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將軍霸寵:別跑,小廚娘》第二百零九章 石拱橋
後院給馬家父子和工匠們的飯菜也是一樣的,李大春和李萬峰父子倆陪著,也是吃的賓主盡歡。

這邊修橋鋪路是乾的熱火朝天的,作坊那邊也是生產的緊鑼密鼓,一切都是欣欣向榮。

李雁回沒事兒的時候也去河邊兒看他們修橋,這橋是馬老爺子費心設計的,幹活兒的人都說是馬老這一輩子的心血精華呢。

這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現在已經頗有樣子了,下面的幾個小拱都已經差不多完成了。

這橋的設計李雁回看著有點兒像前世的安濟橋,也就是趙州橋呢,那可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呢。

這架在塔灣河上的錢,有五個拱。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

而且就算是塔灣河的桃花汛來了,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

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李雁回還跟馬老爺子商量,要在石橋上面加上雕工精美的石雕,也算是杏花村一景了呢。

以前李雁回總是好奇這古代的石橋是怎麼建成的呢,那麼重的石料怎麼架上去的呢。

原來在建橋之初就架好了六座橋基,也是堅實的石料打造的,支撐著在上面做工,又搭了類似於現代的腳手架一樣的架子,工匠們就在上面做工。

在幹活兒的時候,還運用了槓桿兒和滑輪的原理,不得不說,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之無限的。

像杏花村這樣的小型石橋,用類似於趙州橋的石拱橋是最合適的了,工匠們一起採用了圓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橋身的主孔凈跨度大概在三十多米,而拱高只有七八米左右,拱高和跨度的比例在一比五左右。

這樣就的設計實現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橋面過渡平穩,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不光是這樣,而且還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的特點,算得上是橋樑設計的經典了。

當然圓弧形拱對兩端橋基的推力相應增大,需要對橋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建橋之初馬老爺子就讓工匠們把橋基打的牢牢的,還在河底鋪設了穩定橋基的大型條石。

馬老爺子說了,這樣的橋建成了,別說百八十年,就是千八百年也是挺得住的。

這也是李家不惜銀子,馬老爺子才敢如此設計,一般的人家修橋是不會容許這麼乾的。

馬老爺子在李家住的好,吃的好,每天在工地巡視著,也是樂呵呵的,算是圓了老人一輩子的心願吧。

還有馬老爺子的小兒子馬天明,也是個能幹的,工匠們調配的也是井井有條,手藝更是沒的說。

日子像這塔灣河的水,流淌不息,杏花村的路就先修好了。

路基修整的平整,上面墊了李萬峰從鎮上買來的碎石子,又夯實了路基,上面鋪了李萬峰他們從河裏掏出來的細河沙。

漢子們力氣大,都是夯的實實的,走在上面是既平整有厚實,就是重載的馬車行在上面也壓不出什麼痕跡呢。

劉管事拉過兩次貨,也是對這條路讚不絕口,不住地誇讚李萬峰是個有眼光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