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歸朝》第七十四章 商人重利(第四更)
「後來呢?」霍柔風問道。

「那老者從懷裏掏了件東西交給老婦,老婦進去之後,很快又出來,把那物件還給了老者,小的離得遠,看不清是什麼東西,像是用綢布包著的。老者隻好把那物件揣回懷裏,就往這片竹林裡來了,小的沒敢跟上,就在庵堂外面轉悠了一會兒,過了約末一盞茶的功夫,有頂轎子從山下上來,就落到庵堂外面,小的擔心被人發現,便從另一條小路進了竹林,剛好遇到我哥,他讓我在這裏等著,若是那老者來了,便把他引開。」張亭說道。

霍柔風明白了,那間庵堂裡的人定然和「玉笛公子」有些關係,莫非是那老者求見不果,他自己親自去了?

霍柔風的興趣來了,她問張亭:「你不是說還有一條路嗎?怎麼走?」

張亭指指身後,道:「就從這裏向前走,轉一個彎,便有一條小路,從那裏向山下走,就能看到半山腰的那座庵堂了。」

他的話音剛落,霍柔風已經跑了出去。

果然,沒過一會兒,她便看到了那座庵堂。只見青瓦白牆,掩映在竹海之中,門前一道青石台階,直通向山下。

一頂青布小轎停在門前,霍柔風正想靠近一點仔細看看,便見庵堂的門忽然打開,一個丫鬟打扮的少女扶著一個女子走了出來,身後還跟著一名老婦。

那女子看上去也就是十一二歲,她梳著單螺鬟,穿著淡綠色的比甲,素白小襖,下面是一條月白色的挑線裙子,身量雖然尚未長成,但已是亭亭玉立,如同五月裡尚未綻開的蓮花。

她微垂著頭,霍柔風看不清她的相貌,但是看那纖巧的身段,想來一定是位弱不禁風的小美人吧。

少女轉過身去,重又看向那座庵堂,她佇立良久,直到那丫鬟和她說了什麼,她這才上了轎子。

她們的行李並不多,只有丫鬟和那老婦背上的包袱,看這樣子不像是要出遠門的,但那少女在庵堂外默然而立的身影,卻給了霍柔風一種感覺,她這一去就不會再回來了。

轎子沿著石階緩緩下山,丫鬟和老婦在後面跟著,顯然山下另有馬車或者轎子,只是少女身子金貴,走不得遠路,這才讓轎子把人抬下去。

看那轎子已經走出很遠,霍柔風也準備回去了,正在她想要轉身時,忽然,她看到庵堂後面的竹林裡,走出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穿著玄青色的頭篷,從霍柔風的角度能夠看到他的臉,雖然不甚清晰,但是她能肯定,這就是當日在小船中給她治傷的那個少年。

少年緩步走向那石階,看著那越來越遠的轎子,他解下腰間的玉笛吹了起來。

這次的笛聲不似那日在浮玉樓聽到的,帶著幾分哀傷,霍柔風聽出來了,這是李後主的《虞美人》,很少有人會用笛子演奏這支曲子,但是前世的時候,她曾在行宮之中聽老宮人吹過,太監說那是前朝的宮人,皇帝仁慈,讓她們留在行宮裏照顧花草。

這一世,她師從柳無醉,也曾提起過這支曲子,柳無醉試著吹過,可是卻沒有前世她聽到的那種韻味。

而這個少年,卻比前世她聽過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聽著聽著,手背上一點涼意,霍柔風這才發現,不知何時,她已落下淚來。

她用手背抹一把眼淚,那少年手執玉笛站在蜿蜒的石階之上,山風吹起他的衣裳,玄青色的鬥篷如同一朵雲,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這山、這遍山的青竹、謫仙般的少年拿著玉笛,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美好雋永。

一曲終了,少年轉身走入竹林之中,他毅然決然,沒有回頭,也沒有再看那庵堂和那石徑一眼,倒像是用這一曲和這裏的一切做一絕別。

霍柔風望著少年消失的方向,有一種說不出的熟悉之感湧上心頭。

她能肯定,在寧波小船上,她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少年,在此之前,她絕對沒有見過他。

可是不知為何,她就是覺得他熟悉。

或者,他是像她前世時見過的某個人吧。

霍柔風苦笑,這一世的她與前生的她,在相貌上沒有半分相像,即使有人如她這般幸運,投胎轉世重生而來,也不會還是前世容顏了吧。

她嘆了口氣,順著來時的小路回去了。

回到莊子裏,她叫來張軒,問道:「你一直都跟著那位穿玄青色鬥篷的公子嗎?看到什麼了?」

張軒道:「那位公子見過方丈大師,後來便穿過竹林去了後山。」

再後來的事情,霍柔風親眼所見,也沒有什麼可再問的了。

只是她沒有想到,那人竟然也見過方丈大師。

他們到達敞廳時,方丈大師還沒有來,等了好一會兒才到,想來就是在這個時間裏,方丈大師與那人見面的吧。

她又叫來張昇平,道:「你去查查,萬華寺後山半山腰的那座庵堂是怎麼回事?」

張昇平也是第一次聽說萬華寺後面還有一座庵堂,他有些吃驚,後山半山腰的地方顯然已經不是萬華寺所有,在那裏有庵堂倒也並非不可。

但是萬華寺是江南名剎,連帶著附近的村鎮也是遠近馳名,若是在那旁邊還有一座庵堂,想來也早就香火鼎盛了,又怎會無人知曉呢?

次日,霍柔風派了林文盛去了縣衙,傍晚時分,林文盛回來,告訴霍柔風,梅樹嶺的人已經與永豐號立下契書,繆大將軍做的中證,趙家和繆家都派了人手過去,明日便和萬華寺的僧人一起,出發去尋找大德子說的那處地方。

另外幾家則由孫家帶頭,捐了米面和一百兩銀子,由縣衙轉交給梅樹嶺的孤兒寡母。

聽說只有幾十兩銀子,霍柔風連連咂舌:「這些人不是都是書香門第、大戶人家嗎?怎麼才捐了一百兩銀子?那夠幹什麼的?」

***

這是第二更,一小時後還有一更,今天共五更,困了的去睡吧,明天上午一起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