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章江陰之屠
「標下領命!」李蓋乾脆利落地一拱手,隨即又嘻皮笑臉地向李元利道:「王爺,我能不能跟您要個人啊?」

「你想要誰?」

「尤烈……不不不,樊三!」見李元利一瞪眼,李蓋連忙改口,「就樊三!」

「你自己問他願不願意去,要是願意我也不攔著。」

「王爺!還是您發話吧!您不開口他哪兒會去?」

海警局要要乾的事情不少,確實需要有幾個得力幹將,而李元利身邊的保衛力量已經足夠,少樊三一個根本沒有什麼影響,他考慮了一下,還是將樊三「借」給了李蓋。

「海軍艦隊沒有解決韃子南下之前,不許暴露海警局的存在,敵暗我明,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自身安全!」李元利又諄諄告誡了一番才讓他們離去。

…………

永曆十一年二月初三日,九星之天沖星值巳時,天沖為雷神、天帝、武士,宜出軍報仇雪恥,征伐交戰,鳴金擊鼓,搖旗吶喊!

二月之時冬季已過,東南信風從南海北上,正適合大軍揚帆北上。

辰時未至,廈門港已經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廈門百姓紛紛自發湧來,為大興軍北伐艦隊祝福送行。

「如白,福建之事,本王就委託給你了!」李元利對送行將官中為首一名中年文士叮囑道。這文士便是年後趕到廈門來的連城璧。

「殿下放心,微臣必鞠躬盡瘁!」連城璧深施一禮,沉聲應道。此刻的他心中非常激動,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起伏的心情。

自隆武二年以來至今已有十年,這些年來他奔走呼號,四處聯絡義師,殫精竭慮,然而卻無法阻止韃虜橫行,直到大興軍收復廣東,他才回到汶村安定下來。

王興投奔大興軍之前也曾請他同行,但他卻放不下心中的執念,而且他覺得自己身為朝廷「兩廣總督」,卻要主動投到李來亨帳下,這會讓他有一種背叛朝廷的感覺,並且面子上也放不下。

然而李元利的一封信卻讓他沒了這方面的顧慮,鄭軍全軍覆沒,鄭森逃亡海外,大興軍已擁南方八省之地,麾下精兵強將數十萬,清虜敗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改朝換代既然已經註定,況且李元利還承諾不會對前明皇室斬盡殺絕,李定國也附信奉勸,他又何必固執愚忠於前朝?

「有你在,本王自然放心!」

李元利轉向陳永華李蓋等人:「李蓋、復甫、樊三,你幾人一定要精誠合作,凡事多多商議,不可一人任意妄為!」

「標下都記住了!」

「學生定不負殿下所託!祝殿下此次北伐馬到功成!」陳永華躬身回道。

李元利向四周一拱手,大聲道:「拜託諸位了!」

「祝殿下旗開得勝!」

「祝王爺馬到功成!」

碼頭上文武將官以及百姓們都大聲呼喊起來,李元利猛地一拂大氅,在眾親兵簇擁下上了「海軍一號」。

大興軍海軍北伐艦隊拔錨起航,鐵甲艦拉響汽笛,緩緩駛出碼頭。

海面上桅杆如林,眾將士列隊站在甲板上,隨著「海軍一號」駛過,齊齊拱手作禮。

十二艘鐵甲艦恍如海上堡壘,帆船上的將士們等最後一艘鐵甲艦駛過,這才拔錨升帆,一艘艘大小艦船越來越快,逐漸消失在碼頭上眾人的視線之中。

此次北伐艦隊除了十二艘鐵甲艦外,還有長十二丈以上的兩千料大船十五艘,每艘可載士卒四五百人,長六丈以上的千料中船則多達三百餘艘,至於快哨船等小船更是不計其數。

不過因為時間關係,從鄭軍處俘獲的船隻還沒來得及改裝,裝備的仍然是原來的紅夷炮、各種銃炮、連珠火箭、火罐等火器。

加上收編的鄭軍降部,整支艦隊共有海軍將士四萬餘人,再加上李元利的親兵以及一千特勤大隊戰士,已經接近四萬五千人,這還不算鎖彥龍統轄的後勤船隊。

這支艦隊在這個時候,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沒有之一。

由於鄭軍投誠過來的水師將士對這些海域都非常熟悉,大興軍艦隊晝夜不停,隻用了五日時間,便抵達了長江口。

其時江南水陸清軍均已撤回南京附近,大軍在此並未停歇,繼續揚帆西進,於次日抵達江陰,於江陰城外立下營寨。

說到江陰,就不得不提「江陰八十一日」。

順治二年五月,滿清豫親王多鐸等統兵南下,連克揚州等重鎮,直逼南京。弘光帝被擒,公侯閣部、文武大臣兩百多人,馬步兵二十三萬八千多人投降,同年夏,江陰八位父老和吏胥代表江陰人獻出了戶籍檔案。

多爾袞在佔領南京後,立即發佈剃髮易服令,強迫清朝統治區漢人剃髮易服。

剃髮令下,原本已經降清的江陰百姓群情洶湧,在江陰典史閻應元和陳明遇、馮厚敦等人率領下開始抵抗清軍。清軍大舉攻城,博洛、尼堪、孔有德率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將江陰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不停。

江陰百姓在頑強抵抗八十一天后終於城破,全城殉國,無一人投降,城中百姓殺身成仁,竟沒有逃跑偷生者,據載,在廣濟泉排隊投井的人竟達數百人!

此一役韃子方面也損失慘重,共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士卒更是多達七萬五千餘人。

而江陰百姓士紳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僅五十三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

城破之際,江陰百姓在樂師鼓琴伴奏下放聲悲歌:

「宜興人一把槍,

無錫人團團一股香,

靖江人連忙跪在沙灘上,

常州人獻了女兒又獻娘,

江陰人打仗八十餘日寧死不投降。」

這是他們一生之中最後的絕唱!這歌,既有自豪之情,也有自挽之意!因為他們知道,殉節的時候已經馬上就要了!

城破後清軍果然屠城,現在江陰城內的百姓,全是清軍屠完城後從周邊鄉下和江北遷入的。

「若人人皆如江陰人這般捨生取義,韃子如何能如此肆虐?」李元利站在江陰城外,看著這座滄桑的城池,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