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一百二十二章投名狀
除了李定國外,閩浙沿海鄭成功擁兵十萬以上,大小艦船上千艘,這對清廷的威脅更為巨大!

尚可喜、耿繼茂怕重蹈孔有德分兵鎮守兩城兵敗身死的覆轍,將兩部主力全部集中於廣州,其他各州府則分由各部綠營兵駐守,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戰力。

因此,廣東許多地方的抗清義師相當活躍,他們憑藉海島、港灣、山區等有利地形堅持抗清,清廷在廣東的統治除了廣州一地外基本只是聊勝於無。

清廷不僅在南方面臨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危險,而且在佔領區的統治也沒有完全鞏固,山西、關中、漢中起義此起彼伏,清兵疲於奔命!清廷內部甚至出現了棄楚、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而與南明議和的主張。

但順治最終壓下了議和的建議,因為他還有一名兇悍打手沒有放出來,那就是洪承疇!他認為如果洪承疇在湖廣經營失敗,到時再議和劃江而治也不算遲。

清廷給了洪承疇最大的許可權,在授予洪承疇的敕書中規定「一應剿撫事宜不從中製,事後具疏報聞……五省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悉聽節製……若系密切機務,任爾便宜」,甚至滿洲八旗的親貴將軍也得聽從他的命令。

降而復叛的明臣多了去,滿清朝廷卻仍然如此重用洪承疇,就連他要求調山、陝、宣、大、關、遼各處精兵強將(而且這些將領全是他的舊部)入湖廣助戰的上疏,也是照準不誤,難道就不怕他手握重兵到了湖廣再反水?

清廷上下如此相信洪承疇,其實是因為他早就交過了「投名狀」,而且不止一張!

洪承疇當年以薊遼總督的身份降清後,立即便向清廷泄露了當時正在進行中的朝鮮與明廷的秘密軍事合作計劃,其中一個具體步驟是會合登萊明朝水師與朝鮮總兵林慶業的船隊,在義州截殺清軍。

朝鮮出兵的目的,是為了救回在盛京(瀋陽)做人質的朝鮮王世子和麟坪大君,然後才能無所顧忌地和明軍合作共同對抗清軍。

但洪承疇的泄密,不僅使朝鮮方面主持其事及執行計劃的大臣沈器遠、將軍林慶業等被滅族,還導致了朝鮮朝廷中的「擁明派」被一掃而空,也為朝鮮徹底投向清廷掃清了障礙。

這事對明廷的實質傷害並不大,知道的人也不多,但對當時奉明朝為宗主國的朝鮮來說,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如果這事不算什麼的話,那他隨多爾袞率軍十萬大舉南下攻明,一路出謀劃策,直趨北京也算不了什麼。

但他受命招撫江南,鎮壓屠殺江南抗清義軍,斬殺擁護明室的大學士黃道周、明宗室長樂王朱誼石、瑞安王朱誼防、金華王朱由產、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誼貴後,他便已經與明廷徹底決裂!

再加上參與殺害崇禎太子朱慈烺一事,洪承疇更是以沾滿鮮血的雙手,向清廷證明了他的「忠誠」!

漢人上下,但凡忠義之士,都恨不得食其肉而寢其皮!

可以這麼說,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退路,無論誰都可以再降明,只有他不可能!

洪承疇集軍、政、刑、財大權於一身,權勢之重,一時無出其右者。

不過他卻沒有一絲欣喜,因為這也意味著他到湖南後已經沒有了任何妥協的餘地,背水一戰已成定局!

敗即身死,勝亦無光!

順治十年三月,洪承疇一行千多人踏上了前往湖廣的路程。

一路過河南、經武昌,再乘船循湘江而上,三千多裡的路程,一直走了兩個多月,總算到了長沙。

此時屯齊已經率八旗兵撤離湖廣,長沙城並無人駐守,百姓也是不多。洪承疇進得城內府衙來,喟然長嘆道:「不想府城竟然破敗至此!」

「大人,湖廣原本魚米之鄉,只因賊宼橫行才日見凋蔽。朝廷此番請老大人坐鎮湖廣等省,正是要倚仗大人之能啊!」

洪承疇身後一名中年幕僚上前一步,欠身說道。

此人姓吳名正中,浙江紹興人,原為南直隸宣城令,他以小吏起家,最善於把握時機、見縫插針,溜須拍馬已至爐火純青之境,絲毫不露痕跡。

洪承疇此次入湖廣,除了兵部調派的一千多名八旗兵外,還有眾多幕僚隨員。

這些幕僚有小部分是食俸清廷的額定人員,但包括吳正中在內的大多數人,卻是洪承疇從順天、江淮、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延攬或自己投奔上門的幕客,這些人都是要洪承疇私人養活的。

洪承疇此時的品階是京官正一品大學士,餉銀和滿臣不能相提並論,但在漢臣之中卻為最高。春秋兩季,每季一百八十兩,一年三百六十兩,算下來每月有三十兩銀子。

但他就任五省經略以後,每年除正常俸祿外還有三萬兩養廉銀,他現在又沒有父母妻兒要養,新娶的兩門小妾也花不了幾個銀錢,正好將銀子拿來養活這些幕僚。

吳正中一句不著痕跡的馬屁讓洪承疇也有些受用,不過一想到目前的糜爛形勢,他又皺起了眉頭。

崇禎二年,洪承疇任陝西督道參議,帶兵擊敗王左掛、苗美農民軍,名聲大噪。短短兩年時間,就升任陝西三邊總督,直到崇禎十一年,因清軍兩路寇京,朝廷才調他與孫傳庭率軍入衛,第二年即調任薊遼總督。

正是這十來年間對農民軍的作戰,讓洪承疇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深知其中的剿撫之道,但也更明白其中的難處。

如今湖廣情形,比當年陝西局面更為惡劣,「賊寇」四起、民不聊生,要想光靠征伐剿滅,根本不可能平定湖廣,更何況他手下也沒幾個兵,何談徵剿?

隨行僕從將破爛的府衙粗粗修整了一番,洪承疇便將眾人召集到正堂道:「本閣部受命為五省經略,以平賊安民為責任,一日不平湖廣,一日便不能班師!」

「賊匪之中脅從者眾多,不招撫必然不能平賊,但這些人從賊已久,若不剿滅一些怕也不能招撫得成。」

「本閣部已得皇上及朝廷恩準,抽調各處精兵入湖廣協助征剿,但要抵達此處尚需時日。在此期間,諸位也要各盡其責,萬不可任態勢更趨惡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