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市井之妃要當家》第256章 分析案情 開始出動
夏琰頓了一下,「我不會讓她白白……」他的頭仰起,喉頭哽住了,那一個字他是無論如何不會說出口的。

童玉綉點了點頭,「對,照顧好朵朵和天天!」

夏琰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河道邊。

近衛和禁軍跟著夏琰一同撤離了這條河道,禁了三天三夜的永寧巷一帶終於解禁了。

夏琰回去的方向卻不是開國公府,而是皇宮。隨著夏琰離開的還有各路牛鬼蛇神,他們把消息傳到了該傳人的耳朵之中。

晉王府

晉王府家丁小跑著進了晉王書房,邊下跪禮邊回話:「回王爺,夏候爺進宮了!」

「不裝情深不壽了?」

「王爺——」

趙重光問道:「祖父,夏琰這是準備反撲了?」

晉王松馳的老眼緊緊束著:「想反撲,沒那麼容易!」

「祖父有後手!」

「那是自然!」

方府

晚飯後,方又行在書房處理一些與公事有關的人情往來,方秉良從外面走了進來,給他行了一禮,「父親!」

「回來了!」

「是,父親!」

「親家留你吃晚飯了?」

「嗯。」

方又行笑了笑,「你媳婦這次為何回去?」

方秉良不好意思的笑笑,「回父親,嫻兒不是為了家裡的事回去的。」

「是嘛!」方又行意味深長的笑笑。

「真的,父親!」

方又行再次笑了一下,「高門娶媳婦的滋味還真不太好!」

「父親,嫻兒也隻比我們高了一些而以!」

「你真是這樣想的?」

「當然!」

方大人回道,「你到是敢想?」

方秉良連忙回道:「父親,嫻兒是有些大家閨秀的嬌氣,為人處事還是挺好的。」

「為父沒說她不好,怕你有壓力!」方又行嘆氣。

「沒有,兒子絕對沒有!」

方大人抬眉看向兒子。

方秉良認真回道:「真的,父親,只要給兒子時間,兒子入閣拜相也不是沒有可能!」

方大人點了點頭,「你過來想問夏夫人的事,是不是?」

「是,嫻兒今天回去也是問這事,現在情形怎麼樣?」方秉良問道。

方又行回道:「剛才有人傳來消息,夏候爺進宮了。」

「有查到是何人刺殺夏夫人嗎?」

方又行搖頭:「沒有查到,但是死去的殺手似乎不是中原人士。」

「難道是異族人在搞事?」

「不排除這種可能。」方又行說道,「不過以我來看,更像是有人買兇殺人。」

方秉良皺眉,「有本事殺夏候爺,殺一個女流之輩算什麼!」

方又行嘆道:「夏候爺文武雙全,殺他談何容易。」

「那倒是!」方秉良想了想問道,「父親,你有沒有覺得京裡這年味不同尋常?」

方大人點了點頭,「嗯,出去做官要當心,不可拉幫結派,做好自己本職之事。」

「是,兒子知道!」

方大人說道,「夏候爺雖年輕,做起事來卻殺伐果斷,非常人能比,喪妻雖痛,卻並不能打倒他。」

「父親,沒見到夏夫人……」

「怕是凶多吉少。」

「嶽丈大人也這樣說。」方秉良說道。

方又行搖頭:「整條河都幹了,也沒見人影,周圍民居,就差掘地三尺,生還的可能性怕是不大!」

每一個人都覺得童玉錦生還的可能性不大,事實上呢?事實上似乎也是這樣,大冬天帶著受傷的身體跳到冰冷的河裡,河面有頂極殺手,河周圍有虎視眈眈想置她於死地的晉王府之人,不僅如此,她的三魂六魄還要被人往死處超度,她生還的幾率幾乎為零。

不管生還的機率有多低,那怕就是死了,她能被一個人心心念念牽掛著,能被一個人恨不得與她同生,恨不得與她同死的放在心頭,我想有這些應當足夠了吧,也不枉此生了吧!

可這世上之人,明明知道活著是多麼不易,卻仍然要苟且的活著,因為只有活著,才能體味人生百味,才能品償兒女情長,領略這世上千般風景,萬般柔情,才不枉走這人世一遭。

京城皇宮

鬍鬚滿茬的夏琰站到了誠嘉帝面前,沒有了往日的氣宇軒昂、神彩飛揚,面上一片暗淡,聲音廝啞,「聖上,臣有事請奏!」

誠嘉帝深深的看向自己的臣子,任由夏琰拱手彎腰低頭而立,彷彿不知道他已經在河道冷風中站了三天三夜。

大太監衛兆啟悄悄瞄了一眼誠嘉帝,又偷偷瞄了一眼很虛若卻強頂著身子的夏候爺,暗暗嘆了口氣,想不到小候爺竟還是個多情之人,真是夫妻伉儷情深哪!

誠嘉帝終於開口了,「愛卿所奏何事?」

終於等到問話,夏琰直起身子滿眼請求而堅毅的說道,「聖上,臣懇請封了晉王府!」

誠嘉帝和夏琰對視,許久沒有開口。

許久之後,誠嘉帝搖了一下頭,「朕不準這個奏。」

「聖上——」夏琰撩袍雙膝跪下,「聖上,趙郡王的消息,聖上您還沒有收到嗎?」

誠嘉帝雙眼微眯,說道,「朕當然收到!」

「那聖上為何不同意臣的請求?」

誠嘉帝閉上自己的眼,鼻子微微呼氣,「子淳,你髮妻受害,朕也深感痛心,可如果……」

「聖上,臣的心痛沒人能明白,沒人……」提到髮妻,夏琰就感到自己的心痛得不能呼吸。

衛兆啟見夏琰居然漠視聖上的心意,剛想開口訓斥,誠嘉帝揮手製止,衛兆啟拱手彎腰連連退到後面,也許他就是做做樣子,維護一下皇家的尊嚴吧!

誠嘉帝冷哼一聲,「心痛……沒有人明白的心痛……」微微嘆了口氣,想起曾經過往的一幕幕,傷感竟不知不覺湧上心頭,他怎麼不懂,他比誰都懂,這種無語言喻的傷悲,只能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又有誰能明白,誰能懂!

一時之間,兩個相差五歲的男人竟都陷在悲傷之中,往日有多美好,此刻就有多傷悲,那些誰也無法替代的甜蜜、幸福怕是不可能再重來了。

永寧巷

明月大師一直在巷子尾徘徊,他低著頭,閉著眼,念著佛經,前後左右,往返回復,不厭其煩,步履由慢變快,由快變疾,在外人看來,彷彿他就是隨意走動,可是如果從天空俯身往下而看,他足踏而留下的痕跡卻形成奇異的圖案,圖案在月輝的照耀下顯得越來越明,彷彿要騰空而起一般。

某山某小寺,山澗風鳴如虎嘯,月出松間如清幽,如此景緻,卻沒人欣賞,明空和獨一兩人鬥法對峙已經近一天了。

十方陣已經被破壞了,缺了三個向。

獨一冷哼道,「你以為不是十方,我就不能讓小鬼現形?」

明空回道,「當然!」

「那你也太小看我了!」老態龍鐘的獨一更顯老了,身上的脂肪彷彿已被燃盡,只剩下皮包骨頭,可是對面的明空明明比他還大幾歲,卻富態有餘,胖胖的臉上沒有一絲褶子,膚和肉之間有著充盈的脂肪,讓他看上去一點也不顯衰老,彷彿就是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罷了。

明空搖頭嘆道:「我從未小看過你,只是你自己這樣想罷了!」

「道貌岸然!」獨一狂狷的冷笑道。

明家反問:「我為何要作如此狀?」

獨一哼道:「當然是為了迷惑眾生。」

「你也太高看我了,迷惑眾生,那我豈不是成魔成妖了。」

獨一趁明空說話的功夫,竟又點亮了一方道場。

明空搖了搖頭,甩出自己的佛珠,佛珠在十方道之上彷彿自己能遊動似的,所到之處,燭火盡熄。

「不……不可能……」獨一驚得站起來,「不可能,不可能,我潛心修行,俗事不佔,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明空冷笑一聲,「俗事不佔?那成山的銀子從何而來!」

「又不是我主動的。」

「哈哈……原來你還想主動害人,難怪皮相、陽壽一天天陰損下去……」

獨一驚得連忙看自己的雙手,一雙骨瘦如柴手,就差看到森森白骨了,「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明空沒有受他的干擾,依然手甩佛珠、嘴念經文,十方道場上的燭火竟很快就熄滅了。

「不……,老禿驢,你竟然滅了我的十方道場……」獨一瘋狂的撲過來。

「你的?太不自不量力了!」明空輕輕避了一下,衣袍揚起又落下時,獨一撲倒在地上,苟延殘喘。

而此刻,永寧巷上空慢慢升騰起一片亮色,對於常人來說,也許,就是覺得月亮光了些,可是對於有道行的人來說,那是魂魄聚集的祥光,它慢慢的聚於某處,然後消失不見!

「阿彌陀佛——」明月微笑著看向某處,輕輕的鬆了口氣。

京城皇宮

夏琰仍然看向誠嘉帝,「聖上,臣未曾求過什麼事,臣只是想和刑部的人一起去封了晉王府!難道聖上並不想動晉王府?」

誠嘉帝目光深深的看向夏琰,「為了一個女人,你在逼朕?」

夏琰抿嘴直直的看向誠嘉帝,「聖上,臣的髮妻,臣都維護不了,何以輔佐聖上?」

「晉王是朕的叔叔,你總得顧著些皇家宗室的臉面!」

夏琰涼薄的聲音響起:「聖上的意思是東州府之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子淳——」

「聖上,臣隻想問,東州府的案子要如何了結?」

誠嘉帝幽芒凌厲直直看向夏琰。

夏琰微微抬起下巴,眼眸深黑。

站在權力頂端的兩個男人一時之間竟對恃起來。

若大的禦書房,即便有碳火,那森森冷意依然讓人感覺冷到脊樑,屬於男人之間的角逐進行的無聲無息,卻又波濤洶湧,銳不可擋。

也不知過了多久之後,作為臣子的夏琰讓了一步,鬆了氣的夏琰耷下肩膀,彷彿一下子蒼老了很多,「如果聖上不想曾經的抱負,不想鴻圖大展,臣無話可說,臣想……」

誠嘉帝打斷了夏琰的話:「你想致仕,找個地方躲起來想女人,朕說得對不對?」

夏琰垂眼。

「哼——」誠嘉帝冷嗤,「說到底,你還在逼朕!」

「我沒有——」夏琰連忙回道,「希望聖上同意微臣帶著兩個孩子遊歷於山水之間,否則臣不知如何過這下半輩子!」

「你……」誠嘉帝氣得心口起伏,「你就這點出息!」

「是,微臣不比聖上,聖上志在天下,讓天下太平、子民富庶,臣隻想找個地方偷偷躲起來想想我的女人!」

誠嘉帝卻不再說話,背靠到龍椅背上,眯了眯眼,不知想著什麼。

大太監衛兆啟幾不可見的又彎了彎背,讓自己的存在感近乎為零,他為何又要這樣?

為何?還不簡單,夏琰說中了誠嘉帝的軟肋,誠嘉帝的軟肋什麼?當然是江山社稷,萬裡河山!近數十年來,為了大陳朝,為了他的帝王抱負,為此隱忍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眼看著一個個擋著自己腳步,一個個為害朝庭的官吏落馬,清明吏治就在眼前,可是東州府一案涉及的官員、貴族、宗室猶如一潭爛泥,他顧濾太多,為了宗室顏面,他……難道要止於此,不……不……可是……

在宮燈的照耀下,誠嘉帝面上顯得一派淡定平和,可是內心卻天人交戰,自己如果下手對付晉王,那麼就意味著自己疏遠了宗室,不,可能自己要失去宗室幫襯了,可是……誠嘉帝細細的想想執政數十年來,宗室為自己做了什麼呢,能讓自己惘開一面,似乎……

竟然不知不覺中天竟亮了,絲絲白光透過天窗窗紙射進來,微曦晨光中,寒氣滲人,骨頭縫彷彿都鑽心的痛。

清晨,一輪橘紅色的太陽慢慢從地平線上升起,給清冷而氤氳迷霧的大地塗上了一層霞光,霞光透過角角落落灑落,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些許溫暖。

濃濃的白霜在霞光的照耀下,猶如下了一場小雪,屋頂、枝頭,白霜顯瑩剔透,好美的冬日早晨!

暖暖的陽光隔著天窗照射進禦書房,彷彿驅走了所有寒意,屋裡暖了,屋內的人彷彿也因為暖意清醒了過來。

夏琰聽到對面的誠嘉帝深深嘆了一口氣,「你還年輕,還能和朕一起談笑風生,回去看看一雙兒女吧!」

夏琰愣了一下後,給誠嘉帝行了禮,「多謝聖上體恤,那微臣就先回去了!」說完話後,夏琰轉身頭也不回的走出了禦書房。

大太監衛兆啟納悶的不得了,執拗的夏候爺怎麼回去了,難道知道聖意難違?他幾不可見的看了一眼聖上,想再次揣測剛才那一句話究竟是何意時,誠嘉帝叫道,「扶朕回宮歇歇!」

「是,聖上!」衛兆啟連忙過來攙扶著誠嘉帝回宮。

就在衛兆啟還在逐磨夏琰為何輕易轉身回家時,誠嘉二十年臘月初二,刑部並大理寺等司法衙門以迅雷不見掩耳的速度封了晉王府,晉王府上下五百口,全部入了刑部大獄,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再次進了大理寺。

京城上下的人都知道,從刑部進大理寺,那麼就意味著案子已經定性了,就等宣判了。

整個案件,全程沒有夏候爺參與,直到這時,衛兆啟才明白誠嘉帝的用心,原來,聖上愛才,竟保護了年輕的夏候爺,沒有讓他成為宗室唾沫的對象,他嘆了口氣,聖上真是用心良口。

年關將近,大理寺卻沒有休息,他們似乎比任何時候來得都忙,就在京城民眾以為晉王府案件要到年後再審時,大理寺在門口貼出公告,將於臘八初九公審東州府貪汙案。

京裡內外儀論紛紛,「咦,為何不是晉王府,而是東州府的案子?」

「東州府案子在先,當然先辦東州府的案子啦」

「說得也是」

「對個屁,晉王是當今聖上的親叔叔,怎麼可能會先辦」

「我呸,聖上要真認親叔叔,就不會抓他,還何談先辦後辦!」

「也是喲」

「要我說,東州府案子還沒有辦,晉王府跟著被抓,這其中肯定有必然的聯繫!」

「有聯繫?」

「我是這樣猜測的」

「得了吧,大過年,你不想過,我們還想過呢,趕緊別亂猜測了,馬上就要公審了,聽聽不就知道了!」

「對,聽聽就知道了」

臘月初八

整個京裡的人都忙著吃臘八粥,除了開國公府,整個開國府沉浸在一片愁雲密由當中,一年臘八的味道都沒有,就連過年的味道都沒有。

夏琰癡癡的坐在房內,餓了木然的喝口稀粥,困了木然的閉上眼,彷彿行屍走肉,雙胞胎小人兒開始還哭鬧抹眼淚,後來連眼淚都不抹了,安靜的呆在夏琰的大腿上,任開國公去哄去逗,都不理睬,就陪在夏琰的身邊。

開國公府的日子彷彿很難熬,可是其他人的日子仍然按部就班的過著,沒有夏候夫人的公審,依然吸引了不少眾人,大理寺門前依然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這個世界彷彿離開了誰都能轉,唉,話雖這樣說,總感覺沒那麼精彩似的,這不,大理寺的公堂上坐著嚴肅不苟言笑的大理寺卿——樊中易,他按部就班的提人問話,按部就班的威嚇審訊犯人,看得眾人除了害怕就是無滋無味。

公堂之上,安坤跪在堂前,樊中易問道,「安坤,你可認罪!」

「大人,小人逼不得以才這樣做,還請大人明察?」

「逼不得以?」

「是,大人,小人雖是正五品通判,卻毫無絕斷權,所有事情都被知州肖大人把持著,小人為了吸引朝庭對東州注意,為了吸引朝庭懲治貪官,小人不得以才出了劫銀的下策!」

「休得胡言,劫朝庭庫銀,就是犯罪!」樊中易喝道。

安坤回道:「大人,小人知道是犯罪,可為了東州府萬千百姓,寧願一人受累也要讓朝庭還東州府一片清明的天空,請大人明察!」

「休得狡辨!」

「小人不狡辨,小人認罪!」

聽到這裡,公堂門口竊竊私語,「看此人不像是劫銀犯,你覺得嗎?」

「我覺得也是,你看他的樣子非常中正稟直,不像是壞人!」

「嗯,也認罪,不像作偽!」

「我也覺得是!」

「有可能,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看來他真是為了吸引朝庭懲治貪官!」

「如果是這樣,還真是個無私的青天大老爺!」

……

公堂之上

門口的對方落到了聽審的各方人耳朵裡,他們相互看了看,然後看向某個坐位,可惜,那個坐位空空如也,沒有人,那是誰的位置呢?當然是淳於候——夏琰的位子,沒有心愛的女人,他連三法司會審都沒有來。

安坤聽到眾人的言論後,低垂著頭,一副任勞任怨、不申辨的樣子,擠在人群中的林氏看到如此情形,捂著嘴感到欣慰,總算能得到些名聲了。

樊中易微微皺了一下眉,說道,「事情究竟如何,可不是憑你三言兩語就能定論的」

「請大人到東州一帶明查,看看我安坤對民眾到底如何,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你放屁,你是青官,我就是貪官了,你個道貌岸然的小人,你不……」

「肅靜,肅靜,公堂之上不得喧嘩……」

趙之儀嘆了口氣,剛想出口,公堂門口一陣騷動。

「讓一讓,請讓一下,東州民眾請來的訟師到了!」

東州府民眾請來的訟師?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個個相互看了一眼,然後齊齊像外面看過去,人群在一個年青男人的揮拔下漸漸空出一個走道。

眾人目光齊刷刷的看過去,然後,認識的不相關人士驚叫道,「竟是她……」

認識的不對付的人驚叫道,「怎麼會是她……」

認識的愛戴的人驚叫道,「天啊,居然是她……」

到底是誰呢?

可能有人猜出來了,她就是童玉錦。

沒錯,她就是童玉錦,她怎麼會出在這裡呢?別急,讓冰河慢慢道來。

我們把目光投到幾天前,夏琰進宮的那天晚上,夏琰前腳走,後腳永寧巷的禁軍全部撤去了,終於解禁了,明月大師做過法事後,也甩著衣袖飄然而去,而去的路上遇到了準備祭奠童玉錦的童玉綉夫婦。

「大師……」童玉綉見到明月非常震驚,給明月行了禮後叫道,「大師,是不是我妹妹沒事?」

明月笑了笑,「也許吧!」

「大師,連你都不能肯定嗎?」聽到模稜兩可的話,童玉綉一陣神傷。

明月笑意盈盈的看向童玉綉,「我只是沒讓她回家,至於人到底在哪裡,我還真不知道!」

明月這句隱澀的話袁思允沒聽懂,隻覺得不合常理,可是童玉綉聽懂了,驚得捂住了自己的嘴,「你的意思是,她在這附近?」

「是!」明月笑得釋然,心急的童玉綉並沒有看到,明月已經算到他們會來了,他雙手合了一下翩然而去。

童玉綉驚喜得一家家去拍門……

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永寧巷了,永寧巷是一條中等巷子,住在這裡的人家多少都小有家資,以有店鋪的商人居多,靠近街尾河邊也有一些小京官官員宅第,其中有一家關門上鎖,連個看家的僕人都沒有,這家人去了哪裡呢?這個小京官補了京東府某個縣郡縣令的缺,於半個月前,高高興興帶著家人上任去了,一般人家都留有僕人守院,為何他家不請呢?當然是沒有銀子了,在京裡做個清流小官,那有銀子,隻好讓家空著,宅院不大,二進二出,但是地方大,還有兩口井,兩口井喲!

在古代,普通人要麼沿河而居,要麼鑿井而活,否則是沒辦法解決飲水問題的,很多時候,一個衚衕,一個村子共用一口井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家中有一口單獨的井,說明這家人溫飽解決了,有餘錢了,否則不可能有財力打井。

長時間不用的井,在北方,很快就會變成無用的乾井,這一家似乎也不例外,也不知道這個兩進兩出的小院過了多少手,也不知道這兩口井到底是當中誰家留下的,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打兩口井的這家肯定很殷實,不,也許達到了富貴,為何這樣說呢?

其中一口井上下兩個通道,上面是乾通道,下面是通水的通道,從童玉錦眼光來分析,乾通道是留著運銀財的,水通道大概是防洪防訊用的。

童玉錦?咦,她是怎麼到了這口乾井的,這就要細細說道說道了。

三天前,她孤注一擲跳進了河裡,本就受傷的她在河裡往下沉時,後背又被黑面人刺傷,幸好,只是肩夾處的皮肉,沒有傷到內臟。

為了逃命,她用勁生平最大的力氣,一直往前劃,可總不能一直憋氣吧,她需要換氣,又不能明白張膽的換氣,隻好往河道邊上找個隱蔽的豁口出來換氣,那知換氣時發現了這個洞口,並孤注一擲爬進了這個洞,該她命大,她爬的得是乾通道,爬著爬著竟到了一口乾井低下,在井底了看到了當空照的明月,她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可是沒一會,不知是因為傷疼,還是獨一的法事,她暈了過去,這一暈就是三天三夜,三天三夜,對於有些人來說,沒有什麼,可是對於在生死邊緣徘徊的人來說,彷彿就是一輩子,為了孩子,為了愛她的男人,她在迷霧中苦苦的掙扎著,掙扎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