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十三章任務(三)
「不過,我學會的這些東西,已經盡夠用了!只要咱們齊心協力,何愁大事不成?」

「候爺,你到天兵中去歷練了?他們用什麼來打仗?是法寶嗎?」

「候爺,你會不會飛?」

「候爺,你怎麼不帶點仙兵回來,會千裡取人頭的那種,呼一聲就……」

幾人如同好奇寶寶,問題不斷,但李元利很有耐心,順帶顯擺一下後世的見識:「仙人打仗當然是用法寶,最簡單的也叫槍,但是比咱們營中的鳥銃強了百倍不止。這種槍我也會造,關鍵是沒材料。」

「最厲害的法寶能夠飛行兩三萬裡,一次攻擊就能殺死幾萬人!」

「我還坐過能在天上飛行的叫做『飛機』的法寶,一個時辰就能飛兩千裡!」

「我還用過一種叫做『手機』的法寶,能夠和萬裡之外的人說話……」李元利沉浸在回憶中,一旁包括老神仙在內的幾人卻全都陷入了癡獃狀態。

幾人正聽得如醉如癡,李元利卻突然停了下來,李蓋央求道:「候爺,再給咱們講講!」

「我雖然隻昏睡了兩天,在仙界卻過了三十年,一時半會的哪兒能說得完?以後有時間了再慢慢說給你們聽!」李元利見天色已經不早,又吩咐幾人道:「先去吃飯,吃過飯後早點歇息,明天一早出發,各執其事,大夥都爭取回來過年!」

「子正帶五千兩銀子,其餘的都由老神仙和高信帶上,等會去老營找太后領取。」

「從明天開始,成立教導營,由我暫任總兵,劉永昌兼任副將,練兵期間,全營將士自總兵以下,都要服從教導營的教官指揮,違者軍法從事!」

「教導營首任教官,由我親自訓練,各營選悍勇者、忠誠者、識字者經考核後入教導營!名單今天晚上報上來。各級將官全部參加訓練,但不列入教導營教官名錄。」

「明天外出公幹,吃用算公帳,每一筆花銷都要記錄,自已私人用度,以後由軍餉中扣除,大家切記,不可貪默公帑!」

「候爺,咱們從來沒有發過軍餉,你怎麼扣?」高信嘿嘿笑道。

「那是以前沒辦法,銀子必須留著以防不時之需!現在不同了,等全軍安定下來之後,就把咱們自已的產業搞起來,到時有了銀子進帳,就開始給將士們發軍餉!」

「開春之後,咱們就挖礦煉鐵,開井煮鹽,這些都是來錢的買賣,能賺多少銀子,就看你們這一趟出去能拉多少人來了!」

「候爺,您就瞧好了,咱們保準把事情辦得利利索索,這趟出去,是糧也要,人也要,牛馬牲畜全都要!哈哈!」

李元利今天所言所行,被高信等幾人看在眼裏,都覺得大順軍興旺是肯定的事,有了前景,人就有了動力,都想下力氣把事情做好,也好得候爺看重。

老神仙笑眯眯地看著幾個年輕人說笑,心裏也很是滿意,說不定先帝沒做到的事情,元利這小子還真有可能做到!

李元利安排妥當,王拙等四人便告辭回營。走出營帳,幾個臉上已經沒了原先聽天由命神情。人一旦有了希望,心態自然也會產生變化。

「三位哥哥,候爺這是準備要乾大事啊!」高信話多,見其他三人都似乎若有所思,便首先提起話題。

「難道你們看不出來?候爺已經不是原來的候爺了!先帝爺果真是天上星宿下凡,可為啥這麼早就升天了呢?連仙人也能指使得動!」王拙有點激動,連說話都語無倫次起來。

劉永昌已經三十多歲,在四人當中年齡最大,平日裏也是個穩重的人,但現在話也多了起來:「仙人術法真是高深莫測!這麼短短兩天時間,就能讓候爺學到這麼多學問,也不知候爺以後能傳給咱們幾分?」

「先帝爺沒忘記咱們,大順軍這回總算是有望了!」吳子正合攏雙掌虔誠地拜了兩拜,「要不然依候爺原來的性子,和咱們一樣過一天算一天的,以後結局如何,還真是不得而知!」

三人齊齊點頭,劉永昌把手一揮道:「回去好好睡一覺,以後好好辦差!說不定咱們也有建功立業的時候!」

…………

湘鄂交界處的群山中,此時正有一行人頂風冒雪艱難地行走,領頭的是名男子,年約三十開外,走在第二位的卻是一名老漢,後面還有一位年青婦人和兩個二十來歲的伴當。

這老漢穿著一身灰色儒衫,雖然看上去年齡老邁、手拄拐杖,但卻一步一步走得極為穩健。這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南明永曆朝廷的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書,總督川、湖諸處軍務文安之。

除了東閣大學士外,後面的幾個職務都是他自請往夔東督師後永曆帝獎賞的,沒有實權,只有一個名義。永曆朝廷本就名存實亡,永曆帝能夠給他的支持也只能是這些惠而不貴的東西。

原來他帶在身上的還有永曆帝給夔東諸將的公侯爵詔書及印信,但是在路過貴州都勻時,被孫可望命人給攔截了去,連人也被軟禁了幾個月,然後才把他送到湖廣,不讓他到貴州來。

這時孫可望已經開始把永曆帝遷到貴州安龍,文安之在湖廣人生地不熟,吃了不少苦頭,隻得悄悄地回貴州,準備到安龍去找皇帝傾訴,可孫可望這個不講理的,又把他抓了起來,隨便安了個罪名,發配到畢節衛去當老兵。

又苦熬了半個月,文安之終於找到空子溜出畢節,帶著第五門小妾陳氏、第四個兒子文德峰以及兩名伴當,一路過遵義、安化(今貴州德江縣)、散毛宣撫司(今湖北來鳳縣),終於要到他老丈人的家——容美土司了。

吃了這麼多苦,也不是沒有來由,文安之在順治七年被拜為東閣大學士主持朝政,其實也沒什麼實權。這時孫可望派了使者來請求朝廷封他為秦王,本來也是個虛名,人家實力在那兒,封不封王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文安之就是不答應,這就結下了仇。

後來桂林被清兵攻破,永曆帝逃到貴州,孫可望把他安置到只有百十號人的安籠,自已在貴陽設立小朝廷,設了六部,仍然讓文安之為東閣大學士,但文安之不幹,這使得孫可望更為惱怒。

有這些事在前面,孫可望讓他吃這點苦,也完全說不上過分,要是換了他義父張獻忠,早就砍了他的頭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