘來了。

當他看著第一個主線任務,他就懵逼了。

系統:正中華文脈,怎麼能不提文字?請成為書法家。

蕭悅低頭看著自己粉嫩的貓爪子。

書法家?!他這貓爪子要怎麼寫字?!系統你逗我玩呢!!

蕭悅用貓爪子推了一下眼鏡,無視大家的嘲笑,開始直播。

「上一回咱們說到了,敵寇在報紙上發佈言論,『此等寶物,由中國國家或民族保管,最為妥當,誠為當然之事。然現處政局混沌狀態中,由最近之日本民族代為致力,以盡保管責任,蓋亦數之自然也。』其吞併華國國寶的狼子野心,溢於言表。」

「山海關失守,『溯當日搶運文物出京工作,其倉皇急遽,如救焚拯溺,呼吸之際,間不容髮。』故宮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踏上了漫漫南遷路。」

「這其中有多少夫妻,父子。比如曾經在報紙上和父親馬衡辯論,堅決反對文物南遷的馬彥祥,在文物南遷時也主動請命,和父親一同踏上南遷路。」

「他們的顧慮成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後,日軍佔領北平,故宮遭劫,比如故宮中的銅缸、銅燈亭,和元明清三代所造鐵炮,都被他們搶走熔化冶鍊,製造成兵器,屠殺華國人。」

「南遷的文物在南遷過程中磨難不少。南線的文物前腳從長沙運離,後腳日軍開始轟炸長沙;北線的文物剛在鄭州車站停下,日軍轟炸導致鄭州車站燃起熊熊大火,幸虧司機果斷髮車,載著文物的列車衝出火海。西進的文物在綿陽一座橋上掉落河灘,所幸並未燒毀;又在峨眉遭遇火災,儲藏文物的倉庫差點著火……」

「戰火的追擊、生活的困苦、道路的艱難,別人為故宮人創下的壯舉唏噓,故宮人卻平靜的將其歸結於文物有靈。」

「就像是石鼓在山崖翻車,本以為會墜落陡崖時,居然神奇的在翻車前一刻從車上落在了地上,汽車墜毀,石鼓絲毫無損。這種情況比比皆是。這樣說來,的確是文物有靈。」

「但比起文物有靈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故宮人的決斷和小心翼翼才是保全這批文物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次直播,我將講解故宮人在文物南遷時所採取的保全文物的一系列方法。這些方法,或許在今日也能被借鑒。」

「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嚴密的文物典守制度,二是巧妙的文物裝箱方法。」

……

……

蕭悅開始直播的時候,平日弔兒郎當的氣場好似瞬間從小小的貓咪身軀中抽離,即使他還是一隻直立行走的,頭戴眼鏡,看上去有一點滑稽的毛絨絨的小貓,但觀眾們很少再為他那滑稽嬌小的身影吸引,而是沉浸在他所講述的內容中。

蕭悅的語氣沒有慷慨激昂,沒有明顯的抑揚頓挫。他的聲音很平靜,他只是普通的敘述一段歷史。可觀眾們聽著他那平靜的語氣,卻能感覺到他的悲傷,他的自豪。

蕭悅的感情就好像是已經快溢出瓶子的水,即使瓶口水面平靜,但是水仍舊緩慢的自己慢慢溢出,控制不住。

故宮人在得知蕭悅直播的時候,都第一時間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開始觀看直播。實在是沒有辦法抽出空的,就只能等著之後視頻放出了。

他們在看到蕭悅描述的文物典守制度的時候,心裏驚訝又自豪。

驚訝的是,這種制度,在現在博物館中也在使用。

自豪的也是,這種制度,在現在博物館中也在使用。只是從手工登記變成了機器登記。

這都多少年了?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視。

從這其中,也可看出故宮人對此次文物南遷的重視。他們的登記可不是簡簡單單一件一件的登記,而是詳細到了每個部件。

比如一件清宮的自鳴鐘,自鳴鐘的每一個部件,都會進行詳細登記,有些文物的登記多達上百條。

若不是故宮人這等精益求精,那些文物怎可能完好無損?

而文物裝箱,也讓當代文博工作者受益匪淺。

大概是因為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他們很難想像,在那個時代的人們是怎麼在運輸途中保護的文物。

蕭悅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還是石鼓。

石鼓的價值在於它表面的石皮。若是石皮脫落,石鼓就沒了文物價值。而這石皮經過風化,比絹布紙張還要脆弱。稍稍一震動,可能就會脫落。

裝箱石鼓的為後來跟隨南遷一部分文物去了台灣的莊嚴先生。莊嚴先生向北平琉璃廠達古齋的主人霍寶祿取經,在石鼓裝箱前用薄軟的綿紙浸濕水後,一點一點塞進石鼓裂縫中,然後再用濕軟的綿紙一層一層包裹石鼓,再進行裝箱。

第二個例子是雍正款粉彩荷蓮玉壺春瓶。雍正款粉彩荷蓮玉壺春瓶不說其彩瓷工藝,其瓷瓶表面的荷蓮圖,就是一副藝術價值極高的國畫。彩瓷在雍正年間,技術和藝術都達到了一個頂峰,而粉彩荷蓮玉壺春瓶則是代表雍正時期彩繪瓷器最高水平的作品,是公認的華國古代藝術價值最高的瓷器,

與其相對的,清造瓷器中還有一個瓷瓶堪稱華國古代燒造技術巔峰的瓷瓶,那就是雍正兒子乾隆帝燒造的各種釉彩大瓶,俗稱瓷母。

瓷器脆弱這個大家都知道,故宮人在裝箱時也十分為難。後來他們是打開了故宮瓷器倉庫,學習古人裝運瓷器的方法,用稻草、棉花等材料,每個樣式的瓷器,用不同的裝箱方式,將其裝箱運輸。

觀眾們看著,心裏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有些了解文物的觀眾,在彈幕和留言中科普,現在運送和包護文物的時候,也是用的這種方法。頂多天然的綿紙稻草,換做類似的東西。其內涵是一樣的。

這些包護文物的獨特方法,在中古時期的故宮人那裏就開始了,而中古時期的故宮人,又是從遠古時期的老祖宗那裏學到的。

代代相傳,代代相承。

這就是傳承。即使沒有故意去傳授,但我們仍舊將其傳承下來。

蕭悅說的是過去,觀眾們看到的是現在,是現在華盟文明的源遠流長。

講完這些之後,蕭悅又講了這批文物的結局。

日寇投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上舉行,這是太和殿廣場最後一次用於儀式。

次日,故宮人將文物分批運回故宮,並且,在故宮唱響了《故宮守護隊隊歌》。

「有些故宮人,在文物南遷時於道路中長眠,踐行了自己保護文物的誓言;有的故宮人,在果黨撤離台灣的時候跟隨部分文物前往台灣,在海峽對岸,頂著台灣人對大陸人的罵名,繼續兢兢業業守護自己的誓言。」

「即使分割兩岸,故宮文物總歸是在華夏大地上,總歸是會聚集在一起。」

「億萬斯品,羅列靡遺。靡遺既是沒有遺漏,就是完璧歸鄉。我們期盼著故宮文物再次回歸家鄉。」

「華夏人所在的地方,便是華夏大地,便是這批文物的家鄉。」

……

……

蕭悅結束了這次直播,也結束了故宮南遷文物相關的直播。他還有許多故事沒有講,比如故宮人在沿途的犧牲;比如其他民眾,例如樂山人民自發保護國寶;比如故宮文物在南遷途中,還多次進行展覽,向眾人展示華國國寶的流光溢彩……這些就在小說中慢慢講述了。

他離開了光網,趴在窗台上,貓尾巴繞到爪子前,貓腦袋仰頭看向窗外鳥語花香。

作為一個古人,來到未來真是太好了。他親眼看到了,千百年後的華夏文明,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