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
?就像袁世凱這小子,就很不錯;不學而有術,在慶軍士兵嘩亂的時候,能果斷的假行軍令出手殺人,在朝鮮的壬午軍亂和甲申事變中,敢開槍敢把東洋人擊退。

今天在那種情況下,何長纓敢果斷出手殺人,而且殺人之後卻並不驚慌失措,一方面能成功的鼓動周圍百姓的情緒,讓其去津海縣衙為他作證,同時先將那個東洋女子送到美國領事館,然後自動投案,整個過程有條不紊節節相扣。

從些許小事之中,就已經可以管中窺豹的看出此子的二三崢嶸!

年紀雖輕,卻以有獅虎之相啊!

難怪他能寫出那句:今日長纓在手,何日手縛長龍。

不過對於這句詩裏面的『縛長龍』三字,讓李鴻章有些不喜,甚至有些隱隱約約的警惕,不過隨即他就自笑起來,自己真是當了一輩子的『裱糊匠』,現在都快當成神經病了。

別說這小子現在只是一個區區從五品的協辦守備,就是當年自己的老師手握重兵,位極人臣,也不敢逾越這個雷池啊!

改朝換代,哪能是如此的輕而易舉?

而且就願意去平壤這件事來講,不管怎麼說,這個何長纓都比李鴻章原先看重的那個『殺伐果斷』的袁世凱要強。

之前李鴻章有意讓袁世凱再去朝鮮,聯絡韓國的官員,不過這個袁世凱一直磨磨唧唧的拖延著不肯前往。

到了現在,直接連他總督衙門的門都不登了!

還有袁世凱的臂膀,那個唐紹儀,寧肯到盛懷宣的津海關道尋路子,都不進自己的總督衙門,不就是害怕自己讓他回朝鮮事宜。

所以說就沖著他何長纓能主動請纓去平壤,就算今兒沒有山縣小曼這個轉機,他李鴻章也要保下他的這個肥西小老鄉。

「中堂為何而笑?」

周馥笑著問道。

「我是笑這小子不僅運氣好,而且人緣也好;不然杏蓀能這麼急著跑過來替他說話,還想把他挖到津海關道。」

「中堂,津海關道,招商局,還有電報局確實缺人。」

李鴻章一說,盛懷宣就開始腆著臉叫苦。

「行了,這事兒就這樣了;你給陳文琪說一聲,先關他兩天;」

李鴻章給兒子李經方說了一聲,然後笑著對周馥說道:「玉山,這次請你過來,就是想讓你挑個擔子;這個總理前敵營務處的差事你擔待起來,你看如何?」

周馥有些遲疑,葉志超,衛汝貴這一群丘八個個眼睛長在頭頂,除了李中堂,誰能調動了他們?

李鴻章知道周馥不願意跟葉志超攪在一起,直接就把話放明白的說道:「曙青在平壤,可是遼東那一片也需要一個得力的人來壓著後陣,平壤那邊你暫時不需要過去,只在瀋陽調兵遣將,辦理各種徵調事宜就可。」

聽李鴻章說不去平壤和無法無天的丘八攪在一個鍋裡,周馥才勉強點頭同意。

「杏蓀,這個總理後路轉運事的差事,你一定要辦的妥帖;玉山這裏需要什麼,你都要最快最好的辦好。」

李鴻章看周馥點頭答應,立即就高興了起來,偏頭叮囑著盛懷宣。

為了這個『總理前敵營務處』的人選,這些天可真是一波三折。

之前朝廷和李鴻章都希望劉銘傳能接下這個職務,統帥前敵諸君,不過劉銘傳以生病為由,直接拒絕出征。

兩江總督張之洞堅決的不允許南洋水師北上,增援北洋水師。

這真是仗兒還沒開始打,他李鴻章就寒透了心。

看到見周馥點頭答應,李鴻章的心情才好一些,不愧是跟隨自己幾十年的老人,關鍵時候,也就自己人能頂事兒;別的滿朝文臣武將,不落井下石,他李鴻章就感激不盡了。

真是一說都是淚啊!

現在既然理清了各路的關係,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職,同心協力的好好對付東洋人了。

「中堂您隻管放心,但凡周大人發話,要什麼我都會全力以赴。」

盛懷宣立刻全口應承下來。

「哈哈,有玉山坐鎮遼東,杏蓀在津門調配協同,曙青在平壤拒敵於大同江北,平壤戰事無憂矣。」

李鴻章高興的端起茶杯,送客。

「為中堂賀!」

大堂裡的眾人紛紛站了起來,一片祝賀討口彩。

——

何長纓整夜翻來覆去的難以合眼,不僅僅是心事太多,更主要的是魯招妹的鼾聲太婉轉,整個兒就是鼻子上面戴著兩個大哨子。

哨音時輕時重,時短時長,攪得幾乎快崩潰的何長纓直到接近天明才疲勞睡去。

一夜既過。

光緒二十年七月十六日,西洋歷公元1894年8月16日的清晨,終於姍姍來遲。

此時,何長纓心事重重的坐在床邊發獃,右手裏面的那對綠翡翠健身球無意識的轉得啪啪作響,因為他發現不知何時津海縣衙的獄吏,居然偷偷的把牢門給鎖死了。

他和魯招妹喊了半天,到最後魯招妹一嘴一個『MB』『MB』的咒罵著,都沒有一個獄吏露頭搭理他們。

何長纓的心開始沉了下來,事情似乎有些小不妙啊!

怎麼辦?

同一時間,博文書院的學員們個個都是紅腫著寫了一夜的傳單的眼睛,開始沿街叫喊發傳單。

他們的時間很緊張,發完傳單,就得趕緊到大沽北炮台的海濱沙灘去報道。

就像武備學堂步隊那個的大隊長說的那樣,不管何大人來不來,他們都會準時到那裏去等。

然後用這種靜默的力量,來展示他們的憤怒和不妥協。

幾乎在這個時候,北洋武備學堂,水師學堂,電報學堂和醫學堂,幾乎傾巢而空,所有的學員們都排著整齊的隊伍,每個人都帶著一臉的堅毅,朝著大沽北炮台行軍。

山縣小曼和她的表哥井上喜郎,正在順著長長的甲板,登上一艘德國人的商船,她回頭遺憾的望了一眼這個美麗的國度。

海風吹散了她的長發,裙裾飄揚間飄飄若仙。

小時候,也在這個遼闊的國度斷斷續續的生活了幾年,遇到的清國人對他們東洋人說不上有什麼熱情,但是也談不上什麼敵視,就像兩家多年的老鄰居,平淡如水卻也習以為常。

只是以後再也不可能了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