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十二章計劃
燧發槍所使用的彈簧鋼,是曾舉得到李元利的指點後煉出來的,方法參照了「蘇鋼」的冶鍊。那就是採用「生鐵淋口」法,也就是所謂「吃生」,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用融化的生鐵水來澆淋熟鐵,等到兩者都融化時,再出爐進行鍛打,由於高溫的生鐵水和熟鐵中的雜質起氧化反應,很容易就能除去渣滓。所冶鍊出來的鋼已經相當於現代的工具鋼。

其實「蘇鋼」冶鍊法最遲在明朝中期以前就已經在安徽蕪湖盛行,但由於這種鍊鋼技術珍貴,都是父傳子、師傳徒,所以外人只知道有這種鋼而不知道冶鍊方法。

當時掌握了這種鍊鋼技術的煉鐵世家,無一不是富甲一方。

不過這種技術火候確實很難掌握,非常考驗鍊鋼師傅的水平。曾舉哪怕有李元利的指點和在大量的材料供應下,也是經過了成百上千次試驗才掌握了最好的冶鍊時間,換了其他人,哪有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多的材料供他揮霍?

中國古代的鍊鋼技術已經很先進,就是由於以上原因和頻繁的改朝換代,造成很多技術失傳,現代曾經出水過一隻明代船錨,經測定其材質已經和現代的的特級鋼差不多。

燧發槍不能大量裝備,主要還是槍管的問題,雖然曾舉已經用蘇鋼製造出鑽頭來鑽槍管,但是水力鏜床還在完善之中,效率極為低下。不過有李元利提供圖紙和思路,所缺的只是時間而已。

開春之後,年前被孫可望襲擊裹挾去的大順軍士兵陸續逃了出來回到興山,再加上來投靠的流民,大興軍的人口又多了很多,部隊也整編成了三個軍。

人口的增加帶來的是糧食的壓力,幸虧竹山銀礦挖出了金銀,工務司尋找銀礦的人在山溝裡找到了一個現成的金銀礦,是以前有人開採過的。這也就證明了山民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施州衛成了大興軍最主要的糧食來源地,換走的是新冶鍊出來的金銀,見到這種情況,李元利將謀取施州衛的計劃又向後推遲了兩年,只要他們不給大興軍添亂,又能提供糧食,就讓那些土司再逍遙幾年也沒有什麼。

香溪河響灘這一段,是兩河合龍的地方,河面寬闊,兩岸地勢也比較平坦,如今方圓幾裡的地方都被大興軍修建成了一個個的軍寨,連河面上也裝上了鐵柵欄。

離河邊不遠的地方,是一個不大的院子,裏面有兩棟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它們使用了大興軍工務司最新出廠的水泥,一些受力的地方和四角還用上了鐵條,十分結實。

這就是李元利新建成的元帥府,高夫人和黃氏也搬來和他住在一起,此時他正在辦公室裡,一邊努力回憶硝化甘油炸藥的具體制造過程,一邊用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大帥,軍務司劉司長要見你。」祁金彪敲了兩下門,然後推開門叫道。

「請他進來。」

「元帥,好消息!」話音剛落,劉體純便走了進來,不等坐下就說道,「剛得到細作傳回來的密報,王光興已經被吳三桂封的夔州總兵盧光祖攆走,而盧光祖現在又隨吳三桂南下川南,現在夔州兵力空虛,正是咱們取而代之的時候。」

打探四川情報的工作從來沒有斷過,吳三桂和劉文秀雙方的情況,大興軍都隨時掌握,李元利從茶壺裏給劉體純倒了一杯水,這才說道:「二虎叔,咱們要動起來了!」

李元利對於收取四川也是滿懷期待,前世張獻忠江口沉銀傳得沸沸揚揚,他也不止一次看過相關報道,如果大興軍攻取四川後,把江口沉銀撈出來,只要有這些金銀,再招撫民眾休養生息,最多三年,四川就能成為自已最穩固的大後方。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吳三桂實力還在,只要咱們在這時候拿下夔州,吳三桂絕對會調轉頭來全力對付咱們!」李元利用手指頭敲了敲面前的辦公桌,顯得很是胸有成竹。

「吳三桂搶了四川,孫可望肯定不會甘心,應該很快就會做出應對,我估計他會派劉文秀再次入川,到那時才是真正的龍爭虎鬥。只要劉文秀一開始攻打敘、瀘二州,吳三桂就不可能輕易抽身出來,那時才是咱們取夔州的最佳時機!」

「不過從現在開始,咱們就要開始做各種準備工作了。我已經做好了詳細的計劃,你立即召集師以上的將領,咱們開個會,作具體部署!」

這份計劃他準備了很久,但先前因為時機未到,他也就沒有多說,如今卻是讓大興軍的將領知道的時候了!

「好!我立刻派人去通知!」劉體純大聲把他的親兵叫了進來,讓他們去通知各將領到元帥府來開會。大興軍在各地的駐軍,都是以旅為單位,師以上的將領都在興山,進行最後的軍官培訓,旅以下的軍官則是輪換培訓。

一個時辰後,各部將領終於全部到齊,李元利看著坐在下面的將領,心裏也是頗為滿意,經過半年多的培訓,將領們終於有了幾分後世軍官的本領和氣質,這也是因為這些將領本性還算不壞,也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上,以大順軍余部為主力的夔東十三家,全盛時期兵力超過了二十萬人,而且除了郝搖旗和王光興、三譚部外,其餘幾家在當時都算得上是軍紀較好、戰鬥力較強的部隊。

現在的大興軍共三個軍九個師,加上非戰鬥人員共有九萬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哪怕是現在拉出去,也能有一爭天下之力。

但李元利還是不願意現在就和滿清或者孫可望硬扛,在沒有保持絕對的優勢之前,他不想犧牲太多人。明末連續幾十年的動亂,已經對中國造成了太多的傷害,能夠多剩下幾個人,以後自已也好用不是?

對於滅掉滿清繼而統一全國,李元利並不覺得這是多困難的事情,無非是多花點時間和精力罷了,多保存點元氣,放眼世界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