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
西洋歷2月12號,下午15點。

東洋,廣島戰時大本營。

明治天皇,伊藤博文,西鄉從道,樺山資紀,川上操六,陸奧宗光,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兒玉源太郎,陸軍步兵大佐寺內正毅,海軍大佐山本權兵衛,侍從武官長軍事內務局局長陸軍少將岡澤精,樞密顧問官海軍中將中牟田倉之助,大鳥圭介,——

一群東洋廣島大本營戰時本部核心成員齊聚,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從西洋各國使節反饋的情報,山縣大將的第一軍在破關以後,直奔大清礦產重鎮唐山;在全殲羅榮光,曹克忠兩部近兩萬清兵後,放過灤州煤礦徑直西進,直撲燕京。」

參謀陸軍步兵中佐高木作藏,拿著一支細長木棍,站在一副巨大的大清東北亞地圖前。

仔細的講解:「在薊州,通州,廊坊,各自駐防有一萬清軍;這三萬清兵都是大清的省軍,一部來自大清的重鎮武漢,另兩部則是西北,西南的邊軍,估測應該有著不俗的戰力。」

「現在的關鍵,是不清楚在山海關戰役裏面,帝國第一軍的損失究竟是多少;還有沒有能力進行下一步可能的薊州殲滅戰,以及必要的通州戰役,然後在大清皇帝逃亡之前封死燕京城,逼迫大清簽訂城下之盟?」

兒玉源太郎神色凝重的說道:「對於近在咫尺的4000津勝軍放而不攻擊,這就給了西洋諸國,大清,包括現在的大本營留守參謀部,有著很多種的解讀和猜測;不過不論是哪一種,都不希望是山縣司令因為兵力問題,而做出這種決策。」

「根據各國對山海關方面依然一無所知,甚至沒有一個清軍能逃回來猜測,山海關戰線的清軍應該是全軍滅亡;這就說明帝國是在用一種完全碾壓的戰力優勢,完全掌控著打贏了這場戰役,損失微小。」

伊藤博文一提到山縣有朋,就忍不住出現一臉的腦色,然而這並不妨礙他作為東洋第一明治下第一人的敏銳判斷。

他點起一支煙繼續說道:「山縣不打灤州煤礦,不外兩個原因,其一害怕打殘了煤礦設施,他一直的作戰夢想就是吞併黃河以北,山海關以南,作為帝國領土;怎麼捨得打壞帝國的產業?」

「哈哈——」

包括明治天皇在內的滿殿日軍將佐大臣,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其二,就是他在和咱們搶時間!」

隨著伊藤博文『其二』說出,殿內猛然一靜。

關於山縣大將和大本營的分歧一直都存在著,這一次不過是第一軍在通過軍事行動,直白的表示出來而已。

「山縣大將和他的陸軍,一定會幹脆利落的打垮燕京一帶所有的清軍,也會在大清皇帝逃跑之前,就截斷他們的路途,把大清的皇上太后困死在燕京城,——這些我都十分的確信!況且今日英國將向大清傳遞的『善意』,想來也會麻痹住他們的皇帝,不會輕易逃亡。」

伊藤博文沉聲說道:「我只怕一件事,就是他會揮師直接攻陷燕京,從而把這場清日戰爭拖進深不見底的深淵!諸君別忘了,中國自古就有著皇帝被俘,下面大臣重新選皇帝的事情。」

「對於山縣伯爵,帝國從來沒有懷疑他了不起的遠見卓識,還有偉大的軍事才能,然而關於此次賭上國運的清日戰爭,他卻和帝國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而且這種分歧,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絕對不能再任其延續下去了!」

明治天皇一開口說話,殿內所有人都是抬頭挺胸的筆挺坐立。

「山縣將軍的作戰目的,是徹底的打垮然後肢解大清,把中國如同歐洲,東南亞一般,分成數個或者十幾個小國;而這——,卻是和帝國的最終長遠目的,——完全吞併大清,是相背道而馳的。」

「一旦中國分裂,各個小國很快就會淪為西洋各個列強們的保護國,從而會徹底的封堵死帝國對亞洲大陸的領土意圖!」

「況且,現在帝國當前最需要的是戰爭賠款,是用大量的銀子來償還外債,發展工業,擴建更多的陸軍師團,購買建造更多的新式戰艦,這更需要中國擁有一個完整安定的政府;對於現今階段的領土問題,只是朝鮮的兩千裡江山,就已經足夠帝國花費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來慢慢消化。」

明治天皇一錘定音的說道:「現在第一軍西進燕京榻側,魯東支隊攻陷威海衛,第二軍雖在旅順壓製大清北洋諸軍,然而隨時可以通過艦運直達津門;帝國已經向大清展示了可以覆滅他們的力量,大清也已經表示服軟,願意變相投降,這場戰爭在東亞大陸上可以暫停了!」

「我建議把美國拉進來,」

陸奧宗光開口提議道:「上午和楚恩遲談論第一軍的問題,英國的要求是退到渤海灣非城市地帶駐紮;然而黑木中將暫統第一軍以後,不但不撤兵,反而進一步兵困燕京城;此時就非常需要一國,來對英國平衡。」

殿內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在英國已經蠻橫的插手清日戰爭的情況下,引入第二國來打破英國可能對東洋帝國利益的傷害,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這些年一直和東洋關係良好的美利堅,則是當仁不讓的最佳選擇。

可是必須反覆權衡,這一舉動會不會激怒英國?

在利弊之間,進行取捨。

「此事暫時放下,等待仔細詳商;陸奧你親自跑一趟去見楚恩遲,請他照會中國政府,如真誠希望和平,可任命具備正當資格之全權委員,東洋政府當於兩國全權委員會商時,宣佈東洋政府之停戰條件。」

明治天皇說完了這段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身體開始放輕鬆,軟綿綿的靠在椅子上面。

一種莫名的情緒,在他的心裏湧盪。

匯成滾滾熱流,沿著四肢五臟,澎湃的恣意流淌。

自從1853年美國『黑船來航』,被強迫開國門起,帝國就開始走上了一路充滿荊棘的逆境勇登之路。

1865年國人覺醒,武裝倒幕。

1867年,自己登上皇位,在《天皇禦筆信》中,就發誓要『開拓萬裡波濤,宣佈國威於四方』。

然後在1868年,帝國進行全面維新,脫亞入歐。

隨後,帝國就開始一邊謀求發展,一邊悄悄侵吞大清領土。

帝國實在是太弱小了,底蘊單薄,資源貧乏。

不進行殖民擴張,不侵吞大清這頭肥豬的血肉滋養,帝國永遠都強壯不起來。

不能領導東亞各國,稱霸世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