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歸朝》第三三二章 用人
太后冷冷地看著皇后,一雙蒼老卻依然犀利的眸子,如同兩道利箭,似是要穿透皇后的身體。

皇后卻依然如往常的淡定,她的嘴邊含笑,對太后說道:「萬歲回勤政殿為母后誦經祈禱,求藥師佛菩薩保佑母后病體早愈,鳳體康健。」

她的聲音不高,卻平穩得如同萬壽山昆明池裏的水。

太后長長地嘆了口氣,對皇后說道:「哀家聽說,自從郭詠不在了,內閣送上來的摺子,都是你閱過之後,直接便返回去,索性連勤政殿也不送了?」

以前是皇帝把遞到他面前的摺子轉去給皇后代為批閱,而現在則是內閣直接將摺子送到皇后的坤寧宮裏,皇后批閱後便交給秉筆大太監,返回到內閣。一道摺子從遞進到到發回去,從頭到尾都沒有皇帝什麼事。

皇后微笑,並沒有否認:「萬歲一心向佛,是我朝之福,是萬民之福,也是兒媳之福,兒媳自是要為萬歲分憂,不敢驚擾聖心。」

「哈哈哈,好一個不敢驚擾聖心,哀家當年還真是沒有看出來,居然挑了一個心懷天下的兒媳婦,莫非你也想像太祖高皇后一般肩擔乾坤不成?」太后字字句句中氣十足,哪裏還有方才病弱的樣子。

皇后卻依然是不緊不慢的語氣:「兒媳一介女流,餘生皆能住在坤寧宮裏便是無上福澤,不敢肖想肩擔乾坤,太祖高皇后之能,世出無雙,母后高看兒媳了,兒媳受不起。」

說完,皇后盈盈跪下。

太后深深地看著她,良久,才重又躺回榻上,對一旁服侍的歐陽嬤嬤道:「讓慶王進來吧。」

歐陽嬤嬤應聲離去,經過皇后身邊時,身姿筆直,看都沒有去看皇后一眼。

太后似乎也忘了,忘記皇后還在那裏跪著。

一國之母的皇后,直到慶王進來時,依然跪在原地。

慶王看到皇后,有些吃驚,上前一步,給太后行了禮,接著便轉身又給跪在地上的皇后行禮,皇后微笑:「都是自家人,哪有這麼多禮的。」

她神態安詳,儼然一副長嫂風範,全然不像是她還跪在地上。

太后終於厭煩了,揮揮手,道:「哀家這裏有慶王侍疾就行了,皇后跪安吧。」

皇后起身時,可能是跪得久了,腿已經酸了,她踉蹌了一下,可是離去的背影卻依然如碧松般沉穩筆直。

太后看著皇后的背影,輕輕地嘆了口氣,對慶王道:「哀家也想給你找一個這樣的媳婦,卻又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慶王笑道:「母后,孩兒聽府裡的下人們閑談時說過一句話,什麼樣的茶壺就要配什麼樣的壺蓋。皇嫂剛好是和皇兄般配的,而我這把茶壺,可不一定也要配這麼一個壺蓋,十有八、九是不配套的,到時漏了熱氣,茶葉泡不開,豈不是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你啊,做了幾筆茶葉生意,便字字句句離不開茶葉了,哪有把自己比做茶壺的,胡鬧。」太后佯怒,可眼睛卻已經彎了起來。

慶王接過宮女手裏的小捶,不輕不重地捶在太后腿上,笑著說道:「不過,孩兒倒是也想娶個能幹的,只是不要像皇嫂這般能幹就好。」

太后嘆了口氣:「能幹?我們家可還真不缺能幹的女子,或許就是女子都太能幹了,才一代不如一代。」

慶王眼中一寒,太后說的沒有錯,也不知沈家是怎麼了,據說當年的太祖高皇后便是一位出身高貴的馬上皇后,她雖然膝下無子,可太祖高義,憐她與自己相伴多年,並未有廢後之心。可是這位太祖高皇后謝氏卻串通娘家,要謀害太祖和當時還未封太子的太宗皇帝,陰謀被發現後,謝皇后狠心地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尚未成年的小公主,在慎行司的人到來之前,也自盡而死。

即使如此,太祖依然沒有廢掉謝皇后的封號,並準許將她和枉死的小公主,葬在皇陵對面的小山上,與太祖的陵墓遙遙相對,史書上記載的則是因為小公主是女兒身,不能入皇陵,謝皇后思女心切,在小公主去世後不久,便也香消玉殞,死前留有遺命,要伴在女兒身邊,亦不入皇陵。

太祖皇帝先失愛女,再失髮妻,心如刀絞,便仿效盛唐時永樂公主的先例,將女兒葬於距帝陵二裡之外的小山上,與帝陵相望,並遵謝皇后的遺願,在公主墓之側,依製建造了皇后墓。

謝皇后雖然負了太祖皇帝,卻是生前死後極盡尊榮。

只是謝家本有反意,雖然後世子孫凋零,卻還是在太宗和高宗末年,兩次意圖謀逆,均被朝廷剿滅,好在都是小打小鬧,並非驚起波瀾,民間甚至並不知悉。

但是也不知是為何,自從這位謝氏皇后之後,沈家皇朝便是陰盛陽衰。太宗年間,公主弄權,致使朝中十五位大臣伏法;高宗體弱多病,皇后和幾名妃嬪竟然都與太醫、侍衛等人有染,好在高宗還是個明白人,臨終前將自己在潛邸時由宮女所生的長子召進宮來,這位皇長子因為生母出身低下,不被太宗所喜,二十八歲還沒有記入玉牒,沒想到卻在最後關頭承繼大統,這便是先帝德宗皇帝。

德宗皇帝娶的便是趙太后,趙太后手腕強悍,后宮嬪妃竟無一子活過三歲,她自己則生了四男一女,可謂福澤綿綿兒女雙全。

可惜太子早夭,皇位落入資質平庸的次子頭上,於是便有了太后攝政長達十年之久的事情。

慶王心裏清楚,太后能夠想攝政便攝政,歸根結底,早在先帝在世時,恐怕太后就已經在朝廷裡有了自己的力量,先帝殯天之後,太后羽翼已豐,直接便將皇帝束之高閣,自己做起了攝政太后。

而現在的這位皇后,也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便已經隱隱有了權後之心,皇帝不理朝政,皇后卻胸懷天下。正像太后所說,若不趁早壓製,這位王皇后說不定便會成為第二個謝皇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