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十七章土兵
李元利心頭暗喜,臉上卻不露聲色,還輕輕皺了皺眉頭,趙長順瞟眼一見,連忙上前跪在地上說道:「大帥,都是小的說漏了嘴,請大帥責罰!」

「軍機之事,怎可在外面胡言亂語?這次念你初犯,便繞了你這一回,若有再犯,定要數罪併罰!」

趙長順連忙謝恩,等一套戲都做足了,才惴惴不安地躬身站到一旁,向松見此情景,又跪了下來道:「元帥,不幹長順兄弟的事!只是我等心急了些,如果要責罰,就請責罰我等!」

「此事不用再提!」李元利揮了揮手,「剛才你說想到軍前效力,到底是怎麼回事?本帥麾下十萬精兵,可不差你們那千把人。」

「元帥恕罪,咱們其實……其實只是想賺些餉銀。我等都是窮苦百姓,這次隨文相國護衛中軍,自已倒是能夠吃上飯,但卻拿不到一文銅錢,家中上有爹娘下有妻兒,卻都沒有吃喝,這才想進大興軍中拿份餉銀來養活家小。」

「當兵吃糧拿餉銀,這倒是天經地義。不過咱們大興軍馬上要打仗,這銀子可是要拿命來換的!」

「元帥,這些咱們都知道,要是怕死,就不會來賺這份餉銀!不過如果在戰場上戰死了,有沒有燒埋銀子?」

「如果你們真有心進大興軍效力,餉銀肯定不能跟軍中原來的士兵一樣,但如果受傷咱們包醫,死了還有撫恤,這倒是一樣的。」李元利故意頓了頓,「原來的士兵月餉一兩二錢,吃喝都隨軍中,每年春冬各有一套衣裳,甲杖刀兵都統一發放,打仗死了的發撫恤銀二十兩,殘廢的十五兩,如果立功,再按功賞!」

「你們剛來,月餉就算一兩,其他撫恤都一樣,等打完這仗,如果你們還願意留下來,就跟咱們的士兵待遇一樣。但我醜話說在前頭,既然入了軍中,就得守我的規矩,不能怕苦怕難、作戰時畏首畏尾,如果不守軍法,吃了虧別來找我!」

「多謝元帥!」向松等幾人聽得除了餉銀外還有這許多東西發,而且死傷後也有銀子留給家小,又「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咱們土家人都是好漢子,絕對沒有怕死的!上山打獵的時候,只要碰到豺狼虎豹,哪次沒有性命之憂?要是都怕死那日子還過不過了?再說以後咱們就是元帥的兵,元帥指哪咱們打哪,絕對不給元帥丟臉!」

李元利見效果已經達到,連忙上前親熱地扶起幾人道:「以後都要在同一口鍋裡攪馬杓,那就是咱們大興軍的兄弟,不用老是跪來跪去。」

過多的話他也不想多說,只要以後進了大興軍,思想工作做起來更加容易。

「你們入大興軍的事情,咱們先不張揚,等以後你們把家人接來,那時沒了後顧之憂,再正大光明地為大興軍效力!明日你們就開始訓練,餉銀也從明日就開始算起!」

「元帥為我等安排得周詳,我等感激不盡,只是還有一事要求元帥,請元帥恩準!」

「只要與軍法無關,儘管說來我聽。」

「不關軍法的事。是屬下等在家中也有不少親朋好友,如今春耕已過,馬上就要青黃不接,屬下想把這些人叫來軍中,讓元帥賞碗飯吃!」向松不好意思地說道。

「這些人能當得了兵嗎?」

「都是青壯!當兵打仗肯定都沒問題!」

「那我準了!」李元利心中暗自高興,「不過你們一走而空,就不怕田旗頭和文……文相國著惱?」

「那田波就是個沒用的,連他自已旗下的兵都不願意跟他,文相國更是管不到咱們。再說咱們又不全部回去,只要有一兩百人回去,就能把事情辦好了。」

「好!這事我準了,只要是敢戰勇猛的,我都歡迎!」李元利笑逐顏開,雖然這段時間也不斷有小股人馬來投,但象土家人這樣的卻不多,人既老實,又勇敢善戰,訓練完了就是好兵。

「以後好生訓練,只要你肯學肯乾、有能力,在大興軍中就有用武之地!現在你們人少,還不能夠自成一軍,只有先打散了分到各軍中。不過等咱們攻略四川之後,就專門成立一支土家軍!把那些欺壓老百姓的土司和地主老爺都給幹掉,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幾句話就說到向松等人的心坎裡去了!土家族現在還是以農奴製為主體,種出的糧食大多都歸了土司和地主,生活主要來源仍然得依靠狩獵、打漁和採集野菜野果,就這樣還得承受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農奴們和土司貴族的對立、仇恨從來就沒有減弱過。

加入大興軍,說不定以後真有機會幹掉那些土司老爺,能夠過上好日子!幾人眼中都多了一絲希望。

「願為元帥效死力!」幾人又轟然跪倒,李元利則哈哈笑得爽快。

「我的山地師有了!」自從這一千名土兵來到大興軍時開始,李元利就命將士們善待這些土兵,示好、拉攏他們,如今終於見了成效,這是個良好的開端,他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大批的土兵會投到他的麾下。

…………

自從決定大興軍入川之後,李元利其實也有些緊張,遠不是劉體純等大興軍將領看上去的那麼雲淡風輕,但他一直沒有表現出來,在這個時候,如果連他自已都沒有信心,那麼對大興軍的士氣絕對是一個濃重的打擊。

他在擔心一旦戰事失利,自已塑造出來的「仙人弟子」的形象瞬間崩塌,後果絕對會非常嚴重,說不定大興軍又要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自已要想東山再起,難度不知道大了多少。

現在的大興軍,說起來是有十萬之眾,但經過訓練後戰鬥力到底如何,沒有經過實戰,誰也不敢斷定。

雖然他「發明」出了燧發槍,並且還「發明」了各種水力機械,但因為時間和人力的關係,目前新造和改造出來的燧發槍還是不到一萬支,就是這一萬支燧發槍和不斷造出來的新型火藥,才是李元利能夠倚仗的東西。

其實最關鍵還是人的問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