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一百六十章震懾人心
李元利道:「大興軍歷來年底都是雙餉,你們剛來,就發一個月餉銀過年吧,也不用再行預支。」

屠汝銘兄弟倆鄭重地拱手謝過,白可俾領了令,便帶著他們二人往城外軍營,一邊走一邊說話:「入了軍中都是自家兄弟……」

轉眼又過了春節,湖南境內的清兵早已被清掃一空,大多數百姓也回到了家裏分到了田地,只等開春便可以領種耕作。

只要有地種就有收穫,就再也不會餓肚皮!生活又有了希望,百姓們臉上也有了笑意,李元利也閑了下來。

湖南現在也跟當初四川一樣,人口少而田地多,李元利便準備開春後讓大興軍士卒全部去屯田。

雖然四川有糧,但運送過來實在是太遠,路上也要消耗不少,況且湖南氣候濕潤,物產豐富,被稱為「魚米之鄉」。這樣一塊寶地不利用起來,豈不是太過可惜?

讓將士們放下刀槍去種田,李元利這也是迫不得已,好在時間不會太久,最多也就是春耕個把月的時間,不會影響新兵的訓練和接下來的征伐。

湖南一片安寧,而緊鄰湖南的江西以及更遠的浙、閩、粵等地,卻恍如平靜的海面上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

順治十年十月二十二,大興軍攻破長沙,陣斬滿洲定南將軍阿爾津及其麾下數千滿兵!五省經略洪承疇及其幕僚、麾下將領五百餘人被俘,洪承疇被剝皮揎草,其餘將吏也被開刀問斬,首級傳示川、黔、湘三省!

這個消息猶如颶風一般向四面八方颳去!僅僅隻過了半個多月,東虜江西巡撫蔡士英便得到了這個消息。

此時的他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長沙距南昌僅僅只有七百餘裡,若是大興軍繼續東進,江西鐵定不保,到那時自己豈不是要步了洪承疇後塵?

明知凶多吉少,卻還不敢跑!妻兒老小全在京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可沒有洪承疇那份無情,只要自己能夠活命,管他親人是死是活!

可一想到剝皮揎草,他身上各處都似乎都麻癢起來。

還是先向朝廷告急!若實在事不可為,再見機行事,往九江、安慶等地一步步地退卻,務必要讓朝廷抓不到把柄拿他問罪。

他馬上到書房坐了下來,命小廝伺候好筆墨,先給頂頭上司兩江總督馬國柱寫了封求援信。

「今歲十月,川中巨寇小李賊糾眾十萬進犯長沙,……閣部殉國,官兵盡歿,湖南盡歸賊手……江西兩鎮,兵隻三萬且分守各城,南昌僅七八千人!若賊東來,何以為拒?」

「懇請督撫大人馳兵以援,以免江西局勢糜爛,愈發不可收拾……」

寫好這封信,再寫了奏摺,原本要派信使急送,然而抬頭看看窗外大雪紛飛,也隻得強自按捺下來。

這樣的天氣,道路哪會暢通?看這大雪,路上肯定已經積得不淺!

蔡士英把凍僵的雙手放到炭火上搓了搓,感覺烤得暖和了,便要命人去請師爺馬慶來一同商議此事。就在這時,卻見剛才伺候筆墨那小廝推門走了進來,報說師爺馬慶求見。

蔡士英任江西巡撫兼提督,節製南昌、九江二鎮,統轄撫標二營,且還兼轄南昌城守一協兵馬。所有權利都被他一把抓了,辦起事來自然得心應手。

但有好處便有壞處,那就是碰到事情沒人能替他分憂,也沒人替他頂鍋!好在還有個師爺能夠商議一二。

那馬慶進得書房來,見撫台大人愁眉深鎖、憂心忡忡,但他卻沒有象以往那樣關切地詢問,而是深作揖直接說明來意:「大人,學生是來辭行的。」

「學生家中老父病重不起,昨日託人帶了口信,要學生立時回家盡孝!年關將近,學生思父心切,故此不敢再行耽誤,還請東家能夠允準!」

過了好一會兒,蔡士英才反應過來,原來這狗東西也得了風聲,這是想要逃跑?他可是聽說洪承疇的幕僚一個都沒跑脫,被大興軍捉拿後全都砍了腦袋。

「這許久來從未聽說過爾父染疾,為何突然間便病重不起?」蔡士英心中有氣,話語中也帶了幾分不滿。

「只是受了風寒,但因年事已高,故而病情甚重!」

蔡士英無可奈何,這師爺一職本就是他私人拿銀子聘的,又不是朝廷命官,人家不想幹了要辭職,他這個僱主也沒有理由不讓人離開。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何況他們還只是雇傭關係?但蔡士英卻不想讓他如此輕易就離去,真當巡撫衙門是酒樓客棧,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既然你思父心切,又是將近年關,本府也不能不讓你回家盡孝。」

「這樣吧,本府予你一月之期,大年之前必須回府理事,再賞你十兩紋銀,也好置辦些年貨。記住了,大年十五之前,必須回府!」

「若逾期不至,誤了軍機大事,你可吃罪不起!」蔡士英仍然負手而立,只是話語之間,已沒有了往日如同春風般的和煦。

馬慶告辭出了府衙,又氣又急,心中咒罵不已。原本想借口老父病重脫身,可蔡士英竟然不放他走!

這狗官平時一副禮賢下士、關心體貼的樣子,可到了這種關鍵時候,明明知道留下來就是個死,他竟然想拉著自己陪葬!

他老家安慶府如今也在清廷治下,離南昌本就不遠,若是悄然遁去不回,那蔡士英一紙公文,家中父母妻小定然要跟著遭殃。

馬慶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了一會,思來想去卻沒有對策,眼看雪漸漸停了下來,便找了一個小酒館準備喝上兩杯禦寒,等明日還得先回家一趟,過了年再作打算。

南昌為江西首府,人口眾多,東虜未入寇前高達數十萬人,永曆二年金聲桓、王得仁起兵反正,清軍攻破南昌後,大肆屠戮劫掠,城內百姓十不存一,蔡士英駐節南昌後,方才慢慢恢復了些生氣。

此時小酒館內只有寥寥數人,天氣寒冷,進門左側的櫃枱旁燒了一個火塘,掌櫃和兩個商人模樣的客人正坐在火塘旁那張八仙桌旁喝酒。

馬慶進得屋來,找掌櫃點了兩樣小菜一壺酒,便也在火塘旁坐了,默默地喝酒吃菜。那兩人正在低聲說話,見來了一個身著儒衫的讀書人,便都閉嘴不言。

馬慶也不理他,喝一口店家自釀的米酒,又吃了一口菜,卻是味同嚼臘,看著火塘中「嚓嚓」作響的火苗,心中卻是煩躁不已!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世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明明自己只是想混一份餉銀養家餬口,又沒招誰惹誰害誰,卻要冒上被砍頭的危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