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紅樓]寵妃邢岫煙》96.周後千秋
此為防盜章周顯川見到了徒元義才知道了廉親王集團怕是凶多吉少。禦駕還在徐州,聖人卻已經出現在他面前了。

聖人以大魄力攪動江南局勢,逼得他們狗急跳牆,引蛇出洞才一網打盡。那些人有些是他的兄弟、有些是宗親,還有就是朝中大臣,聖人沒再想留不可用的人在朝中了,這心思之狠辣,足令人背脊生寒。

周顯川跪在地上,身上還穿著掩飾身份的普通鄉紳穿的綠綢衫,只不過他高大的身軀和這身打扮有幾分不搭。

徒元義下了馬來,走到他跟前,說:「朕聽說你出身貧寒,幼時父親被鄉間惡霸打死,留了你孤兒寡母受族人欺凌,之後你才上了少林寺當了武僧,學得了一身好武藝。朕在江南殺了如當年打死你父親一般的鄉間惡霸,周卿覺得他們該不該死?」

周顯川心思極其複雜,此時命在傾刻,謀逆之罪抓現形,哪裏能活得成?

但周顯川偏生一股子蠻勁,一如當初他為了自強和報仇上少林學武,也如他為奔前程還俗入京,那時他像個乞丐,多虧忠賢親王的收留之恩,還將他推薦給了老聖人正式當了官。

反正要死了,不必做貪生怕死之狀,周顯川也不藏話,道:「罪臣一介武夫,於朝政一竅不通。聖人說殺的是該死之人,但也有人說死的是無辜百姓。」

隨侍的錦衣衛不禁罵道:「大膽!」

徒元義舉手阻止屬下,卻道:「你在懷疑『君無戲言』嗎?」

周顯川以為刀劍加身,然而卻並沒有。他當官多年,心思自然已深,徒元義留他不殺當然不會是想和他聊天這麼簡單。

「罪臣不敢。」這時他懷疑之中還了一絲僥倖,聖人是不殺他嗎?

徒元義呵呵一聲輕笑,卻道:「你回去吧。」

周顯川愕然,卻仍不敢抬起頭來,但他實在是不明白徒元義是什麼意思。

徒元義卻已一個利落翻身上了馬,鳳目閃爍著寒芒看向周顯川,朗朗道:「你要隨廉親王人等謀逆,還是助朕平定叛亂做忠臣良將,朕明日倒想瞧瞧。天下反朕的人多了,多你一個不多,你若附逆,朕戰場上再取你首級!」

說著竟然領著錦衣衛和西廠太監往北去了,徒留周顯川滿心的懷疑,那個裝死的趙三此時醒來,他也著實難忍。

趙三雙唇因失血過多而慘白,說:「周將軍,趕快通知親王,乾元帝已經秘密回京,這只怕是個圈套。」

周顯川百種心思閃過腦海,嘴上應著好,然而眼中寒光一掠,拔劍一揮,趙三人頭落地,血淺當場。

周顯川將趙三的屍首用亂石泥土掩埋了,已經到了黃昏,看著那個土包,感慨萬千。

周顯川雖出生貧寒,但當官多年,平日也是讀書的。

古人雲: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攏絡宗室勛貴朝臣恭請老聖人回朝,聲勢浩大,雖然好看好聽,但哪裏談得上密?

都已經要做謀逆之事了,廉親王到現在還追求一個「賢」字和名正言順,當真可笑。

如今前有忠賢王提攜之恩,後有聖人刀下留情活命之恩,報哪個恩,大丈夫何不博上一回?聖人雖然「刻薄寡恩」,但實是當世英雄,比廉親王對他胃口多了。

……

廉親王以下宗室勛貴百官在各府私衛集結在於朱雀門外,京都城西城門守備是廉親王一系的人,首先放進城的是誠親王帶著3000騎。

京都西市行人商販一見官兵殺氣騰騰不禁都紛紛避走回家。

皇宮拱聖軍指揮左使王虎登上城樓,但見誠親王軍隊和各家私軍加起來足有5000人。

忽又有人報廉親王徒元豐,河西節度使率兩萬人馬星夜趕到,廉親王知道從涼州一直趕來京都,一路上他定然使用非常手段通過沿途郡縣,蠶食地方衛所兵,搶奪糧食。大周的禁軍節度使軍權的權力沒有大唐這麼大,薪餉都控制在兵部,但是禁軍和地方衛所兵不一樣,是精銳部隊。上級武官也享有當地的免稅田,但是產出是不足以養禁軍的,這是恩與防並重。

禁軍也分地方禁軍和京都禁軍,每郡又有一定部隊的半農半兵的衛所兵,沒有前明規模那麼大,但是和宋時的廂軍又不一樣。衛所兵一方面是禁軍的後備役補充,另一方面不同的體系也呈節製作用。

但河西禁軍從西北閃電長驅直入,可見其悍勇。原本京都禁軍西營三萬大軍鎮守要道關隘,可以阻擋從涼州來的河西道叛軍,但是周顯川故意放兵馬進來,周顯川自己也已帶了一萬五千兵馬跟隨其後。其間,又河西節度使的一個兒子,又帶了八千兵馬攻打西城門,不管哪個門先破,均可裏應外合。

廉親王此時意氣風發,一騎當先,沖城樓喊道:「王虎,本王和在場諸位皇親國戚、當朝文武是來恭迎太上皇還朝的!還請速速打開宮門,不要傷了和氣!」

王虎怒喝:「太上皇陛下身體有恙需要靜養,無精力打理朝政,朝中上下誰人不知?你們無詔帶兵威逼宮門,是為謀逆!」

徒元豐打馬上前道:「王虎!你好大的膽子!本王與廉親王、誠親王欲進宮探望父皇,你一個小小拱聖軍右軍指揮使要罪犯大不敬嗎?」

王虎道:「這麼多兵馬全副武裝進京,逼宮造反,到底是誰罪犯大不敬?」

王虎這邊喊著話,這時有小校來他耳邊一附話,他忙交代城樓伍長一翻,下了城樓。

徒元義秘密回宮,通過的是城外和皇宮連通的秘道。

王虎下了城樓就看徒元義一身金色鎧甲,身披紅色綉著五爪真龍的披風,騎著白馬從宮道而來。身後跟著兩千飛魚服錦衣衛,個個手持火銃戴帶著綉春刀,胸前戴著護心甲。

「末將王虎參見皇上!」王虎帶著拱聖軍諸武官下拜。

徒元義俊顏肅然,道:「平身,開宮門!」

「末將遵旨!」

……

廉親王為首的叛軍聽到宮門鬆動,以為宮內拱聖軍有人想要投降立功為「王師」開宮門,不禁齊聲歡呼。

然而讓廉親王人等跌破眼鏡的是,當先一騎白馬金鎧甲男子領著一眾錦衣衛和拱聖軍出了宮門。

深秋的寒風吹起男子披風,大家看到了披風背面明黃色的內襯,而他身後的錦衣衛也豎起了明黃色帝王五爪真龍王旗。

徒元義拉住了韁繩,白色駿馬嘶叫一聲止了蹄,徒元康以下人等心底不由得一寒。雖然對方人少,但是沒有人知道徒元義何時回的京。

明明他們的眼線曾看到禦駕幾天前還在徐州,而且他因為受了風寒還看過太醫,這並不會錯。就算現在返京,也最多走到洛陽,怎麼這麼快就進京都了?

徒元義呵呵一聲,也沒聽他說嘶聲厲竭和暴跳如雷,帶著諷刺淡淡說:「五皇兄好大的陣仗呀!怎麼,做久了親王,覺得帽子太小了?」

林如海當晚偷偷取出那夾層中的藥丸,隻聞了聞,一陣清香撲來,心曠神怡。他用清水服下,半晌隻覺腹中一團火熱,然後慢慢的熱氣散開來,整個五臟六腑都熱了起來,綿綿不絕,一刻鐘後再又傳到全身上下,隻覺暖洋洋的舒服無比。最後卻全身內外越來越熱,他肺部騷癢,急切地咳了起來,一聲聲咳著,喉間一股腥味,一大口腥臭無比的黑色濃血痰吐了出來,肺部瞬間輕鬆了許多。

呼吸了幾下,他又發現身上粘膩無比,他摸了摸,競是一層汙穢,身上一陣酸臭。

林如海不禁驚駭無比,以他探花郎的才智,有些明白這葯的強大威力了,這是能強效的去除積在體內的毒素。

他只服用了一顆,就有這樣的功效,此時他雖然又餓又渴,精神頭卻好了許多。不由得心中喜悅,若是以前多有幾分無奈投靠新帝,此時卻對新帝感恩戴德了。

林如海叫了水洗澡,次日已能下床,胡太醫給他診脈時也大奇,說他脈像較之前好了不少,聽他說感到飢餓更是大喜。能吃就是能把虧下去的身體補回去。

林如海就依照著皇帝之言,隔三天服一粒,從初時的吐出一大口黑濃血、身上排出許多汙淖,服了第五顆時他已不會吐痰,只出了薄薄一層的身泥。此時半月過去,林如海除了瘦一點之外,精氣神與常人無異,胡太醫也奇怪,說他竟然是大好了。

林如海發現皇帝的秘葯多了五顆,心想著是否要送回去,這樣的仙丹妙藥,就算是皇帝也是得難的。說句實話,若是當初太上皇中風要是有這樣神奇的仙丹,他當時應該能很快好吧。這話卻絕對不能說出去,不然新帝救了他一命,最後還是不得不取他的命了。

黛玉體弱,不知這葯能不能幫她,林如海這樣一想,就止不住了。聖上沒有說不能給黛玉吃,只是這絕對不能泄漏出去。

打定主意,他前往黛玉的院子瞧她……

……

賈璉一直等著林如海死翹翹,可是當他如脫了韁的野馬在外頭勾欄花樓找母馬過了近一個月,只看到林如海一天好過一天。到得現在竟然是大好了。就連黛玉也沒有了當初的可憐模樣,多了幾分神彩飛揚。

賈璉完全蒙了,這怎麼辦呢,老太太和二太太的囑託他完成不了了。原本以為他能發一筆橫財的,現在什麼都沒有了,連回京的路上余留的花用他都用在了母馬身上了。

今天,林如海召見他,跟他說他已經大好,可以派人送一封信回京裡讓老太□□心了,並且他和黛玉父女經年未見,打算將她暫時留下。

賈璉一聽這話,就知他是在送客了,也難怪林如海生氣,也看秀賈璉是個色中餓鬼,原知預料著姑父要死,卻流連風月之所,著實讓人寒心。

然而,賈璉卻是如今榮國府中少爺一代唯一能拿出的人了。賈珠早逝,賈寶玉也才12歲,賈環、賈琮就更小了。賈寶玉這鳳凰蛋子,他聽了很多的情報,將來怕也是不做事,沉迷女色的貨色。

賈璉相比起來,好色的同時,至少還有些庶務上的才幹,只可惜被養廢了。這樣也可以看出賈家的教養真不怎麼樣,黛玉單獨過去,只怕名聲前途盡毀,還有性命之憂。他現在隻盼江南的事過去,他決定娶個繼室,看看能不能傳承個香火。

賈璉說:「姑父既然大好了,自是喜事,也不必特意送信了,侄兒離家日久,也是該回去了。只是老祖宗之前千叮嚀萬囑咐侄兒要帶黛玉回去,說來姑父這邊也沒個女兒家的長輩,老祖宗向來疼惜表妹,姑父思量一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