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洪荒二郎傳》第三百七十四章 元始相招,嬋玉北上
哪吒大敗張桂芳,商軍本就被那數萬雷霆嚇的心驚膽戰,見主將昏迷,如何再有戰意?

周軍衝殺而上,商軍草草抵擋,便頃刻兵敗如山倒,大軍若決堤洪水,匆忙奔逃。

周軍掩殺百裡,在岐山山腳安營;楊戩回城中通告戰功,武王姬發大喜,命犒賞三軍。

順便,楊戩便把哪吒推舉到了武王面前,言說破敵皆是哪吒的戰功;在楊戩的暗示下,武王滿心歡喜的冊封哪吒做了先鋒大將,這便是伐紂急先鋒。

是夜,師兄弟二人同歸楊府,命人備好酒菜,邊吃邊敘舊。

哪吒詢問楊戩修肉身的諸多法門,討教對陣之法,楊戩自不會藏私,將自己打了這麼多場提煉出的招式傳授大半。

太乙真人修元神,鬥法也都是以大法力對轟,並不擅近身搏殺。

簡單來說,絕大多數的修士都不擅近身搏殺,哪吒修成蓮花身之後,也只是自己一人在摸索。

哪吒能和楊戩這般請教,自然受益非凡。

且說張桂芳兵敗,退守青龍關,收拾兵馬,再行操練。

原本百萬大軍出動,今日竟只剩六十餘萬,當真難有顏面再去見聞太師。

可總歸是要通報戰果,張桂芳發出飛檄,通告敗軍之事。

聞太師正在朝歌城梳理朝綱,鞏固內政,欲將費仲尤渾之流連根拔起,但帝辛卻對佞臣有所偏袒,讓聞太師一時無法下手。

得飛檄時,聞太師又一怒拍碎了剛換不久的書桌,氣憤難平,怒斥一聲:「西岐竟得太乙真人之徒相助,可是欺我截教無人!」

「老師,」吉立在側首道,「如今闡教已擺明了助西岐,先是楊戩,又是哪吒,輔佐那亂臣姬發,還說什麼天命所歸。他有仙友相助,老師何不去請來一二截教仙人,會他們一會!」

聞仲沉吟幾聲,起身左右走動。

封神榜之事,聞仲是知道的;若無此事,他自可高枕無憂的喊道友前來助陣,他雖是金靈聖母的徒弟,三代弟子,但卻和諸多二代門人頗有交情,人緣極廣。

但封神榜在前,本就是兩教爭鬥之事,他如何能促成兩教征伐?

可,若縱西岐為患,大商基業岌岌可危矣……

他若親自討伐,少說也要一年半載才可歸還,又恐朝內的重重安排功虧一簣。

「也罷!」聞仲站起身,吩咐眾將調兵遣將,連下兩道命令。

「將那擊退了南伯候的奇女子鄧嬋玉調去西岐,為張桂芳副將,望她再立功勛。我去海外仙島一行,三日方回,尋幾位道友,好讓那闡教弟子知道厲害!」

聞仲言罷,跨上墨麒麟,徑直飛出太師府。

思前想後,聞仲想到了四位好友,徑直飛往東海,騎著墨麒麟左右尋找,到了一處仙島之上。

只見此地雲升霧落、仙氣飄渺,聞歌聲、聽仙樂,不類俗世之地。

聞仲還未入島,就聽一聲長嘯,四名道人現出身形。

與闡教重跟腳、重規矩不同,截教仙人魚龍混雜,隻以本領相交,二代三代弟子也是各有交情。

四名道人一見聞仲,當即笑道:「聞太師,哪裏去啊。」

「哈哈哈!」聞仲跳下墨麒麟,在雲上漫步而來,面容多了些許光彩,做了個道揖,「四位道友,別來無恙。」

四人還了道揖,起身時方才顯出真容。

九龍島四聖,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

這王魔,便是因為當年一『徒兒』之死,不惜身入劫雲追殺楊戩,反而最後被楊戩所傷,成就楊戩戰無不勝虛名的重要墊腳石。

自那之後,九龍島四聖皆以此為辱,在島上修鍊神通,靜待機會。

當下,四人引著聞仲坐在了雲霧中的石桌石椅上,有仙子奉茶,相談甚歡。

王魔問:「聞兄不在大商好好做你的太師,所為何事而來?」

「唉,便因此事,」聞仲嘆了口氣,面帶愧色,直言說周國西岐本是大商諸侯,卻因得了闡教之助,欲行叛逆之事。

聞仲道:「我有心討賊,卻因朝內政務走脫不得。那西岐武王,拜了闡教弟子楊戩做丞相,又有太乙真人的徒兒哪吒做將軍,當真有所持,無所懼也!」

「楊戩?」楊森眼一瞪,因面容奇異,像是眼珠子快飛出來一樣,頗為嚇人,「哪個楊戩?」

李興霸又問:「可是那個玉虛宮弟子,玉鼎真人門下?」

聞仲一愣,立刻點頭,「不錯,便是他。」

這九龍島四聖,常年閉關,未曾與門人走動,並不知楊戩執掌封神之事;

而聞仲,在大商日夜經營,輔佐帝辛,也常不聞方外之事,並不知楊戩這號人物有過何等『戰績』,隻隱約聽民間傳聞,有個叫楊戩的厲害人物,勇闖天庭劈桃山救母……

王魔面容陰沉,坐在那面沉如水。

李興霸當下便道:「聞兄,此事我們兄弟四人管定了!」

聞仲頓時大喜,卻感覺這四位好友答應的有點太過痛快,不知如何。

「莫非道友和這楊戩有舊隙?」

李興霸罵道:「哼,若是找準機會,定要送他上那封神榜!此子仗勢欺人,有他師父撐腰在洪荒橫行無忌,當真是將咱們截教上上下下都未放在眼中!」

聞仲聽聞此言,心中大定。

當下,九龍島四聖立刻決定出關助商,隨聞仲先去朝歌城中,到帝辛面前顯一顯神通,也讓朝歌城民心再次歸穩。

再看西岐。

有哪吒在,楊戩也不好和自家娘子親近,每日陪哪吒舞槍弄棒,研習肉身修行者鬥法的竅門。

哪吒獲益匪淺,楊戩也多了個練手的,通過這種方式探尋突破瓶頸的法門。

大商近一個月內定然無法舉兵來犯,界牌關、青龍管、汜水關內都有周軍探子,各處兵馬調動都在楊戩的掌控之中。

這一日,楊戩和哪吒在楊府後院,不動法力、不用神通、不拿法寶,只是用凡間兵器,在演練招式,一隻仙鶴忽在空中盤旋,緩緩落了下來。

仙鶴之上站著一位老翁,楊戩曾在玉虛宮中見過,連忙扔下手中長槍,拉著哪吒行禮。

「見過仙翁。」

來人卻是闡教福仙,與雲中子一般地位的南極仙翁。

若說清虛道德真君和道行天尊是師祖元始聖人最喜愛的弟子,南極仙翁則應是最得聖人信賴。

「楊戩師侄,且隨我去崑崙一行,聖人老爺相招。」

「是!」楊戩躬身應了句,當下留下了一具化身,讓哪吒去通知黃飛虎等人嚴密監視商軍動向,縱身飛起。

果真,要去拿封神榜了。

南極仙翁招來又一隻仙鶴,托著楊戩,一同前往昆崙山而去。

「楊戩師侄不必擔心,」南極仙翁還怕楊戩多想,主動開口,「你在西岐為相,治理有方,頗得民心,周國氣運暴漲三成,實是出人意料。聖人老爺每每提起你,都頗為滿意。」

楊戩道:「多謝仙翁告知,我心中總算安穩了些。」

兩人一路說著昆崙山趣事,不多時便到了昆崙山上,進了玉虛宮大殿之中。

這次,並未去後山的三友居,也未見廣成子等師伯師叔的身影,偌大的玉殿內,只有楊戩與南極仙翁二人,和那高高的玉像。

楊戩向前叩拜,玉像閃爍光華,傳來了元始天尊的嗓音。

「楊戩何在?」

「弟子在。」

「爾為西岐丞相,當知劫數已起,天命早定,」元始天尊道,「今日你離了玉虛宮,大商便會興兵討周,又有道門弟子為其助陣。聽聞此事,你心可有不安?」

「回師祖,」楊戩恭聲道,「三界一切事,皆在天命中,弟子承師祖信賴,又有師門眾長輩關照,並無不安。」

「善,」元始天尊輕笑了聲,「你不必擔心,闡教上下皆會鼎力助你。此物拿去。」

玉像之中飄出一卷半開的布帛,布帛緩緩飛來,落在了楊戩手中。

元始天尊道:「此物名為封神榜,又稱天書,乃天道至寶,並非攻伐所用。尋一地高築方台,祭上此物,此大劫之中,但凡恪盡忠義者、善征勇武者、品性上佳者、神通廣大者,若身隕,皆入此榜中,以其元神入天庭分封眾神,守護三界。」

楊戩雙手將封神榜捧住,這一卷金光閃閃的天書入手,楊戩心中彷彿出現了些許顫鳴。

楊戩問:「師祖,若大劫落完,師祖所說那四者不夠天數之數,當如何?」

「天命所歸,皆有定數,若四者不足,大劫不盡。」

聽聞元始天尊如此回答,楊戩心中便已明了。

數不夠,就要一直殺下去,直到封神榜之上圓滿無缺。

心中略微有些冷寒。

「你近來似乎困在了瓶頸?」

楊戩一愣,連忙點頭,未曾想,師祖他老人家竟然還會關注自己這些。

……

南贍部洲,俗世,三山關。

此關拱衛朝歌城南部,雄踞天地之間,將南伯候的大軍一點點的耗盡。

三山關南部的城牆,早已被鮮血染紅。

一道身影正站在城牆之上,看其背影,雖身著戰甲,卻無法遮掩那纖柔苗條的身段。

單單只是背影,就已能令無數男人迷亂心志,側顏清冷,容貌端莊,盡顯女兒柔情。

精緻的五官搭配得當,無半點可挑剔;縴手如玉,與身上的戰甲並不相稱。

「玉兒?」

一聲呼喊在身後傳來,她扶著城牆,扭頭看去。

白髮蒼蒼的老將軍負手而來,話語有些沉悶,低聲道:「聞太師有令,命你西去青龍關助陣。」老將軍在身後拿出一張面甲,遞給這玉人。

「大王荒淫無道,你若他日功成,莫要被看去面龐。這面甲若無我之命,不可脫下,便是安睡也要帶著。」

「是,父親。」

「回府收拾行囊,早些去吧,來日待你功成名就,咱們一家便歸隱山林。」

女將聞言露出些輕笑,將面甲接過,遮住了那宛若玉中仙的禍水……

半日後,百多女兵騎馬擁簇,一行人直衝西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