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十八章出征
南明軍雖然困不住吳三桂,卻如同餓狼一般緊緊地跟在他身後,時不時地就撲上來啃一嘴!

「收旗!」吳三桂伏在馬上,轉頭看了看後面不斷撲上來的明軍,無奈地對掌旗的士卒下了這道命令。

「王爺不可!」旁邊楊珅卻轉頭對吳三桂叫道,「帥旗一倒,大軍頃刻潰散,就算咱們暫時逃得性命,也逃不過明軍接下來的追殺!王爺可帶親兵先回嘉定,由標下樹了帥旗在戰場上四處遊走,一面聚攏將士,一面也可以迷惑明軍。」

「好!如果你這次能夠收攏大軍回嘉定,日後我定然保舉你進都統一職!」吳三桂也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雖然有點捨不得手下這員悍將,但情況危急,還是自已逃命要緊,其他的也暫時顧不上了!

楊珅呼喝一聲,帶著麾下漢軍旗清兵,打了吳字大旗轉眼間呼嘯而去,而吳三桂卻在數百名親兵護衛下,抽空子悄悄撤出了戰場,直到跑出十多裡地,方才勒馬回望敘州,不由得又氣又悲,無可奈何地長嘆一聲回了嘉定。

這楊珅確實不愧是一員驍將,在戰場上來去如風,不多一會又聚攏了數千士卒,雖然仍然處於明軍的大包圍圈之中,但已經有了一拚之力。眼看過了小半個時辰,楊坤估計吳三桂已經走遠,這才拚死衝出了重圍。

南明軍數萬士卒重重包圍,竟然被楊珅逃了出去,這讓劉文秀大為惱火,又命騎兵在後面追出了幾十裡,但馬跑不過人家,士卒也沒有別人強,眼睜睜看著清兵越跑越遠,怏怏地回了敘州。

楊珅見明軍收兵回城,便也停了下來,清點了一下人馬,逃出來的不過四千出頭,基本都是關寧騎兵和漢軍旗的馬軍。

這一次從嘉定出來三萬兵馬,死傷被俘的只是一小部分,其餘的都只是潰散。楊珅念及此處,索性命軍士就地紮營,然後派出偵騎四處收攏潰兵,如果有明軍小股部隊來,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若是大軍來到,他大可以打馬就跑。

停得一天,果然又收攏了近萬人馬,但卻沒有了糧草,楊珅隻得帶著這一萬多人,沿途劫掠回了嘉定。吳三桂見他歸來,不禁喜出望外,果然向朝廷上奏章保舉他進都統一職。

敘州一戰讓吳三桂改變了對南明軍隊的看法,他覺得明軍的這次戰鬥完全不同以往,不但人多勢眾,進攻勢頭非常迅猛,而且將士用命,他現在損兵折將,繼續留在嘉定說不定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不如先撤回保寧再作打算。

定西將軍李國翰和四川巡撫李國英也覺得他說得有理,於是他們火速後撤到了綿州(今四川綿陽),準備集結兵馬後再退回保寧。

而此時的敘州城內,卻是一片歡聲笑語,因為重慶又傳來了消息,白文選八月二十五日攻克了重慶,並生擒鎮守重慶的都統白含貞和總兵白廣生,斬首副將潘應龍。只有永寧總兵柏永馥僥倖帶著數十名殘兵敗將逃脫。

如此大好形勢,讓所有人都覺得清兵並沒有那麼可怕,他們的心也開始火熱起來,在劉文秀的重賞承諾之下,全軍隻休整了三天,就踏上了追擊吳三桂的路程。而白文選也開始從重慶北上,準備和劉文秀會師保寧。

然而就是這三天,讓吳三桂有了時間收攏潰散的人馬逃向了綿州!如果他們不休整這三天,哪怕追不上吳三桂,也能讓他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收攏潰兵,一路追下去,絕對能把吳三桂趕回漢中,運氣來了說不定還能把他的性命也留下來。

劉文秀和白文選剛一離開敘州和重慶,早就等在涪州(今重慶涪陵)的劉體純就趁機而入,不廢吹灰之力就進駐了重慶、敘州、瀘州三城。接著會同政務司官員安撫百姓、重修城防,而且天天偵騎四齣打聽消息,要把這些北上的南明軍隊盡數留在四川!

而北上的劉文秀和白文選等人,卻還不知道自已已經被斷了後路!他們已經約定好在保寧會師後一起攻打府城,誓要將吳三桂追殺到底!

…………

八月十六日,秋高氣爽。香溪河大營一片繁忙景象。

今天是大軍開拔的日子,寅時不到,幾處營寨裡都熱鬧起來,火頭軍忙著煮飯,將士們也都起床開始收拾行李、捆紮背包。

對於大興軍將士來說,這樣的出征不是第一次,他們沒有多少興奮,當然也說不上害怕,比原來多出來的,只有自信!

王拙和塔天寶一個從巴東出發,一個從大昌出發,都比在香溪河的李元利要近,但相對來說,他們的作戰任務更重。

五師、六師、火槍師二、三旅、炮營三營、醫護營、特勤大隊,再加上兩千多土兵,已經三萬人有多,而這還不是全部,教導營選出來的教官、政務司、工務司的人也要一同出發!

這麼多人自然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同時開拔,特勤大隊和五師騎兵團的人已經作為前哨先行一步,李元利也來到了火槍師的駐地。

開拔的順序也是早就定好了的,五師為前軍,然後是火槍師和中軍(也就是李元利的親衛部隊),政務司和工務司的人也隨同中軍前進,接下來是炮營,六師殿後。

至於才經過兩個月新兵訓練的土兵,已經事先就被打散分進了各連隊,只有向松領著手下親近的三百來人組成一個營,被李元利調進了中軍。

李元利這個舉動也是大有深意的,一是土兵完全是為了錢財糧米才進大興軍打仗,把向松調過來就近便於控制,二就是他要趁這段時間,盡量給向松多灌輸一些自已的思想。等平定了四川,好把他派回施州衛去開展工作。

第三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向松是他在土家人中培養出來的種子,絕對不能讓他在亂軍中送了性命,只有跟在自已身邊才最為安全。

辰時剛至,隨著三聲號炮響過,早已排好隊列的五師將士從營中魚貫而出,許多老百姓在道路兩旁為將士們送行,至於老營的眷屬,她們已經習慣了和將士們同進同退,第一次送親人獨自上戰場,她們還有點捨不得。

高夫人和黃氏也帶著一群人來到火槍師的大營外等候,雖然李元利早就跟她們說過這次去四川根本沒有什麼危險,但兩人都是跟著大順軍走南闖北過的,完全清楚戰場上的情況,刀箭無眼,說不定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人的性命,哪兒可能不擔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