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農場在非洲》第兩百八十二章 發現一個小金礦(100推薦加更)
「紅褐蠍啊!」

阿克曼著重的強調了一下這個蠍子的名字,林全這個時候已經發現問題的根結出在了這個蠍子的身上了,但是他又不是動物學家,對這種昆蟲完全沒了解,在他看來,所有的蠍子都是一樣的。

「紅褐蠍,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不懂就問,這種好習慣是林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們勤勤懇懇教導給他的。

「紅褐蠍又叫幸運蠍,這種蠍子往往都生活在金礦或者是銀礦附近,它們會以黃金或者白銀為食,我們發現了一窩紅褐蠍,這說明在我們的腳底下可能會有金礦!」

金礦?這太扯了吧?就這個破山,裏面會有金礦?你以為這裏是南非啊!

林全心裏吐槽,嘴上卻說道:「快,趕緊帶我去看看!」

邊走還邊搓了搓手,眼睛裏面恨不得出現儘管閃閃的小金人。。。好多的小錢錢!

兩人急急忙忙的離開了帳篷,走到了山腰上,就在這個地方,工人們清理碎石渣的時候,在一個石頭下面發現的這群蠍子,這個時候已經圍了不少的人,工人們站在一邊,指指點點的,不知道是在議論什麼。

林全看到這個架勢,趕緊把阿克曼拉到了一邊,問道:「這是什麼情況?怎麼大家都知道了?」

他本以為阿克曼說這裏有金礦,是想要拉著他一起開採的,結果沒想到這個消息早已經公之於眾了。

「林先生,紅褐蠍的事情是瞞不住的,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所以我們肯定是沒法隱瞞的,而且這件事情我們也要上報給政府,畢竟像這種礦產,它們都是國家的財產,不過我們可以在政府來之前,自己開採一部分,畢竟發現者是有獎勵的,政府一般也都是默認的,不會追究我們的責任!」

阿克曼的表情很興奮,比這些工人都好不到哪兒去,而林全心裏則有些發苦,這麼多的工人,每個人分一點,那到手的就沒多少了,而且還不知道這下面到底有沒有黃金呢!要是白忙活了一場,不僅毫無收穫,而且還耽誤時間,浪費的時間可都是寶貴的雨季。

「你說說吧,你有什麼計劃?是要跟工人們平分嗎?如果那樣的話,你現在應該把大家都調上來的!」

周圍的工人數量不是很多,大概只有四五十個人而已,他們的工程隊足足有四百多人,全部調過來的話,那效率肯定比這四五十個人要快得多,在古代,挖金礦這種事情本來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金礦不是像遊戲裏面,一大坨一大坨的堆在哪裏,等著你直接往袋子裏面裝。

黃金本來就是稀有金屬,即便是金礦,也是分佈的很分散,大量的黃金都是以細小的顆粒形式附著在岩石上面的,而且黃金主要分佈在地球最內層的地核之中,99%的黃金都位於這裏,而科學家推測,地殼和地幔裏面的黃金,可能是因為地球內部的運動,從而慢慢擴散出來的,而這主要是因為地球內部的擠壓運動,比如說地殼運動,火山噴發等等,將黃金以熔漿的方式噴發了出來,結果金礦基本上黃金都是附著於岩石上面的。

所以開採金礦需要大量的人力,將金礦附近的泥土和砂石全部運送出來,然後弄到河邊,進行沖洗。

這個工作需要兩個關鍵性的要素,一個是人要足夠多,如果人不夠多,背上來的泥土不夠多,沖刷之後的黃金產量是肯定很不樂觀的,一個大型金礦的黃金儲備也不過才十幾噸,特大型的金礦也不過才上百噸。

而這種金礦,需要開採出大量的礦石進行陶冶,這個產出比非常的低,以中國西部的某個金礦來舉例,這個金礦每日處理礦砂1500噸,每年隻產出黃金6萬兩。

六萬兩黃金大概是3噸,而他們一年處理掉的礦砂,則高達55萬噸!

產出比是180000:1!

所以只有足夠數量的礦砂,才能開採出足夠數量的黃金,而且有的時候,金礦的開採未必核算,3噸黃金的價格不過才9個億,而一年處理55萬噸礦砂,至少需要消耗45萬個工時、300萬度電,算算成本,這件事情似乎也不是很劃算了,這還不包括機械設備的磨損,人員生命健康的損耗等等。

而且這還是大型的金礦,可以進行機械化的開採,如果像是那種小一點的金礦,偏偏礦床分佈的範圍太大,預期的產量又太低的話,那就更加不劃算了。

像中國山東膠東半島這邊,從北宋開始,這邊的玲瓏金礦就已經開始有產出了,在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不過政府卻無力大規模開採,因為朝廷沒錢雇傭那麼多的工人,沒有足夠的糧食給礦工們消耗,產出的黃金受到戶部手中的,可能只剩下開採出來的一半不到,大部分都在下面被貪汙了,而戶部播下去的財政,也會經過層層剝削,然後剩下幾成到了礦工的身上,而這樣一來,礦工高強度的勞動還吃不飽飯,搞不好還要被餓死,自然是越乾越生氣,越乾越沒活路。

而朝廷一核算,發現事情太虧了,於是就不以官方的形式開採了,轉手送給了地方自己處理。

地方官員隨即又把這大片大片的金礦送給了地方的鄉紳,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是金礦?不知道這裏面有黃金?他們當然知道,只是這金礦是不假,但是開採起來收益不是很大,所以他們不願意自己動手,與其自己勞神費力的乾一場,最後還被別人眼紅然後層層剝削,還不如把金礦送給地方的地主,讓他們來當這個出頭鳥,自己躲在後面既避開了風險,又能收到「孝敬」,這樣豈不是非常的好?

而明朝中後期,山東這邊最大的金礦就這樣進了地方地主的手中,這些人通過土地兼並,使得大量的自耕農沒了土地,而被迫成為他們的佃戶,而明末時期的流民很多,到處都是遭災的,所以他們可以低價吸收大量的流民來幫助自己挖礦,只是勉強給他們一口粥喝,一點麵糊糊吃一下,就可以讓他們累死累活的給自己幹活挖礦,資本的原始積累就是這麼血腥殘忍,不過明朝的這些地主的資本積累到了一半,還沒來得及發展壯大,就遇到了一個更狠的,那就是北邊的清廷了,他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家財,在明王朝滅亡之後,一下子被割了韭菜,當初要死要活不肯給明廷一點資助,甚至想方設法的逃稅漏稅的地主縉紳們,在清廷的屠刀面前,不得不卑躬屈膝的把自己家裏幾乎所有的財產都拿出來,換自己一家老小的小命,然後感激涕零的感謝女真人饒了他們一條小命。

開採金礦需要的另外一個要素就是要有水,自古以來就有淘金這個說法,何謂淘金?就是用水沖洗那些被挖上來的金沙,然後把裏面的泥土衝散,把黃金留下來,最後再把散亂的黃金融合成為金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