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
?「啟稟王妃,沈相薰,李范晉,洪啟薰求見。」

閔妃的一位貼身女官,在珠簾外輕聲稟告。

「讓他們進來吧。」

聲音糯軟,悅耳動聽。

不久,一身戎裝的鐵原府使洪啟薰,吏曹參判李范晉,貶職的議政府右參贊沈相薰,三人聯袂走進了玉壺樓。

「臣等給王妃請安。」

沈相薰,李范晉,洪啟薰三人,恭敬的跪下問安。

「都起來吧,賜座,看茶。」

閔妃等洪啟薰三人坐下來,隔著珠簾問道:「外面的情形怎麼樣了?」

「啟稟王妃,東洋的大隊人馬正在開拔去平壤,城內留守了一個大隊的步兵和一個中隊的騎兵,嚴格的封鎖著進出漢城的城門;景福宮外面剛剛又調過來了一個騎兵小隊。」

說到這裏,洪啟薰的臉上不禁露出憤怒之色。

閔妃想了想,輕聲說道:「一個步兵大隊加一個騎兵中隊,總計1400餘人,咱們宮內不過六百餘禁衛隊,而且大院君還在裏面插了很多的親信;壯衛營掌握在李埈鎔的手中,樸泳孝控制著巡警部,新成立的訓練隊更是未來的大患!」

沈相薰,李范晉,洪啟薰三人聽了均是又羞又憤的滿臉血紅,然而一樣無計可施。

「咯咯,啟薰你們不要這麼生氣,要沉住氣耐心的等待;」

閔妃抿嘴兒咯咯一笑,笑聲如銀鈴一般的悅耳動聽:「大清的軍隊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而且就算一時敗了,真的失了平壤,大清幅員萬裡人口億萬,長久來說東洋終敗!」

閔妃伸出一隻小手,慢慢的撫摸著自己渾圓滑嫩的大腿,偏著可愛的小腦袋說道:

「等清國打敗了東洋軍隊,那時候才是咱們跟這些奸臣算總帳的時候;你們提醒樸定陽,李完用這些人,這段時間不要輕舉妄動,就坐下來,斟一杯熱茶,好好的看一看李昰應和金弘集之間的鬥法。」

聽著珠簾內閔妃那『咯咯』的美笑,洪啟薰的一顆心臟都快要跳了出來。

十二年前他之所以冒死救下閔王妃,並不是因為他有一顆忠君義膽的心。

而是當時叛軍鄭義吉抓著閔妃的長發,將她從轎子裏拖出來時,閔妃那瑩白如玉卻滿臉堅強的俏臉,讓他終生難忘,願意為這個女人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范晉,貞洞俱樂部組建的情況如何?」

閔妃對幾位心腹定下了下一時期的活動基調,就改換了話題。

「啟稟王妃,俄國公使韋伯先生和美,德公使都欣然參加,韋伯先生私下表示俄國正在密切的關注著朝鮮局勢,也決不允許東洋趁機吞併我國。」

李范晉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能得到西方列強的保證,李范晉這些天一直提吊著的心就安穩了很多。

「哼!他們俄國也該出一些力氣了。」

閔妃冷聲說道:「當年為了和俄國簽訂密約,我可是把清國和袁世凱得罪透了;不是這樣,大院君也不會被清國從保定放回來,而大院君居然私下裏向清國提出『廢朝鮮為行省,要求仿元朝設征東行省例,派大臣監國』,此等賣國昏話!」

一屋俱靜,無人敢出聲。

清國光緒十年,十二年的時候,朝鮮親俄勢力不斷抬頭,閔妃『厭諱藩屬』『尤忌華乾預』,高宗李熙也發出感嘆『以三千裡山河臣服於華為恥』。

因此閔妃集團不經過中國的允許,作為一個沒有外交權的藩國,私下裏兩次試圖和沙俄簽訂『?朝俄密約』。

結果兩次都被袁世凱警覺攪散。

第一次密約事件發生後,清廷震怒,要把大院君從保定護送回漢城。

結果大院君李昰應居然提出將朝鮮作為中國的一個行省,並且說『本國百口同然,如聞此命,大小必手舞也』。

最後還是李鴻章覺得大院君的這個提議『太覺奇崛』,乾脆把大院君送回漢城了事兒。

而在1886年第二次密約事件發生以後,袁世凱一邊譴責『背華自主』的國王李熙,一邊和大院君密商廢黜高宗,讓大院君的孫子李埈鎔繼位。

最後嚇得高宗哭哭啼啼,袁世凱又一直沒能找到有力的證據,『廢黜』之事才算不了了之。

「假如九年前德國穆麟德穆參判提出的『朝鮮中立論』,能得到清國的允許,把咱們朝鮮劃為『中,日,俄』三國的中立區域,那麼就沒有今日的兵禍了。」

貶職在家的沈相薰,既是大院君妻子『驪興府大夫人』的姨侄,更是閔妃的姻親,被稱為『閔族之前衛』。

此次大院君在東洋的扶持下攝政,因為他是閔妃的忠狗,被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貶官。

「哼!」

閔妃又是一聲冷哼:「失去了越南這些東南亞藩國,現在朝鮮是大清國最後一個臉面,他們怎麼可能放棄?我算是明白了,東洋人貪婪無度,與之交往就等於與虎謀皮,清國喜歡事事指手劃腳,動則就提什麼『廢立』,只有西洋俄國,離著咱們朝鮮既遠又近,倒不失為一個強援助;諸位不要喪氣,此次國變,未嘗不是我們大韓民族擺脫大清控制,抵禦東洋的一個契機!」

——

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在得到野津道貫率領東洋第五師團離開漢城的消息以後,就急匆匆的借故回到家中。

在緊閉的書房內,金弘集想了很久,終於一咬牙研墨提筆,開始給平壤方面寫密報。

現在整個朝鮮,人人都說他金弘集是親日派,然而在金弘集看來,他哪個派都不是,他的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朝鮮。

「此次東洋四路大軍齊出,元山那一路更是奇兵,想把平壤城內的清軍就地全殲;沒有了大清的竭製,東洋狼之野心誰能製服?葉大帥,聶大帥,你們可不要讓我們朝鮮藩國失望啊!」

金弘集低聲自語,滿腹惆悵。

與之同時,『事大黨』領袖,朝鮮軍機處外部大臣金允植,從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得到了東洋軍隊的軍事情報,也連忙回到家中,緊閉房門,開始給平壤的清軍寫密報:

「倭兵前後水陸來者三萬餘,盡向平壤,又有奇兵萬人,由元山繞平壤之後,直出義州為合攻之計,聲言將渡鴨綠江,直趨瀋陽。」

寫完了這些,金允植放下了毛筆,目光向著北方望去,深情的說道:

「宗主國,此次倭夷勢大,去勢洶洶;你們在牙山雖然一敗塗地,不外是因為當時倭夷兵多將廣,這次你們可不要再讓我們朝鮮藩國失望了啊,拜託了!」

說完,金允植臉色肅穆的朝著平壤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個躬。

久久不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