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五十四章梟雄
「李爺!不瞞您說,如今咱們的日子不好過啊!」

林東家瞟了李蓋一眼,小心翼翼地說道:「以前國……鄭家軍在的時候,雖然一條船每年要交三千兩銀子,但沒有什麼風險,一年下來,好歹能有一些利潤。可是現在只要運氣不好碰上一次海盜,那就得傾家蕩產,說不定還得送上性命!」

這說的也是實情,李蓋也沒和他計較。

「你說的意思,這些海盜全都聽鄭森的?」

「不敢不聽!鄭一官還在的時候,不歸附他的大股海盜就已經被打得差不多了,後來的那些也不敢明目張膽跟他作對,去年以前,只要是掛了鄭家令旗的商船,那些海盜一般不會下手,就算下手也是隱姓埋名,一得手就遠循千裡,要不然鄭家軍就會去清剿他們!」

「鄭森竟然如此威風?」李蓋以前知道這鄭森是海盜起家,算是海盜中最大的一股,卻沒想到他竟然能夠號令群盜,稱雄於海上!

「鄭家軍在我大興軍面前不堪一擊,沒想到這些海盜竟然怕他而不怕我們,真是豈有此理!」

「鄭森最興旺的時候,手下有幾千條船十多萬人,海面上到處都是他們的影子,誰不害怕?就連葡夷、紅夷都得交銀子,要不然別想有一條船從這海面上過!大興軍雖然厲害,但現在船沒多少,水師官兵也沒多少,東海南海黃海,這麼大的地方,哪裏能管得過來?他們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這麼猖獗!」

這時陳永華卻突然道:「這些海盜記吃不記打,不將他們打痛了,他們哪兒識得厲害?說起來這鄭森還不算什麼,他老子鄭一官才稱得上是個狠人,只是不知道怎麼就投了韃子。」

李蓋道:「自從我進入福建,就沒少聽人說起過這鄭一官,但都說得不清不楚。復甫,你將他的事情講來我聽聽!」

陳永華笑道:「鄭一官橫行海上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呢!關於他的事情我也是道聽途說,不過眼前這位林東家就是南安人,和鄭一官是老鄉,您不妨問問他,他知道的肯定比我要多。」

李蓋現在還真對鄭一官這海上梟雄起了興趣,那林東家卻也知趣,沒等李蓋開口相問便先說道:「這海上閑得無聊,李爺既然想聽,我就說一說,不過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李爺和陳公子海涵!」

「儘管說就是,又不是呈堂證供,說錯了也沒什麼打緊。」

「……其實鄭一官比我大了將近二十歲,他的許多事情我也是聽家裏大人和其他人說的,不過我們那兒跟隨他出海的多,應該也有幾分真實。」

「別囉嗦了,趕緊說吧!」

林東家連忙道:「鄭一官……從小就不喜讀書,隻喜耍弄拳腳棍棒,又喜在外打架生事,在他十八歲那年,其父便將他和其弟鄭芝虎一起趕到濠鏡他的舅父黃程處學做生意。這黃程是當時僑居倭國的大海商李旦的手下,專門負責濠鏡的生意。」

「鄭一官讀書不行,做生意卻很有一手,而且在和葡人、紅夷、倭人打交道中,很快就學會了幾國語言,因此與他們做生意如魚得水。在黃程派他去倭國以後,當時居住在倭國的李旦一眼就看中了他,不但將他收為義子,而且還給了他一部分資產和船隻讓他到安南去做生意,獲利甚巨。幾年之後就成了富商巨賈,在福建和倭國都很有名聲。」

「鄭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與西洋各國交好,因此頗受倭國朝廷優遇,他就是在這個時候娶妻倭女田川氏,生子鄭福松,也就是鄭森。」

「後來紅夷佔澎湖、大員,李旦因與紅夷人有生意來往,便派他到大員幫紅夷人擔任通事,但紅夷當時正與明軍對峙,朝廷不讓我國商人與之交易,故鄭一官的通事派不上用場。」

「那時紅夷人主要與倭人交易,為了壟斷和倭人的貿易,紅夷人勾結海盜劫掠我國商船,鄭一官便是數股海賊其中之一。後來李旦見鄭一官在大員起不到什麼作用,便讓他離開了紅夷人。」

「此後兩年,他一直來往於福建、大員和倭國,同時還負責李旦在大員與紅夷人的生意,有時也幫紅夷人在大員海峽劫掠去馬尼拉的商船,算是亦商亦盜。」

「兩年後李旦在倭國病死,鄭一官立即全面接手了李旦在大員和福建的人手和生意,而且還將李旦托他轉交泉州家人的一萬兩黃金據為己有,開始自立山頭。」

「當時李旦還有兩個兒子,李魁奇和李國助,好象這兩人還去找當時紅夷人在大員的總督告過狀,說他們的父親死後,鄭一官侵吞了他們父親的大部分資產,要求紅夷人協助逼迫鄭一官將這些財產追回,但因鄭一官與紅夷人來往更為密切,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反倒是後來李魁奇和李國助兩兄弟先後被他剷除,而李國助還是鄭一官的結義兄弟!」

聽到這兒,陳永華插嘴說了一句:「李旦也算得上是一代豪雄,卻因識人不明而引狼入室,最終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死在義子手上,堪稱可悲……」

李蓋也道:「這天下能幹的人多了,但若是只看其才幹,肯定會反受其害!這李旦自己有眼無珠,能怪得了誰?林東家,你這故事說得好,繼續往下說!」

林東家笑道:「李爺,我先前不是說了嘛,其實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只是前些年鄭家在福建權勢滔天,沒有人敢說他的壞話!」

「後面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林東家頓了頓,又接著說道:「鄭一官自立門戶後,改名為芝龍。他借閩南發生旱災之機招攬人口拓墾於大員,又做生意又劫掠,勢力很快壯大,朝廷無力進剿,隻得招安。」

「後來鄭一官投靠東虜,鄭森在南澳插旗,也是因有其父留下來的人力物力,要不然憑他那性子,誰願意給他賣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