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為長生》章一百九十一.京城事
?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阿嚏——」

走出不遠,婀娜公主忽打了一噴嚏。

「公主您沒事吧。」

「快些走莫要著涼了。」

兩名丫鬟嘰嘰喳喳關切聞訊。

李仙緣見此,褪去長衫,想了一想,復又穿上。

「怎地了老爺?」文管家不解問。

「對她太好,若是粘上我該怎麼辦。」李仙緣緊了緊青衫。

文管家輕笑,隻覺自己這位新老爺著實有意思。不過十三四歲少年郎,心態行事卻十分老持。

「一般人都是盡量討好公主,唯獨老爺您生怕公主喜歡上自己。」

李仙緣搖頭,又是淡笑:「我風流債太多,能少則少吧。且來日化為黃土,徒留悲傷罷了。」

文管家未接話。大抵當李仙緣是在玩笑。

到了中午,李仙緣來到正廳。碩大圓桌擺滿山珍海味。菜香四溢。

兩名丫鬟一左一右與上首主位前,服侍李仙緣。

「老爺請用餐,小人先退下了。」文管家說道。

「文管家你留下吧。」李仙緣說。「正好我對新京不甚了解,多問問您。」

「……那小人卻之不恭了。」文管家行禮,小心坐在一角。

菜肴林林種種,足有二三十盤,卻只有李仙緣一人享用。奢侈至極。

「下次簡單點就好了,沒必要大肆鋪張。」

「是老爺。」

李仙緣拿起筷子,左手挽右臂衣袖,微微探身夾了一塊紅燒肉。一層油光,可肥肉入口即化,柔而不膩。

「與我說說新京之事吧。」

文官家點頭,問:「就是不知老爺您想知道些什麼呢。」

兩名丫鬟知好歹,乖巧退離,臨走前將門關上,廳中一靜,只剩下李仙緣二人。

李仙緣喝了口茶,掩嘴輕咳一聲:「太子和二皇子之間的事吧。」

文管家似早知李仙緣要問此事,開口說:「皇上年愈壯年,但因五年前那一事,身體每況愈下,不得不早早為立太子選皇儲做準備。太子是出生時被聖上所立,被寄予厚望。而王爺小太子幾歲,同樣後來居上。被視作太子最有力競爭人選。」

五年前那一事就是舊刑部尚書家中失火,家中數十口人命,唯尚書幼女苟活,也就是司徒嫣然。

此案來得蹊蹺,便是五年後的今天也未能查明原因。

太子與二皇子本無爭執。只是不知何時,坊間開始傳言二人暗地相爭無數次。且愈傳愈廣,很快便傳到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本以為皇帝會勃然大怒,找出挑撥兄弟二人輕易殺雞儆猴。豈料皇帝毫無反應,似不知情般依然如初。

百官不是傻子,略微一想便明白了。皇帝這是有意放任不管,任由兄弟二人相爭,看誰更有資質得這皇位。

一些識得眼色的,趁此時站隊。而一些機警的。以為是皇帝有意試探,故不出聲。直至過去數月,兩系漸漸成形,皇帝仍視而不見。剩下那些便再坐不住,紛紛戰隊。

如今滿朝文武百官,被太子和誠王一系的瓜分差不多。唯有寥寥幾個中立,死忠與皇上的。

太子意圖不知,但文管家言,誠王本對太子之位無意,完全是由那些大臣慫恿,趕鴨子上架推到前端來。如今形式兩人剛剛持平。太子一系官員雖多,可二皇子一系有三公之一周太師。

他沒有隱瞞,甚至連些隱蔽私事都告知與他,想來誠王有意如此。

文管家又說:「您剛入京,因此知道人還不多。等過些時日,拜訪您的就該絡繹不絕了。

「來拜訪我?」李仙緣詫異。

六品侯,一個不大不小的封位。在外能與一府知府平起平坐。可若放在京城,就有些捉肘見底了。

換句話而言,每日早朝文武百官,就沒一個低於五品的。區區六品侯,都不夠資格參加早朝。

文管家笑道:「大人這就妄自菲薄了。您做出數首異象詩,兩首氣象詩。甚至坊間傳言您還做過一首鬼神詩。而您年僅十三。如此博才多學,自然前途無量。那些官員自然擠破腦袋來見老爺您。而且想來太子那邊也不會就此罷手的。」

「那便替我張榜,長途跋涉身子不適,暫不見人。」李仙緣果斷說。他來京城是為欽差一事。應付官員什麼,他實不想去做。

「就怕老爺您身不由己啊……」文管家請搖頭苦笑。

李仙緣頷首。他也清楚,自己投身一團渾水之中,又怎能置身事外。只能儘力躲避。

「老爺,您若不想應付,這幾日應酬小人能暫且為您推下。不過四日後的冬至節,您最好去上一趟。」

冬至大如年。書有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

民間百姓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天地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故民間百姓聚餐祭祖。而王公貴族乃至皇室,都要舉行祭天大典。

泰山是理想祭拜之地。可惜那在楚國,皇帝總不能勞師動眾跑去他國,與楚國皇帝一齊祭拜。故每年十一月廿三,皇親國戚與文武大臣都會去萬花園祭拜,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故去詠春。

且不止皇親國戚與文武大臣,黎明百姓同樣也可前往萬花園。只是他們足跡僅限於萬花園外院,內院是萬不能踏足的,那是皇帝與滿朝文武所呆之地。

「誠王那日也要去嗎。」李仙緣問。

「自然。」文管家道。

「誠王希望我那日也去?」

「當然。」

李仙緣頷首。既然如此,去去何妨。且誠王如此,多半是想在皇上面前引薦自己。

用過午飯,李仙緣身上批了件厚衫,庭院閑逛。

文管家辦事破快。李仙緣上午方說,此時方午後,就見園中花草被拔去,換上本地植物。枯枝與遠處房簷雪蓋呼應。

三日匆匆而過,來拜訪人不少,都被文管家攔下。他們認得文管家是誠王府上的,因此不敢造次。而那些拜帖都被文管家上呈給李仙緣。

通政司參議、內閣侍讀、國子監司業、按察司經歷、太行寺丞。細細看去,可分出解釋誠王一派系。太子之人寥寥無幾。說起來,李仙緣來京他不可能不知,卻到現在也沒動靜,頗為平靜。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