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
西洋歷2月19號這一天,陽光高照,氣溫醺暖。

連日的大太陽早已控幹了路上的水分,道路兩邊的麥田裏到處都是綠油油的青翠,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而在北塘炮台東北50裡,寧河大營東南50裡,東洋『征清大總督府』的『征清大總督』小松宮彰仁親王,也在望著綠油油的無邊原野而感嘆。

清晨7點,在聲聲『嗚嗚』的汽笛鳴響中,日軍混編艦群抵達唐河口海域。

隨即,西京丸,伊勢丸、共代田丸、萬國丸,四船放下八艘小舢板,載著64名士兵,朝著寂靜的唐河口劃去。

而這個時候,在唐河沙河入海口一帶的黑沿子村,尖坨子村,看到日軍艦群撲來,村子裏面早已經是鬧翻了天。

日軍從山海關一路殺到唐山,然後又一路朝西殺去,殺得屍骸盈野,血流成河,此事早已傳遍了北直隸。

現在看到日軍軍艦到來,兩村的百姓無不是驚懼之極,趕緊收拾著屋裏值錢的東西,用獨輪車推著屋裏僅有的糧食,拖兒攜女的逃難而去。

而這個恐慌波,也將隨著兩村百姓的四散,迅速的朝著各處傳去。

上午8點30許,日軍先頭舢板抵達渤海灣近岸冰帶,放下48名日軍士兵,登上渤海灣的冰面。

然後朝北行軍,登上大陸。

10時許,日軍朝著東,西,北,三面進行偵查的士兵,在海岸搖旗示意:附近沒有發現清軍蹤跡,可以安全登陸。

考慮到渤海冰層近日正在大量的融化,第6旅團長奧保鞏中將隨即下令,部隊沿唐河,沙河之間的海岸,進行分散登陸。

首先集中船力,運送步兵第13聯隊1大隊,及1大隊所需的過夜物資登陸。

之後,運送騎兵第6大隊本部,及第2,3中隊登陸(第1中隊在大連灣,跟隨第6師團的第12旅團)。

在奧保鞏的命令下,抵達唐河口海域的16艘運輸艦,9艘護衛軍艦,紛紛放下小舢板,朝著山口丸,金州丸,三池丸,3艘運輸艦聚攏,準備運送步兵1大隊登陸。

中午11點30分,第一批600日軍步兵登上海灘,隨即,士兵在各隊指揮官的命令下,朝著四周陸地縱深進發,負責警戒。

下午14點30許,日軍第二批步兵順利登陸。

至此,日軍第13聯隊1大隊全軍登陸完畢,在步兵第13聯隊第1大隊長渡邊之步兵少佐的命令下,開始建立灘塗防禦陣地。

不過經歷過威海衛陸戰的第11旅團的日軍士兵和軍官們,顯然並不把這件事情當做很重要的事情來做。

在他們的眼裏,大清最精銳的陸軍和海軍都如此的垃圾不堪,在這個空無人煙的海灘,能有什麼威脅,值得他們要認真的建立一排灘塗陣地呢?

之所以還建立,不過是養成的習慣而已。

當然,可以建造的隨意一點,稍微有些大致的模樣,也就說得過去了。

下午17點30許,夕陽已經漸落,海風吹在身上已經開始顯得冰冷,這一批舢板船運送著騎兵第6大隊本部,及第2中隊的253名士兵和軍馬,抵達海岸冰帶。

小松宮彰仁親王,奧保鞏,大寺安純,伊東亨佑,出羽重遠,伊地知幸介——,一群日軍海陸將領也乘著舢板船,興緻勃勃的登上了海岸大陸。

作為軍中重將,他們今夜不可能在岸上過夜,說是上岸現場查看敵情,其實不過就是在海上呆煩了,想踩一踩大清北直隸的土地。

「真是一片無際的沃野!紅牆黛瓦,麥苗青青;——村落之間本該雞犬相聞,怎麼都沒有炊煙?」

小松宮彰仁親王舉著望遠鏡讚歎道:「這些大清百姓還是不知道啊,咱們東洋這是帶著友好的誠意回家認親,幫助他們趕走壓迫在他們頭上的滿清。」

一邊的幾個日軍海陸將領,都肅然著臉色,默不作聲。

他們都是真正的軍人,不是不要臉的政客,滿嘴謊話而能毫不臉紅。

山縣大將從山海關一路燒殺搶掠,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十室九空,屍骸遍野。

此事早已引起了國際上的軒然大波,西洋各國紛紛發表譴責。

甚至在津門逗留的西洋記者和軍事觀摩團,已經發表聲明,絕不再進入第1軍和野獸為伍。

加上之前第2軍在金州的屠殺,此時帝國陸軍在世界,在大清國,早已經是聲名狼藉。

哪有百姓不要命了,還敢在村子裏安心的燒火做飯?

「噠,噠,噠——」

在夕陽之下,剛剛上岸的日軍騎兵,以5騎為一個小組,朝著北,西,東,三個方向各自散去。

按照命令,今夜他們將在三個方向搜尋二十裡,然後再返回報告。

當晚18點,小松宮彰仁親王,奧保鞏,大寺安純,伊東亨佑,——

一群日軍將軍乘船,開始返回軍艦。

在夜色之中,日軍步兵們抱著大量從唐可口北面空無一人的村子裏收刮的木材,燃起了堆堆熊熊大火。

到了夜晚21點,所有的日軍騎兵全部安然返回,報告周圍沒有發現任何清軍的蹤跡。

並且抓了六個大清百姓到海岸,由會華語的軍官一一盤問之後得知,這附近這幾個月以來,就從沒有清軍出現。

得到了這個本有預料的情報,登陸的日軍就更加的放鬆下來。

在他們驕傲的心裏早已斷定,除了山海關那一支追在第1軍屁股後面的清軍,可能有一些戰力,其餘在整個直隸省,大清再無任何一支真正能戰的軍隊。

所以,大家都放心的睡吧!

星垂平野,很明顯,明天又是一個艷陽天。

要不了多久,就是桃花盛開,柳樹吐芽的春天了。

而那個時候,大清也一定誠惶誠恐的賠錢割地投降,自己也可以帶著榮耀和銀子,回家看自己的家人父母老婆孩子了。

春夢依依。

津門。

李經方率領著車隊,在18號下午,抵達津門東北郊外的月牙河畔。

在哪裏,沿著月牙河上,集聚了數萬津門的官員家屬,普通尋親的百姓。

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抱著乳兒的婦女,有待嫁閨中的含羞少女,有十來歲瘦的跟猴子一樣的半大小子——

人人都是一臉的交集,惶恐,強忍著壓抑的悲痛,還有渺茫的,希望出現奇跡的渴望。

「來了!」

「來了!」

「來了!」

看到漫長的車隊逶迤而來,人群頓時給點燃了的油桶一般,『哄』的一聲大喊,紛紛拔腿朝著車隊衝去。

是巨大的驚喜,還是無盡的絕望,此時就要見到分曉。

不久,泣聲震天。

不是找到屍骨的哭啼,而是對親人死而不見屍骸的痛涕。

抗倭軍車隊的歸來,徹底的擊碎了這數萬津門軍屬最後的幻想。

從今夜開始,將是滿城白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