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鞭長莫及
劍州現在雖然也算得上繁華,但和重慶比起來還是要差不少,如果在劍州買不到合用的藥材,那還得趕緊下重慶,他已經不敢在這兒耽擱。

明朗連忙跑出去傳令,剛走出去卻又返了回來叫道:「大帥,他們回來了!好象抓了不少賊人。」

李元利快步走出客棧往驛館方向一看,就見尤烈、栓柱他們一身泥水地大步走了過來……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離大木樹驛遇襲已經過去了幾天。

事情已經水落石出,鮑有才、於彪盜賣軍火,又同郝搖旗部下總兵張大盛、孫可望部下參將衛儼密謀發動了大木樹驛襲擊,其中牽涉到江油關、劍門關、葭蔭關多名將領。

這些將領全是郝搖旗舊部和保寧之戰後投誠的南明軍,郝搖旗和孫可望派出的細作在千方百計打探到這些人的下落之後,便採取拉攏腐蝕、錢色引誘等各種手段,最終使得這些人鋌而走險,犯下大逆不道之重罪!

他們或參與此事,或為於彪通風報信,致使李元利麾下親兵傷亡近百人,一得到於彪和鮑有才的口供,李元利便立即安排特勤大隊的士兵分赴各關拿人,爭取不讓一人漏網。

同時要捉拿的,還有軍情司廣元、劍州等地負責人,他們雖未直接參與其事,但卻收受賄賂,對其他勢力派來的細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終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也是罪在不赦!

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後方的將領卻和外人勾結起來挖大興軍的牆角,更令李元利氣憤的是,自己沒有去收拾郝搖旗和孫可望,他們反而來覬覦自己的大後方。

自己苦心孤詣地經營四川,可不是拿來給他們糟蹋的。

這事情不能再拖下去,要不然大興軍在前方和韃子拚得你死我活,到頭來卻被這兩個狗賊在後面打悶棍,無論他們成不成事,想一想都不能忍。

在攻取南京之前,必須先解決這兩個狗賊!

正想得入神,一名親兵卻進來稟報:「大帥,吳子正軍長求見!」

「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風塵僕僕的吳子正走進房來,遠遠便跪倒在地道:「大帥,標下有罪,請大帥責罰!」

駐守葭蔭關和劍門關的兩個旅原來是劉永昌麾下,但李元利進湖廣時便將整個四川的軍務都託付給了吳子正,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實在是難辭其咎。

但要真正細說起來,吳子正也是遭了無妄之災。

這個年代道路交通極為不便,哪怕大興軍入川後大力修路,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貫通全省。

吳子正坐鎮重慶,而重慶到廣元足有千裡之遙,光跑一趟就要一兩個月,他如何能夠隨時掌控下面的事情?

邊遠地方的官吏和將領隻手遮天、欺上瞞下、為害一方的事情時常發生,交通和通信不便是最大的原因。

李元利當然知道其中的緣由,也知道吳子正對他的忠心。

「起來吧!難道你還想搞個負荊請罪?」

吳子正站起身來囁嚅道:「大帥……標下枉負您的重託!」

「發生了這種事,不光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不過亡羊補牢未為晚,我已經下令劉司長和高信回四川來,接下來咱們就要對地方和軍中進行一番清理!」

「大帥,聽說這次孫可望和郝搖旗的人也參與了襲擊?」

「不錯!」說起這事李元利就一肚皮火,「這兩個狗賊真是壽星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家裏清理乾淨後,咱們就去掀了他們的老巢!」

「大帥,征伐孫、郝二賊,標下願為前鋒,立些功勞好將功補過。」吳子正又拱手道。

「說這些還為時過早,起碼也得開了年之後才行。」

現在馬上就進冬月,雖然李元利已經下令高信的十一、十二師和劉體純麾下三個師開始行動,但一來一回最少也要一兩個月,想快也快不起來。

交通靠走,通信靠吼,沒辦法,就這條件。

「重慶那邊情況怎麼樣?」這是李元利最大的擔憂,畢竟劍門關、葭蔭關和江油關的將領都成了這樣子,讓他不得不懷疑四川駐軍的整體情況。

「大帥,標下敢以性命擔保,重、敘二州以及豆沙關的將士絕對沒有問題!」

吳子正既然敢拍著胸脯說這句話,那說明一切還在掌控之中,況且若是那邊軍中也有問題的話,孫可望麾下那名參將也不可能逐臭蒼蠅一般趕到劍門關來。

這可不是遠了一星半點,而是足足上千裡路!

現在大興軍在四川的駐軍,除了各州府的備軍之外,便是南北兩面各關卡的守軍佔了多數,如今雖然劍、葭、江三關出了問題,但因為他發現得早,形勢並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如此便好!子正,你在重慶對軍情司的情況有沒有了解?」

「大帥,軍情司一向是周司長負責,標下從來沒有問過他們的事情。」吳子正想了想又說道:「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吧?」

「就算沒有大問題,小問題也肯定少不了!不過我已派了戴軫去徹查此事。對了,周勉的軍情司司長一職已經被免除,這事我在夔州時便已經令人發文到各地通知,你沒收到消息?」

「沒有收到!」

李元利抹了一把臉,感覺很是無奈,這通信效率特麽的太差勁了,要真有什麼急事,跑死幾匹馬都來不及啊!

還是電話好啊,沒電話電報也行!可現在連電線都沒有,更別說電池、電磁感應器這些發明電報的基本條件。

有線電報機的原理簡單得要命,要是給他幾年時間,他肯定能把這東西搞出來,但他實在是沒有時間。

李元利回憶了一下後世有線電報出現之前的通信方式,似乎只有驛站傳遞比較現實。

明代的驛站已經非常發達,各條幹線道路上每二十裡就有一處,同時還設立了遞運所專門負責貨物運輸,李元利的便宜乾爺爺李自成當時便是一名郵遞員。

這些年來各處驛站都被廢棄,大興軍進四川後,才將幾條主要幹道上大的驛站重新設立起來,但很顯然還是太少,效率不高。

短時間內搞出電報根本不可能,看來得把所有驛站都恢復起來才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