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三十三章過眼雲煙
六朝古都,自古繁華。

明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南京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明成祖遷都燕京後,南京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算得上是南方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

然而自大興軍兵圍南京後,江南總督郞廷佐便下令所有士紳百姓,一律不準離家出外,就連清軍入南京之時依然繁華熱鬧的秦淮河,此時也是一片漆黑。

沒有了彩燈初放,沒有了河中畫舫,沒有了青樓名妓,秦淮河就只是一條河。

此時南京城內,唯一還燈火通明的地方,便是位於城中心的江南總督署內的大堂。

江南總督署原為前明德侯府和漢王府,清軍入南京後,明漢王府舊址被闢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兩江總督總管江南江西二省,如今江西失陷於大興軍,兩江總督名不符實,又改成了江南總督署。

大堂外的雨簷之下掛了八盞紅燈籠,將方圓幾丈之內照得如同白晝,數十名戈什哈全都沉著臉站在門外,堂內只有郞廷佐一人。

今年四十五歲的郞廷佐,在大興軍進江南後的短短數月之間飽受煎熬,連鬚髮都白了一半,看起來憔悴無比。

今晚出城襲營之事重大,若能得手,當可再阻滯大興軍一些時日。達素親自坐鎮神策門內,而且還派了喀喀木這員猛將領兵,大興軍又是猝不及防,想來是一定能夠成功的。

但就算今晚成事又能如何?三萬馬步精銳去外城不過三日便全軍覆沒,隻逃回寥寥數十人,這說明大興軍的戰力清軍已經難望其項背,如今他和達素二人困守孤城,江寧早晚不保,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有一瞬間,他甚至動了出城迎降的念頭,但想想京城家中數百口人,卻終究是狠不下心來。

在死全家活自己一人和死自己一人活全家的唯二選擇上,他還是選擇了後者。

既存了死志,郞廷佐便強打精神,將門外戈什哈喚了一名進來問道:「幾時了?」

「回大人,差一刻便是子時。」

郞廷佐隻覺得身心俱疲,但卻不得不強打精神等候達素那邊襲營的消息。

大興軍在白土山下連營數十座,若是能一把火將這些賊兵燒個精光,那就好了!

「大人!要不您先歇息片刻,一有消息,標下就來稟報於您?」

「馬上就要到子時了。」

郎廷佐靠在太師椅上閉上了雙眼,然後無力地對那名戈什哈揮揮手。

這個時候,他怎麼可能睡得著?

西花園那邊傳來了一陣蛙聲,蟲子也開始低鳴,遠處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犬吠。

這樣的夜晚,最好是沏壺茶,然後坐在燈下讀書,讀史書,或者是唐詩宋詞元曲。

隱隱約約的蛙聲蟲鳴使屋內顯得更為靜謐,似乎連根針掉在世都能聽得到,郎廷佐心裏也稍微平靜了些。

秘書院學士、江西巡撫、兩江總督、江南總督,都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大人!大人!」門外戈什哈幾步走進室來,「神策門外火光衝天,殺聲盈野!」

「喀喀木將軍已經出城和賊軍接戰了!」

迷迷糊糊之中的郎廷佐一下就清醒過來,他「呼」地兩手拄著面前的案幾問道「郎四回來沒有?」

「四爺還沒回來,現在才剛接戰,或許他要等有了結果再回來稟報大人!」

郎廷佐走出屋來向東面望去,確實是火光衝天,但說「殺聲盈野」就有些誇張,神策門離這兒還有幾裡地,最多就是聽到些槍炮聲而已。

槍炮聲?

清軍出城夜襲,怎麼會帶大炮?剛才這密集的炮聲,竟然全都是賊軍的!

一明白過來,郎廷佐瞬間就冷汗涔涔!

據前日從外城逃回來的士卒說,賊軍的開花炮隻一炮就能殺死殺傷數十人,二十丈內基本無人能夠倖免。

聽神策門外的炮聲如此密集,這得轟死多少人?

「毛文裕!速命人去神策門,將事情搞清楚再回報於本督!」

毛文裕是江南總督督標營參將,統領一千二百名標兵,因今晚喀喀木帶兵出城襲營,城內空虛,郎廷佐怕賊軍細作趁機生事,便令毛文裕率部隨侍左右,以便隨時策應各處。

毛文裕領命而去,郎延佐坐立不安!

隻過得一刻鐘功夫,那毛文裕便和郎四心急火燎地回了總督署,還離得老遠就大叫道:「督憲大人!大事不好!」

郎廷佐顧不得責罵二人如此驚慌失措,因為他自己也有些心慌。

「郎四,到底是怎麼回事,還不趕快說個清楚!」

「老爺容稟!今晚子時剛至,白土山下賊軍軍營之中便如約起了火光,喀喀木將軍率兵出城,達素將軍則坐鎮神策門內。」

「哪知喀喀木將軍剛出城門,賊軍竟然趁左右兩通道未關閉之際沖入城來,為首者竟然是明安達禮和管效忠二人!」

「達素將軍猝不及防,竟然被賊軍生俘了去!小人因未著兵甲,因此才趁著混亂逃了回來!」

「狗賊害我!」事情已經明明白白,明安達禮和管效忠已經投賊,反過來將計就計破了江寧!

郎廷郎隻覺眼前一黑,幾欲倒地,身後幾名戈什哈連忙拒上一步將他扶住。

「若能僥倖過得此劫,本督定要上書朝廷,將此二賊九族皆誅,方能解本督今日之恨!」

郎廷佐咬牙切齒,毛文衣急道:「大人!若是沒有達素將軍麾下親兵與賊死戰,賊軍怕是早就追至督署,情況緊急,請大人早作決斷!」

現在他能做什麼決斷?明安達禮和管效忠投賊設下圈套,出城襲營的喀喀木和一萬多將士肯定是有去無回,城內士卒不過三萬,可戰之士最多萬人,而且還都分佈在各城門之間。

實際上江寧已破,沒了雄偉堅固的城牆倚仗,如何能夠抵擋得住二十萬大興軍?

「事不可為,想辦法逃吧!」

萬念俱灰的郎廷佐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自己早就知道江寧守不住,不敢逃走的原因是怕日後朝廷追究此事,禍及妻兒。

可如今明安達禮和管效忠投賊獻城,達素被賊軍所俘,江寧就算失守,朝廷也怪罪不到自己頭上。

今日若是能逃得出去,不但無罪,反而有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