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
東洋廣島大本營,宇品軍港。

從清日戰爭開始,日軍先是在朝鮮投入了陸軍第3,第5師團,接著在遼南花園口開闢第二戰場,投入了第1師團,第6師團的第12旅團。

之後山縣有朋的第1軍攻佔營口港,日軍軍部又把第2師團的第3旅團,『蛙跳』登陸營口,劃歸第1軍編制,協助攻擊遼東清軍。

然後在山縣有朋決定南下作戰,攻佔山海關,進行直隸決戰的時候。

東洋廣島大本營又把第6師團的第11旅團,再次海運,試圖蛙跳登陸山海關。

因為英國艦隊的阻撓,無奈之下日軍征清大總督小松宮彰仁親王,隻好下令艦群編隊改向,攻擊魯東半島的威海衛軍港。

也正是因此,使得抗倭軍山海關軍團免於一劫,並且順利的全殲了日軍第3旅團,第6旅團的第19聯隊隊部,及第1,3大隊,以及第5騎兵大隊。

戰爭至此,日軍在大清,朝鮮,已經投入了9個陸軍旅團,超過7.4萬陸軍兵力。

在國內只剩下了陸軍近衛第1師團,陸軍第4師團,第2師團的第4旅團,總計5個常備旅團,近4萬兵力。

而早在山縣有朋攻陷營口,遼陽,兵指奉天的時候,日軍廣島大本營就已經感覺到兵力已經相形見絀。

於是開始發佈了新一輪的動員令,再次擴軍,把大量的預備役部隊,編入征清旅團的留守部隊之中。

在戰前日軍軍部的設計之中,陸軍總共可以動員24萬經過一定訓練的士兵。

4000餘萬的龐大人口基數,使得東洋有底氣,打勝這場清日戰爭。

東洋百姓人命賤如狗,在這些年瘋狂的和大清展開軍競賽中,殘酷剝削壓榨國內百姓,哪年冬春不凍死餓死幾十萬人?

對於明治和他手下這群毫無人性的軍國主義者來說,只要能達到稱霸東亞,然後再參與世界角逐的目的,死這幾十萬人根本都不算什麼事情。

只要有艦隊能夠協助運送登陸,只要步兵手裏有槍有子彈,後勤能夠提供或者士兵自己去搶糧食。

這場清日戰爭,終會一直打下去,打得大清投降為止。

「嗚嗚——」

西洋歷3月2號,在日軍聯合艦隊返程的第3天。

由日軍陸軍後備第1步兵聯隊,後備第12步兵聯隊,帶領著一個炮兵中隊,攜帶著6門70mm口徑的銅體鋼膛架退青銅火炮,乘坐七艘運兵船,從宇品港出發,駛向佐世保軍港。

在那裏,運兵船將和聯合艦隊匯合,在東海上朝著西南方向2500餘裡的台灣海峽駛去,攻擊大清的澎湖列島。

此次行動,以後備步兵第1聯隊長比志島義輝步兵大佐為支隊長,動用5000陸軍,由東洋聯合艦隊配合,務求一舉攻佔。

東洋軍部的這一軍事行動,其一目的是為下一步在和談之中,謀奪台灣島佈局先手。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逼迫大清徹底的認栽!

澎湖列島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一旦攻佔,日軍不但能夠孤立台灣和大清大陸的聯繫,而且可以截斷廣、閩、蘇、浙海道北上的海路快速增援。

而且所有購買的西洋軍火,也只能在兩廣卸載,然後走漫長的陸路,三千裡北上運往直隸。

春天抵達廣州,估計運到直隸,都到了夏天去了。

長崎港。

而在這個時候,被東洋政府驅逐的大清第一批乞和使團,也正在長崎港灰溜溜的登上一艘法國商船。

「大清的豬玀!看囉,後面拖著豬尾巴的豬玀!」

「哈哈,來咱大東洋跪著乞和,結果被英明的天皇陛下直接攆走;看著就是解氣!」

「他們不是厲害麽,以前不是要炸咱們的長崎麽?有種來炸啊!」

看到張蔭桓、邵友濂,領著一大群清國的官員,在長崎警察的警戒下上船。

長崎港碼頭上面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咒罵和嘲笑。

在1886年,李鴻章接到袁世凱報告,說朝鮮有人謀劃聯俄防英,而俄國正在覬覦元山口外的永興灣。

大清政府下令丁汝昌和吳安康分別率領北、南洋水師前往朝鮮的永興灣一帶巡防,藉以展示清政府強大的海軍實力,製止敵國可能的侵略企圖。

丁汝昌、琅威理接到命令後立即率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海面操演,展示力量。

之後,北洋水師又奉命前往海參威,接當時參加《中俄關於吉林東界勘定》談判的清政府官員吳大澄。

北洋水師將吳大澄送至摩闊崴,留下超勇、揚威兩艦,在海參崴待命。

然後丁汝昌率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並展開對東洋的首次「親善訪問」。

然後就因為水師官兵上岸買春,酗酒鬥毆,和東洋浪人,警察產生了嚴重的衝突,釀成了『長崎事件』。

事後統計顯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傷、5人失蹤(一說10人死亡)。東洋警察被打死5人,30人受傷,而長崎浪人亦有多人受傷。

事發之後,定遠等四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褪去炮衣,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

而總教習琅威理,甚至主張對日開戰,——「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

當時東洋海軍才剛剛起步,假如李鴻章有這份勇氣和擔當,而自認為是東洋人的『好朋友』,喜歡和東洋人『推心置腹』的伍廷芳,在斡旋這次事件的時候,多拿出一點中國男人的血性和模樣。

那麼完全可以借口此次事件,轟擊日軍長崎港,宇品港,佐世保港,東京港——

擊潰日軍所有海力量和海港軍工。

把東洋海軍徹底的扼殺於搖籃之中。

然後此消彼長,再無事後東洋的崛起,不會出現現在的朝鮮落進東洋的手裏不說,大清的遼東,遼南,魯東,直隸,也不會被日軍打得一片狼藉。

更不需要李鴻章這次遺臭萬年的去馬關乞和。

「嗚嗚——」

法國商船鳴響汽笛,開始緩緩的駛出長崎港,

而張蔭桓、邵友濂,這一群大清的官員,都沒臉在船舷上露面,均是坐在各自的臥艙裏面,垂頭喪氣的相顧無語。

真是羞死了個先人!

東洋,佐世保軍港。

夕陽下。

伊東亨佑坐在碼頭的一個茶樓裡,聽著藝妓的吟唱,望著窗外軍港內如林的軍艦,心裏充滿了得意之情。

他在昨日,給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大將去了電報,建議艦隊在協助陸軍完成對澎湖列島的攻佔以後,隨便去廈門和馬尾走一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